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種觀想,即:日想、水想、地想、樹想、八功德水想、總觀想、花座想、像想、遍觀一切色身想、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觀大勢至菩薩色身相、普觀想、雜觀想、上輩生想、中輩生想、下輩生想。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Sikṣānanda譯,與無量壽如來供養儀軌中之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同本。即阿彌陀之大咒。咒...護持佛陀之正法,使其長久流布於世。持戒為令法久住之要因。五分律卷一所舉結戒十利中,第九項即為「法久住故」。此...【三種寂靜】 p0178 瑜伽七十卷一頁云:復有三種寂靜。一、諸惡尋思,不能擾故。二、不為諸相所動亂故。三、任運於...(術語)計者,計度分別也,計度分別所立之宗義,謂之計。若為他所難,更變其宗義,名為轉計。...(雜名)Graha,又作釳栗何,檗哩訶。譯曰執。謂日月等之五執也。大日經疏十三曰:言釳羅是執。日之眷屬,凡有八曜...【身識所緣】 p0677 瑜伽一卷九頁云: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摩斯吒】 或麼(上聲)迦吒,或末迦吒,此雲獼猴。本行經云:我念往昔海中,有一大虯,其婦懷妊,思獼猴心食...(名數)一勝道沙門,佛與獨覺自能覺者。二示道沙門,如舍利弗說法示道者。三命道沙門,如阿難以戒定慧為命者。四污...(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十三觀,觀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三尊種種變現雜相之觀法也。天台觀經疏曰:普雜何...全一卷。日僧元開撰。又作唐鑒真過海大師東征傳、東征傳、鑒真大和上傳記。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此書以漢文寫成,...《中論》,龍樹菩薩造,是破斥部派知見而顯示自宗基本理論的著作。姚秦鳩摩羅什法師以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於長安...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的,要能夠保持菩提心不退轉是非常困難。經過了惡師邪友的誤導...問: 我們在念誦經典之前一般要念誦一些真言,如淨口業真言等等可以理解為淨化自己身口意三業對嗎?可是,安土地真...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壞境界,一落分別,就是識神。一切不著,自然無事。 以不離話...
【存養篇】 一、得意淡然 不揚己盛 當我們面對得意的境界時,倘若存心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就是一種名利心在作祟...
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想辦法讓別人離苦,想辦法讓別人歡喜。 你對別人慈悲,照樣是...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馳, 心自歸一, 身亦可漸漸安康。若欲得往生, 倘...
地藏菩薩能令我們的善根不壞。如果我們現在已經種下種子,有了善根;或者來生的善根不壞,又能遇到地藏菩薩、念地藏...
我受菩薩戒的經歷和感受 某天,引領我入佛門的大師兄說,他終於莊重地受了菩薩戒,非常神聖,非常喜悅。那時的我,...
十六觀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十六行 | 下篇:十六觀門 |
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過隨情施設,妄有種種相轉。而種種我法之相,不過皆依識所變現。然識雖有八種,以類別之,則...
甘露陀羅尼咒
令法久住
三種寂靜
轉計
釳羅
身識所緣
摩斯吒
四種沙門
雜想觀
唐大和上東征傳
中論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養真言有哪些作用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晴日集

這個「舍」真的很不容易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心很散亂,念聖號是最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