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hu

  西晉僧人。原籍月氏,世居敦煌。本姓支,8歲依竺高座出家,故名竺法護。音譯曇摩羅剎,剎亦作察。博學強記,通曉多種語言文字。因感當時佛教徒只重寺廟圖像而忽略大乘經典的傳譯,乃發憤弘法,隨師遊歷西域,搜集大量經典原本,回到長安。從西晉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266~308),譯出了150餘部經論。泰始末年(274),一度隱居山中,後在長安青門外立寺修行,各地僧俗來學者千餘人。旋赴各地弘法,歷游敦煌、長安、洛陽、酒泉等地,隨處譯經。晚年行蹤不詳。因原居敦煌,時稱「敦煌菩薩」。所譯經典據梁僧祐《出三藏記集》所載,有159部,309卷。當時存在的寫本共95部。唐代《開元釋教錄》刊定為91部,208卷(經重新對勘,實係法護翻譯的只74部,177卷)。主要有《光讚般若經》、《賢劫經》、《正法華經》、《大哀經》等。全部譯本幾乎囊括當時西域所有流行的要籍。所譯《正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最初全譯本,經過他的弘揚,為以後鳩摩羅什新譯的流通創造了條件。

  法護在譯經過程中,助手為之執筆詳校。其中最著名的有聶承遠及其子道真。承遠對法護所譯部分經典加以刪改整理。道真將法護所譯經典編成目錄,即後世所稱《聶道真錄》(亦稱《竺法護錄》)。(隆 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