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行堪忍,則有無根,無呵,眾人愛,有好名,生善道之五德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僧人將頭包起之行裝,稱為裹頭。佛陀住世時,即有以帽裹頭之制。據四分律卷四十載,若遇頭部冷痛時,比丘可作劫貝(...亦名:遮事雜相、輕遮雜相 子題:遮事眼根二十三、遮事耳根有一、遮事舌根有二、遮事身根九十七、遮事發毛有六、遮...(術語)稱兩部之諸尊也。瑜祇經曰:一切真言主,及金剛界大曼荼羅王,皆悉集會。...(術語)即九想中之骨想也。為知無常而拂執著之念,故觀白骨也。...雜阿毗曇心論云:十二惡律儀。惡律儀者,謂法所不應作之律儀。 一、屠羊 屠者,殺也。謂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殺,...宋代僧。為宋真宗(997~1022 在位)時之人。曾住於五台山真容院,為晉水淨源(1101~1188)之師。著有注金師子章一...(術語)對於離作法而言。示同喻之體,結合宗與因,以確立宗義之作法也。例如聲無常(宗),因緣生故(因),視諸因...1、多近善友、多聞法音、多修不淨觀。 2、多供養佛、多事善友、多問法要。...諸佛具有十種決定無二的自在法,即 一、一切諸佛悉能善說授記之言說,決定無二; 二、一切諸佛悉能隨順眾生...【三種同分】 p0180 大毗婆沙論十二卷八頁云:同分有三種。謂加行同分,所緣同分,隨順同分。加行同分者:如有先誦...【三緣起諸煩惱】 p0206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四頁云:由三因緣,起諸煩惱。一、未斷隨眠故。二、非理作意故。三、境界...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第十一講 第十二講 第十三講 第十四講 ...問: 請問師父,念佛如何達到得定、開慧? 大安法師答: 其實你在老實念佛的當下,就是在修止觀。你念名號,你就不...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的。在...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到挫折時,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前途,心...前面我們談到了禪宗的歷代祖師,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那麼,行解相應就可以做祖師嗎? 行解相應的話,要...佛教裡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體會到的話,一切法都在運用當中。中國古代有多少祖師,一個字不識都成了大祖師啊! 我...佛教勸人學習放下萬緣,不要執著感情,卻不是要人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衹要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魔事。念佛卻是依靠他力,所以有佛的護念,魔事不會出現,...
忍行五德
【佛學大辭典】
上篇:忍行 | 下篇:忍地 |
【能取所取】 能取即認識的主體,所取是被認識的對像。換言之,能取者為心識,所取者是外境。在唯識學上,能取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