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佛弟子目連尊者,見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問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會。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祖統紀三十三曰:「盂蘭此翻解倒懸,言奉盆供於三寶福田,用以解饑虛倒懸之急。」漢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設盂蘭盆齋。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一)宋代武當人。又作張三峰。武當派之祖師,為技擊家,純用內功,世稱內家拳。傳說夜夢神授拳法,翌日即殺敵百餘人...指佛為行者授記別時所照於行者身上之光明。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載,佛欲與眾生授記,先微笑,旋即無量光從四牙發出,有...(經名)有魔入目連腹中,目連喚出,說往昔之因緣,魔乃怖而降伏。此經攝入中阿含經三十。...(一)天人之衣。據長阿含經卷二十載,四天王衣重半兩,忉利天衣重六銖。即謂天人之衣重量甚輕之意。 (二)指羽衣。往...四不可說之一。語出大涅槃經德王品。天台家以之配為圓教所詮之諦理。圓教說真如之理本來不生,十界差別之事以即於理...亦名:教相所詮四字斯盡 子題:犯不犯輕重、善解一字名為律師、一字、律師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教相所詮,四字斯...【補特伽羅無我性】 p1246 如一切諸法皆無我性中說。 二解 如貫穿補特伽羅無我性中說。...【阿陀那識】 p0776 瑜伽七十六卷一頁云: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二解 攝...(術語)圓覺經曰: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又曰: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名數)一、多聞比丘,聞誦經典,雖多而不並行修行者。二、寡淺比丘,讀誦經典雖少,而專心修行者。...柳宗元撰。收於柳河東集卷二十銘雜題部、全唐文卷五八六、居士傳卷十九。內容敘述一海神東海若,登上孟豬岡,拾有二...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幫助修行者收攝心意,消除妄念,專注修行。同時也使修行人完成每日規定的課誦不致懈怠,記數而用。...
靜坐一法,佛法叫坐禪,也可叫禪定。禪定的種類很多,有四禪、四無量、四空等的世間禪;有六妙門、十六特勝等的世出...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可以從現在的結果來推論你從什麼地方來。比方說你今生富貴,你...即使有再恩愛的夫妻,再美滿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對你的死亡也絲毫幫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你死去。 在黃泉路...人的一生總要遇到一些驚險的事情,往往出其不意,防不勝防,能把五尺男兒打垮,甚至改變你的命運。 發生在叔叔身上...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子們要認識到人生的生滅無常,以減少人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從...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正念, 俾神不外馳, 心自歸一, 身亦可漸漸安康。若欲得往生, 倘...
講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實踐,這就落實到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了。這四個偈子,我把它作了一個概括: 第一個偈子多聞工藝...
盂蘭盆會
【佛學大辭典】
上篇:盂蘭盆 | 下篇:盂蘭盆供 |
指色界的四禪天和無色界的四空處。...
張三豐
授記光
降魔經
天衣
不生不生不可說
上品持律之最
補特伽羅無我性
阿陀那識
圓照
二種比丘
東海若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念珠的作用

靜坐與禪定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再恩愛的夫妻對死亡也無能為力
沉著冷靜是人生永遠的財富

【推薦】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