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淨土往生之利益也。安樂集上曰:「採集真言,助修往益。」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通教十地之一,即離欲界之地位,相等於藏教的不還果。...(名數)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與六根中之意根(謂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為無障礙之法,故曰無...安置佛像,外形如廚櫃之器具,多以石、木材製成。又據雞林志所載,佛寺亦稱佛龕。此外,於岩壁掘室以安置佛像之處,...天台宗修圓觀時,論其所觀之境,有主張真心者,亦有主張妄心者,而將真妄二心境併稱之,即為真妄觀境。台宗二百題卷...乃敬禮三寶,專注不二之謂。在各種懺法前,常有「一心敬禮」諸佛、法、僧之儀,如法華懺法(大七七·二六五上):「...子題:十戒是具戒緣、五戒是十戒緣、不受五戒直受十戒得戒得罪 行事鈔·受戒緣集篇:「一受者得法以不。四律所明,...刮取佛像上所鍍之黃金。按佛像一般多漆(或鍍)以黃金。俗諺「佛面上刮金」,係用以比喻向尊長索求金錢財物;含有責...目支鄰陀,梵名 Mucilinda,巴利名 Mucalinda。意譯脫王、解脫處。又作目脂鄰陀龍王、目真鄰陀龍王、目鄰龍王。住於...(術語)善律儀之反對。定時定事而守之行曰律儀。律儀有善惡,如戒法者善之律義。如畋獵者為惡律儀。法華經安樂行品...(名數)第一釋名,無名,則不能顯法。故應先釋經題。第二辨體,名者呼體故,名之次宜辨體,體者一部之旨歸,眾義之...【有為法】 p0542 品類足論六卷四頁云:有為法云何?謂十處,一處少分。...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沙門善導集記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
當時舍衛國有一個長者,妻子生一女兒,美秀無雙。她剛出生時,身上裹著一層白色細軟毛布,父母感到奇特,看相的說很...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又如何了脫呢?這都是我們必須了解的。 《楞...
問: 法師您好!《印光法師文鈔》中印祖說: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
一、出家前的生活 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縣(今屬安徽)人。父親姓蔡諱彥高,...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飲食中保證均衡營養呢?英國食品標準局提出了最新建議。 吃堅果獲取足夠的硒 硒是機體免疫系統...
卷一 淨土法門的緣起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含義是什麼? 南無,此翻恭敬,歸命頂禮等...六道裡面有個阿修羅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沒有天德的意思。特別是鬥爭為性,故名阿修羅。常常興兵與忉利天鬥爭...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 這是說明事懺利...
往益
【佛學大辭典】
上篇:往來八千返 | 下篇:往還二迴向 |
又作稱佛、唱名、念佛。即稱念諸佛、菩薩之名號,目的在袪除災害苦惱,消滅罪障,往生淨土,乃至得不退轉。增一阿含...
離欲地
八無礙
佛龕
真妄觀境
一心敬禮
受具戒前先受十戒
佛面上刮金
目支鄰陀龍王
惡律儀
五重玄義
有為法
【大藏經】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施污垢布 得最勝福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定業可轉還是不可轉

憨山大師的一生
素食者如何保證均衡的營養

【推薦】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
漁翁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