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參入禪道之義。證道歌曰:「尋師訪道為參禪。」禪苑授戒章曰:「參禪問道,戒律為先。」皮日休詩曰:「林間孤鶴欲參禪。」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分析諸事物而觀空性之智,稱為析智。為小乘之智。法華玄義卷三上(大三三·七一○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譬喻)以譬劫量者。智度論三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中滿芥子。有長壽人,百歲一來,持一芥子去。芥子盡,劫未盡...(雜語)積聚功德善根也。無量壽經下曰:精明求願,積累善本。...(流派)Vibhajyavādinaḥ,部計名。此部所說有是有非,須能分別簡擇,故名分別說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計,乃...犯五逆罪與誹謗正教者,稱為逆謗。凡犯逆謗罪者,即喪失其法身慧命,不能成佛,故喻之為逆謗尸骸。無量壽經第十八願...1、以法為食,長養慧命。 2、如法的食物,佛法對於食物有法制,依循法制的食,叫做法食。...為五障之一。指生於惡道中,為修行佛道之障礙。惡道,指畜生、餓鬼、地獄等三惡道,生於其中,難聞佛法,故為聞法修...三毒之一。又稱貪慾。即貪慾之心,可令有情之身心受生死輪迴之大苦,能毒害達於清境悟境之善心,故有「貪毒」之稱。...濟緣記釋云:「並五百結集中事,初集同往,先白告處。律雲,諸比丘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飲食臥具眾多,我等宜可共往結集...(一)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識】 唯識學立論,以為一切法相(世間一切現象)唯識所變,此在唯識理論上稱為『識』。欲了解識變,必先了解什麼...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觀無量壽佛經說。西方蓮台有九品。今略說之。 上品上生生因,發三種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至...今天我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們到這裡參加打七是來種善根,想在這個道場開悟、了生死,一下子是不可能的。你有這個念頭...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係普結孤魂緣者。小則蒙山,中則焰口,大則水陸,同是一事。常結孤魂緣,則常吉祥矣。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佛遺教經》記載世尊...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但如果遭到家人或親屬反對,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隨緣還是應該...人如果沒有福報,生活上就會經常遭遇困難與挫折;相反的,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佛法常講福慧莊嚴,福報來自...宗門下講規矩,講用功,達到悟處。為什麼這麼說呢?比方古來,佛在第一次說法,給幾位比丘講客塵二字。當時,喬陳如...在《高僧傳》講到唐朝有一個叫僧藏法師的。這個僧藏法師出家以後,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兩個重點,修福...
參禪
【佛學大辭典】
上篇:參頭 | 下篇:這個 |
亦名:大價衣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綾羅入輕。律開受王大價衣,及施主種種好衣。」資持記釋云:「王大價衣,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