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貪愛之心迷惑於所對之境執著而不離也。止觀七曰:「若緣女色沉湎在懷,惑著不離,當用不淨觀為治。」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為密教所說初地淨菩提心之修行位。又稱佛樹王牙。牙,即芽。蓋眾生皆有佛性,故未經修行之前即有菩提心,是為本有之...生差別者,謂於如來大集會中生故。...【舉】 p1404 瑜伽三十一卷九頁云:云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緣境界,顯示勸導慶慰其心。...南宋書畫家。東平(山東)人。字白梁。生卒年不詳。性嗜酒,狂逸不羈,號稱梁風子。嘉泰年間(1201~1204)為畫院待...亦名:取尼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舍墮)第四,取尼衣戒。制有三過:(一、)凡為下敬上,仰奉情殷,有...(名數)由貪愛之對境而別為四法:一顯色貪,於他人之身份及青黃赤色等顯現之色起貪著也。二形色貪,於長短矯媚等形...凡七卷或十四卷。唐代窺基撰。又作唯識義章、大乘法苑義林章、義林章。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本書為唯識學之指南,...天台宗所立五時之一。佛在菩提樹下說華嚴經之後,便到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去對五比丘說阿含經,這是小乘三藏教之始,也...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種如法色之一。印度人稱為乾陀(赤多黑少)色。據摩訶僧祇律卷十八載,木蘭色與青、...天竺僧。生卒年不詳。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502,一說九年)自西印度來廣州,於法性寺劉宋求那跋陀羅所建戒壇(一說...(術語)對於支過而言。因明作法中或不陳言,又雖陳言而義有所闕之過失也。...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一、聞板上殿 法會開始前,先在大殿內擺設香湯盆,放兩把小勺。太子像則供奉在另一個地方。 敲鐘打板之後,僧眾、居...沙彌,在佛陀初期的僧團中是沒有的,沙彌在佛教中的出現,較之比丘尼的出現,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親生子羅睺...一、執持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二、一心不亂: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 這個持名叫做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欲愛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斷除這欲愛之河流到寂靜的彼岸呢?《瑜伽師地論》卷一云: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熟故...問: 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答: 唯識法相系說明染淨因果緣起事,此因果緣起不離於心。佛法重點是指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下人的感概。然而,這份感概與自責卻是可以避免的,衹要肯從百...我們要止息一切的惡法,因為我們過去生當中,有很多的煩惱習氣,不好的習氣也是有,善的習氣也是有。我們面對不好的...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煩惱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師說:...
惑著
【佛學大辭典】
上篇:惑得 | 下篇:惑業苦 |
【遍行隨眠】 p1123 大毗婆沙論十八卷十三頁云:問:遍行隨眠、以何為自性?答:欲界有十一。謂見苦所斷五見疑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