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三十卷,明釋傳燈著。自山名以訖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採其故實,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遺韻,尤加詳焉。凡研究台教者此為必備之書。【又】十二卷。清齊召南原撰。阮元重訂。志以天台山方外為名,與郡邑志,體例稍殊。宜詳山水,而略城鄉。詳釋道,而略儒門。齊志於此三門,間有漏誤。今以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赤城志、梁高僧傳、唐續高僧傳、宋高僧傳諸書、訂訛補闕。以成完書。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子題:食前、食後、食時、時經、時非時經、前食後食、時中、辰時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四分雲, 食前 者,明相出...(經名)常不輕菩薩品之略稱。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說不輕菩薩之行事者也。...禪宗之傳說。謂釋迦牟尼佛於三處傳心於大迦葉:一於靈山之拈花微笑,二於多子塔分半座,三於雙林樹下由棺中出足。 ...【補特伽羅依處】 p1246 瑜伽八十一卷十頁云:補特伽羅依處者;謂軟根等二十七種補特伽羅,應知其相。卽依如是如上...【住不律儀者】 p0662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七卷一頁云:云何住不律儀者?謂有十二種不律儀家。一、屠羊,二、屠雞...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這...【隨轉我所】 p1367 雜集論一卷十五頁云:隨轉我所者:謂色屬我,乃至識屬我。所以者何?若彼由此自在力轉,或舍或...梵名 Mūlācāra。凡十二章。印度耆那教空衣派次要聖典之最古者。約成書於一世紀後,五世紀前。註釋家瓦修南丁(V...亦名:疑惱戒開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不犯者,其事實爾,不故作。彼非爾許時生;恐後有疑悔,無故受他利養,...亦名:持羊毛戒制意 子題:凡碎 行宗記釋云:「 凡碎 ,謂經求小人。」(戒疏記卷一一·七九·一)...乘為運載之意。運載眾生度生死海之法,有二種之別,故稱二乘。(一)指大乘與小乘。佛陀一代所說之教法可大別為大、小...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往往採用火上澆油的方式,結果事與願違,徒生煩惱。 寺院中常...
原文: 閱來書,知汝聰明尚不徹底,故以儒佛之因果,與世間王法之賞罰同論,則似有理,而實無理矣。世間賞罰,約人...問: 請開示成、住、壞、空的定義? 中台禪寺答: 成、住、壞、空是指世界從形成到毀滅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稱...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大。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則狹小矣。本自微妙...
在《地藏經》第八品上,閻羅王、大鬼王說:地藏菩薩發這麼大願,怎麼還度不完呢?為什麼度完了,之後他們又回去?剛...老方丈要派一個優秀的徒弟,去佛教聖地取經,他在覺醒和覺塵間來回斟酌,打算幾天後確定。 覺醒和覺塵知道自己是備...
我一生看過許許多多紛紛擾擾的事情。這麼多年輕人死了,許多同年紀的人死了,這麼多老年人死了;許多居高位的人淪落...
唐朝百丈禪師在《叢林要則》裡提出過二十條簡明扼要的修行開示,被四眾弟子奉為修行的圭臬。其中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天台山方外志
【佛學大辭典】
上篇:乞灑 | 下篇:天台韶國師 |
亦名:疑罪露法 行事鈔·懺六聚法篇:「疑罪露法。餘同如上(識罪發露)。應告言:『大德憶念,我某甲比丘,於某犯...
食前食後
不輕菩薩品
三處傳心
補特伽羅依處
住不律儀者
一小劫
隨轉我所
根本正行論
疑惱比丘戒開緣
持羊毛過限戒制意
二乘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為何要在是非煩惱面前去爭辯

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
何謂「成、住、壞、空」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
鞋底的味道

世間的一切成就都是無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