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百丈禪師在《叢林要則》裡提出過二十條簡明扼要的修行開示,被四眾弟子奉為修行的圭臬。其中「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尤其值得末法眾生悉心奉行,而「疾病以減食為湯藥」這一句,時常容易被忽視,但在今天尤其值得重視。
所謂「民以食為天」,飲食是用來長養色身的,但吃得過多,又會成為身體的負擔。印光大師說過:「吃飯不可過度,再好的飯,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養人。吃十幾程,臟腑必傷。常如此吃,必定短壽。」(《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病從口入」不僅僅是指吃得不清淨,其實吃得太多本身就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古人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西晉張華在《博物誌》中說:「所食逾少,心開欲益,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南朝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引用陳紀的「養生誡食患」訣:「百病橫夭,多由飲食。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踰年,飲食不可廢之一日。為益亦多,為患亦切,多則切傷,少則增益。」
《大方便佛報恩經》中,目連問耆婆:「有弟子病,當云何治?」耆婆答:「唯以斷食為本。」唐朝義淨三藏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談到,在南海各國的僧人中,斷食是一種必備的治病方法。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說:「斷食不只是健康,更是靈魂的愉悅。」
可見,斷食是被古往今來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有識之士普遍認可的。斷食並不是完全不吃,而是適當減少食量,合理調節身心的狀態。(斷食又有完全斷食、不完全斷食、減食等不同方法,並非機械地不進食,根據自身情況科學合理地斷食,才能獲其益而不受其害。)在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斷食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通過合理斷食,可以達到減肥、排毒養顏、緩解疲勞、改善呼吸、療愈疾病、提振精神等目的。
對於斷食,人們往往會產生顧慮:吃少了營養不夠怎麼辦?其實現在大部分人不是吃得太少,而是吃得太多。所以有人調侃說,現在餓死的人不多了,撐死的倒是不少。有國外的醫學專家認為,斷食治療是不使用刀子的「內臟手術」,而且對病情的緩解和康復更自然、更精細、更有效。
研究證明,當人體減少進食時,對熱量的攝取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率也會隨之降低,自身的免疫力就會增強。在一次號稱「史上最大的斷食研究」中,受試者從斷食開始到結束,經歷了體重降低、血糖降低、腹圍減少、血壓降低、情緒改善、心血管風險降低等變化。所以有專家說,很多病,餓一餓就能好。大量的研究證明,長壽人群的進食量,都普遍低於一般人群。
莊子說:「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西方人也有類似的觀點:「填飽的胃不能思考。」美國的一位醫學專家說:「斷食時我感覺到更有活力、更有智慧,睡得更好,它把你更拉向上帝。你會更加耳聰目明、大腦敏銳,會獲得更富彈性的步伐和更高的工作效率。為了身體與精神的健康,試一試斷食吧!」
在現代社會,斷食在中西方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風尚。根據現代人的特點,人們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比如「輕斷食」,也叫「間歇性斷食」,是指有時正常吃,有時少吃。一般提倡每週五天正常飲食,兩天輕斷食,這有利於人們克制貪慾,逃離誘惑。2012年,英國廣播公司將醫學博士麥克爾·莫斯利與600名參與者共同實踐輕斷食的經歷,拍成了一部名為《進食、斷食與長壽》的紀錄片。該片一經播出,迅速引爆收視率,「輕斷食」迅速風靡全球。
還有一點就是,在斷食人群中,人們基本上是以素食為主,或者是全素。近年來,全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肉食的危害,因而選擇食素。在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宗教信仰而選擇素食,但還有很多人是從健康和養生角度考慮而選擇素食。
在宗教修行層面,人們更為重視性靈提升,而放下對飲食的貪著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世界幾大宗教中,都有主張斷食和減食的記載。佛門裡也有適時節制飲食的傳統,在六齋日、十齋日、三長齋月、八關齋戒中,都要求過午不食。
《毗羅三昧經》中,瓶沙王問佛:「何故日中佛食?」佛答曰:「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可見,過午不食是斷除六道輪迴的一個勝因。關於過午不食的功德利益,佛經裡還有很多闡述,比如《佛說處處經》裡說:「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臥,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
在佛法修學次第中,戒定慧三學有著密切的前後關聯,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眾生因有各種煩惱,所以障蔽了本有的智慧。在諸種煩惱之中,最深重的當屬淫慾的煩惱。佛在《四十二章經》裡說,色慾的危害是最嚴重的,幸虧眾生只有這一種最重的煩惱,如果還有第二種這麼重的煩惱,那麼一切眾生都不能修行成道了。所謂「飽暖思淫慾」,減少食量,能夠有效對治淫慾心。淫慾心息下來,也有利於其它煩惱息下來,從而能夠增進定力,開顯智慧。
弘一大師出家以前有過一次斷食經歷,這次斷食對他產生了脫胎換骨的影響。他曾說:「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斷食,可以說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大師的《斷食日誌》,記錄了他在斷食期間的生活細節及每日身體所發生的生理變化。從中也可看出,斷食和減食都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行,有系統,有規律,走中道。中醫裡也有很多關於減食養生的理論和實踐,都可以作為很好的指導。
對於念佛修行,減少飲食也有積極作用。在打佛七或者百萬佛號閉關過程中,很多人會選擇過午不食,或者日中一食。大家的普遍反饋是,雖然吃得不多,但念佛過程中並不會很餓,而且神清氣爽,法喜充滿。這樣,念佛與減食相得益彰,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的調節,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也更為相應。
正如印光大師所說:「貪愛既息,則心地清淨。以清淨心,念佛名號,如甘受和,如白受彩。以因地心,契果地覺。事半功倍,利益難思。」(《示淨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用好這味藥,必將使我們的生命煥發出新的生機!
上篇:《觀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日觀 | 下篇:佛陀是如何來統理大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