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彌陀如來建立四十八願之前,五劫之間思惟之也。無量壽經上曰:「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謂往生之行也。善導觀經疏三所謂眾生起行,口常念佛,佛即聞之,是也。...【七妙法】 p0054 集異門論十七卷二頁云: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雜名)即佛寺也。江總文曰:我開梵宇,面壑臨丘。...亦名:無場大界通結聚落、大界通結聚落、大界有村得合結、僧界有村不妨 子題:界威力故惡鬼不得便、村、聚落、攝僧...【第八地菩薩相】 p0968 瑜伽七十九卷四頁云:問:已入第八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界作意,...(故事)三國佛教略史曰:大業五年,詔天下僧徒無德業者,並罷道還俗。寺院冗餘者,亦皆毀折。廬山沙門大志素服哭於...(1604~1648)明代臨濟宗僧。常州(江蘇)毗陵人,俗姓陳。號朝宗,世稱朝宗通忍禪師。二十二歲,投於江蘇靖江縣長...【緣起次第有四種】 p1304 瑜伽六十卷十九頁云:復次緣起次第,略有四種。一、牽引次第,二、生起次第,三、受用境...【鄔波弟鑠】 此雲父母。楊子云:父母,子之天地與!無天何以生?無地何以形?摭華云:天懸象,地載形;父受氣...【淨命圓滿】 p1002 瑜伽九十八卷三頁云:復次由三因緣,具戒苾芻,當知禁戒淨命圓滿。云何為三?一、所行圓滿,二...【四種瑜伽復各四種】 p0463 顯揚七卷八頁云:瑜伽分別者:謂依四種瑜伽,正學學處。一、信。二、欲。三、正勤。四...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1、如何拜佛? 禮拜時要注意,如果禮拜時很輕慢,懷著我慢心禮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師教我,絕不蹲擺拜墊,所以我們...
《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三卷過以後,整個《楞嚴經》的基礎就講完了,後面的半卷廣破餘疑其實從這個觀念發揮出來。...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時,弟子如何助念?臨終如何勸導?在親人耳邊放念佛機可以嗎?...佛陀住在只園精舍的時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為臥病太久,不能清掃房間,所以他住的房間非常污穢。當他最初有病...本經有十事奇特,為眾經所無: 1、化主不可思議: 一般經典或佛陀自說,或四佛共說,而《法華》則是十方三世諸佛並...山上有座廟,廟前有棵樹。 院裡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是賈先生的大名。 賈先生每年元宵節都要上山來,看看自己的名字...
這古來有很多人哪,看著好像他這什麼也不知道,後來還是弘揚佛法了。太白頂西邊有一個虎山,那是白一馬寺德老和尚出...
五劫思惟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五作業根 | 下篇:五股 |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此展轉者,初財主付淨者,此一轉淨也;淨者又遙囑人,此二轉淨也;淨主不知,還付財主作淨主...
起行
七妙法
梵宇
攝僧無場大界通結聚落
第八地菩薩相
大志焚身
通忍
緣起次第有四種
鄔波弟鑠
淨命圓滿
四種瑜伽復各四種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推薦】夢參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

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佛陀探病
「法華經」的十不思議事
心中越善,離佛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