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八正道之一。離諸邪倒之正觀也。華嚴經三十曰:「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勝鬘經曰:「非顛倒見是名正見。」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名 āmrātaka-vana,巴利名 Ambāla-vana, Ambātaka-vana。乃古印度一林地。庵羅樹為芒果樹之一種,林內因此種...為大日經卷一住心品所說妄心六十心之一。又稱有貪心。即隨順染法,染著前境而污染淨心之心。若觀查貪心實相,得以對...【五相心得解脫】 p0280 瑜伽九十六卷十一頁云:復次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菩薩)不動明王也。安鎮軌曰:毗盧遮那如來,為拔濟一切有情,於三界中現威德光明自在之身,號曰不動金剛明王。...戒本疏·三十舍墮法:「論犯六緣成:若離餘衣,但得小罪;是以第一,體是三衣。若元不持,亦無離犯;是以第二,作法...(Tulsī Dās, 1532~1623)為印度詩人、宗教改革者,屬於印度教羅摩派(梵 Rāma)。出身北印度王族,屬婆羅門種...(經名)一卷,後漢支婁迦讖譯。文殊師利問佛漚和俱舍羅(譯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隨世間之習俗而入,示現種...【跋陀婆羅賒塞迦】 下生經云:秦言善教。...等無間緣者?謂中無間隔,等無間故,同分異分心心法生,等無間故,是等無間緣義。中無間隔等無間者,不必剎那中無間...乃大日經阿闍梨真實智品、大日經義釋卷十二阿闍梨真實智品所說八字布字之法。八者即:(一)(a,阿)字布於心中,乃...亦名:大集法行 濟緣記·釋疏序:「大集第七寶女品雲,世尊,云何菩薩修行法行?佛告寶女菩薩,不舍親舊,知恩報恩...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儒家則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學佛的人,不要去好奇這個那個問題。其實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時間跟精力放在去發...
大家到東林寺參加晝夜經行,首先要遵守經行的秩序。經行中要聽好法器,保持好前後約1.5尺的距離,做到音聲齊整,避...問: 東林寺為何確立淨土五經一論的聖言量和中國淨土宗祖師的著作為兩大參照系? 大安法師答: 東林寺作為淨土宗的...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行中的重要作用。愛語不僅有利於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而且還有...
在學會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第一,人們要認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比如說人們為了吃頓...
禪人以持明(持咒)為專行,從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發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說修行之路,方便多門,歸...
不少人對吃素有誤解,覺得素食含熱量低,蛋白質與脂肪含量少,長期食用容易導致營養不良。但是你知道嗎?最新的調查...
正見
【佛學大辭典】
上篇:正位 | 下篇:正助雜三行 |
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轉化而成的,以為實有外境,於是對之生起種種的執著,謂之遍計所執,為三...
庵羅林
貪心
五相心得解脫
不動金剛明王
離衣宿戒犯緣
杜西達斯
內藏百寶經
跋陀婆羅賒塞迦
等無間緣
八字布字
菩薩修行法行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若是真修人,不見世間過

如何順利完成一晝夜經行念佛
東林寺為何確立兩大參照系
常說愛語攝眾生

學會善待自己和他人

憨山大師開示持咒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