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正法能照生死之闍,故譬之於炬。三論玄義曰:「善巧說法,燃正法炬滅邪見幢。」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謂執著於法,或指執著之念及所執著之事物。又以為於五蘊假和合之身中有「實在之我」而執著之,稱為著我。執著於事物...即耽染取著於五欲、六塵之境。五欲,為色、聲、香、味、觸,或財、色、飲食、名、睡眠。六塵,為色、聲、香、味、觸...【五處如應安立】 p0280 瑜伽三十卷五頁云:云何五處?一、護養定資糧處。二、遠離處。三、心一境性處。四、障清淨...(術語)又云非梵行。梵者清淨之義。非梵行謂淫事也。愛染污心,故名不淨行。梵網經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戒本疏·三十舍墮法:「人衣異處名離,經夜曰宿。久慢促惱,限期一日,故曰離衣宿戒。」(戒疏記卷一一·一·一三)...(?~769)為金剛智三藏之俗家弟子。唐代故相杜暹之族子,字之選。秉性敏悟,勤勉好學。曾受金剛智灌頂。開元二十...(修法)密教所修之護摩,有內外二法,如六種護摩法,用火壇乳木等焚火者,為外護摩。以是為心外之法故也。不向火壇...【頞鞞】 亦阿說示,此雲馬勝,亦云馬師。亦云阿輸波踰祗,此雲馬星。頞(烏葛切)。...云何道諦?謂由此道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略說道諦相,今於此中依四聖諦以其作用顯道體相。 又道有五種,謂資糧道...在母胎中形成小兒之八個時期。又作胎藏八位。(一)羯羅藍位(梵 kalala),譯作凝滑。指受胎後之七日間。(二)遏部曇...子題:梵網經、善戒經 濟緣記·釋受戒篇:「菩薩戒自有兩宗。若 梵網經 ,是華嚴部,道俗非畜,皆得受之,則通漸頓...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一、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當天帝,享受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慾望的快樂,他的心也像一隻偷食的狗一樣,經...宣統三年在上海靜安寺成立佛教總會 今承眾位居士邀請略談佛學。論到此事。老衲抱愧萬分。蓋緣自己毫無實行。雖然浮...
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上?曰:能敬養,能為善,以無忘先德。菩薩曰:此雖孝而有限。...
十惡不赦是形容一個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古代刑法中的十種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包括:謀反、大逆、謀叛、惡逆、不...
印祖曾經高度讚歎徹悟大師法語:紅螺示眾法語,皆可以繼往聖,開來學,驚天地,動鬼神。學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誰不俯...古往今來有很多道德君子,給我們做了惜福的好榜樣。特別是自己家裡富的人,要體恤、幫助那些窮親戚。 我們看范仲淹...
修行要遠離粗言,粗言就是粗惡的語言,包括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四種口業。要遠離粗言,不能去說,因為既害人又害...久遠之前,有一群貧窮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發心布施。其中一位以航海運貨維生者,在航行時看到海里有大魚追逐食啖...
正法炬
【佛學大辭典】
上篇:正法依 | 下篇:正法壽 |
普遍照耀,指法身的光明。...
著法
貪染
五處如應安立
不淨行
離衣宿戒釋名
杜鴻漸
內護摩
頞鞞
道諦
八位胎藏
菩薩戒漸頓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貪淫的十種過患
虛雲和尚法匯開示

親得離塵埃,子道方成就

「十惡不赦」是哪十惡

錢伊庵居士的深憾事與護法心
奉行惜福節儉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