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一卷,宋法天譯。因外道之問而說一切法如夢如幻之義。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未成熟補特伽羅】 p0491 瑜伽二十一卷十五頁云:云何未成熟補特伽羅?謂有如是補特伽羅,未能獲得最後有身。謂住...(界名)Akaniṣṭha,天名。譯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頂也。玄應音義八曰:貳吒或作阿伽尼沙托,或言尼師吒,皆梵音輕...(術語)真言行者入初地,初見法明道,斷除煩惱障等五障之三昧也。大日經一曰:此菩薩住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菩...參悟禪理,稱為悟禪。禪理之參悟,或修習實際之坐禪工夫,或從古則公案中參究佛法之玄旨,總之,皆以身心脫落、明心...【相續常】 p0835 佛地經論七卷十五頁云:三、相續常。謂變化身。沒已復現,化無盡故。...【有軛離系】 p0547 集異門論八卷五頁云:云何於有軛離系?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有集沒味...(故事)茶香室叢鈔十三曰:水經汳水篇注云:汳水又東,逕梁國睢陽縣故城北而東,歷襄鄉塢南。續述征記曰:西去夏侯...(雜語)尺度之量。言如弓之長也。鶴林玉露九曰:荊公詩云:臥佔寬閑五百弓。蓋佛家以四肘為弓,肘一尺八寸,四肘蓋...(界名)人界也。對於天上界而言。...【聲聞失壞正法及毗奈耶】 p1395 瑜伽七十三卷九頁云:復次云何聲聞失壞正法及毗奈耶?謂有聲聞,計唯無有煩惱燒然...與「安受苦忍」同為菩薩所修二種忍之一。觀察一切法不生不滅之深理,而安然忍可,其心寂靜不動,稱為觀察法忍。[菩...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佛說:過去,有一個鹿群,有數百隻鹿,因尋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國王出外狩獵,鹿群被追逐奔散。一隻懷孕的母鹿...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慈悲,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實際上,許多人學佛多年之後依然...在禪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個關鍵,無論修哪一個法門,調好呼吸是基礎。在整個修行的法門當中,從禪定來說有次第禪,...1、父母在,不遠遊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論語裡仁》 釋義:要是出遊,必須要告知去處和理由。...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個講不增不減。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是安住在增相來對治減相:我...恭敬佛像之學處分三: 一、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佛像之果報;三、應學恭敬 一、真實義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於...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動,我們當然是用心在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藕益大師講,你要是...我國大乘佛教的傳統,特別重視不殺生與素食,因此吃素就成為佛教徒的標誌。 不殺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佛學大辭典】
上篇:外道小乘四宗論 | 下篇:外緣 |
(術語)對於大曼荼羅稱護摩壇或灌頂壇為第二壇。大疏八曰:阿闍梨作第二曼荼羅,與中曼荼羅相對,去大曼荼羅二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