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類)舊稱摩睺羅伽。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亦名:六念法 子題:化教六念、五眾通制六念、生年、出家年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六念法,大同僧中;不同俗人佛法...梵語 upeksā,巴利語 upekkhā 或 upekhā。音譯憂畢叉。意即平靜、無關心。(一)全稱行舍。俱舍宗以舍為遍一切善...(術語)梵語布薩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譯善宿。止宿於善之義。智度論十三曰:布薩,秦言善宿。新譯...云何依耽嗜?幾是依耽嗜?為何義故觀依耽嗜耶?謂依如是貪瞋癡故,染著五欲。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隨逐...【六七能遍計】 這是十大論師護法的理論,謂第七末那識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第六意識則對一切法境,於我、法起...【產生增上】 p1035 雑論集五卷七頁云:產生增上者:謂男女根。由此增上力,得入胎故。...【種姓墮決定】 p1261 顯揚八卷九頁云:種姓墮決定者:謂諸菩薩、住種姓位,便墮菩薩決定之數。何以故?由諸菩薩、...罵意經言五魔:一、天,二、罪,三、行,四、惱,五、死。棱嚴則言五陰魔,但於五陰中,各開十種,共有五十: ...指三界之一切見惑。為五住地惑之一。眾生以我見為本而起之種種見惑,稱為一切見住地惑。又作見一處住地惑。以其為一...大乘莊嚴經論卷三菩提品以法身、報身、應身三身為具有恆常性之三法。即:(一)本性常,謂法身本性常住,無生無滅。(...(1132~1202)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處州(位於浙江)龍泉人,俗姓吳,號松源。自幼即有出家之志,二十三歲始受五戒...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前面我們談到了禪宗的歷代祖師,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那麼,行解相應就可以做祖師嗎? 行解相應的話,要...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帶領比丘們進城化緣乞食,到一巷弄中,碰見一個婆羅門,他以指劃地為界,不讓大...什麼叫破壞善根呢?以殺生來說。你殺生,殺完了以後,你趕緊懺悔,就算你沒有懺乾淨,你有慚有愧,頂多就是多病。身...社會上還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一些道理,好像惡人沒人敢欺,善人到處受氣。 ...守本分,修實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觀抑鬱和想自殺的煩惱可治也。 人生世間,貴守本分。凡一切人,發顛發...生活中總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聽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我真正要什麼?長年致力於佛學和心理學研究的Melinda...看到他人不好,實際上是自己的心不清淨。就像一塊髒兮兮的鏡子,上面污點斑斑,顯出來的東西肯定是面目全非。同樣,...在《地藏經》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說讀經的時候、沒有記憶力,這個我們或多或少都有。像我們讀過一遍經不能全背...
牟呼洛
【佛學大辭典】
上篇:牟尼羅 | 下篇:牟呼栗多 |
【都羅】 此雲喜。釋論云: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