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妙雲。四明楊氏。自號慈室。遍詢教席浚發妙解從久無畏。詣玉幾參大慧。益有省悟。無畏主清修。師與逸堂諸賢旦暮請益。及同受通相三觀之旨。紹興十九年。無畏沒眾請師為繼。淳熙初。遷慈溪永明。以所得悟意。述圓覺直解。其序有云。巨儒老衲讀此必曰。既雲直解何用是曲科為。聞者為一笑。嘗閑居東湖二靈。以詩遣丐村市雲。山環湖水水環山。短艇白鷗窗幾間。野外更將供給至。飽參著得十僧閑。時人誦為實錄。郡請居南湖。日事講貫學者如市。居二年以疾辭。居溪口吳氏庵。一日往別吳君。歸越三日。澡身易衣。趺坐室中。謂侍人曰。吾有瓣香藏之三十年。將臨終供佛仰報大恩。今其時。吾將有行。及香煙正熾起白佛陳請求歸安養。就座合掌而化。師為學得旨尤善駕說。詩頌翰墨妙絕一時。南湖祖堂以師居位日淺不立像。耆老評之曰。昔竹庵牧庵居此皆二年。議者以道大名重不得不立。今慈室何慊於二老哉於是亦立位。嗣其法者。廣壽正皎(九月八日忌)首座睎顏。字聖徒。自號雪溪。四明奉化人。幼試經得度。教黌禪府無不諮詢。三教百家無不綜練。嘗從久無畏親受觀法。自謂造師藩籬。及無畏亡撰銘文以寄得法之意。師志氣剛正廣眾畏服。文藻高妙後進愛慕。於是聖徒之名播天下。不惑之前所寓必居記室。知命之後所至必踞座端。諸方屢舉出世。皆固辭不就。嘗步菜畦。見糞蛆毬聚。以殺物之多不復茹蔬。唯買海苔三百六十斤。日取其一以供粥飯。晚歲自省。謂文字餘習無補於道。乃住桃源厲氏庵。專志念佛。一坐十年。精進不懈。謂反人張漢卿曰。淨土之道豈有一法可得。珍台寶網迦陵頻伽。此吾佛方便誘掖之法耳。但於修中不見一法。則寂光上品無證而證。漢卿曰。予固已信解。愧未能勇進耳。扁所居小軒曰憶佛。作詩以見志。有云。隨波逐浪去翩翩。彈指聲中七十年。豈不向來知憶佛。欲從老去更加鞭。臨終預別親友。沐浴更衣西向觀想。忽稱佛來合掌而化。師隱居之日。有司以免丁追慈室誚之曰。天下豈有讀萬卷書為高士行。猶欲以丁錢責之耶。主司嘉其言得不問。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亦名:塔處、塔事 子題:廚廁多在東北、廁在東北 資持記釋云:「其下,指方所。須東北者以寺門向東,即在前面左邊二...【通達】 p1025 瑜伽八十三卷十頁云:通達者:通達所知事故。又云: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頁...全一卷。日本臨濟宗僧雪江宗深(1408~1486)撰,禪悅編。又稱佛日真照禪師雪江和尚語錄、雪江錄、佛日真照禪師語錄...(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禪天也。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下曰:離諸欲染煩惱除,此等得生於梵界。...(雜語)西方要決通三階行者對於淨土念佛門之五疑。五疑者:一、厭娑婆欣淨土者,凡夫取舍之迷情也,豈得生於淨土耶...【殂落】 p0889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頁云:殂落者:從死已後、或一七日,或復經於二三七日。...以古代中印度閻牟那河(今朱木那河)流域之秣菟羅國(梵 Mathurā)為代表之佛教雕塑藝術。西元三四○年時,笈多王...即兩腳併攏蹲坐,而臀不著地。或為「賢坐」之訛誤;蓋賢坐,即並腳蹲坐,臀不著地。(參閱「賢坐」6178) p4448...【護養定資糧】 p1461 瑜伽三十卷五頁云:云何護養定資糧?謂若成就戒律儀者、卽於是處,為令不退,住不放逸;如佛...梵名 Gītagovinda。印度之宮廷詩人賈雅狄瓦(梵 Jayadeva)著於十二世紀中葉之抒情詩集。內分十三章,取材於印度教...【黑繩大那落迦】 p1183 瑜伽四卷六頁云:又於黑繩大那落迦中,多受如是治罰重苦。謂彼有情、多分為彼所攝獄卒、以...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末學障重福薄,無緣出家,煩惱深重,無有智慧。不過靠三寶的加持,依止印祖等善知識,自覺漸漸亮堂。現在不揣愚陋,...經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紙給鬼神;會去拜三太子、玉皇大帝、關公這些神。自己煩惱不斷...放生能得長壽,所以一般佛教徒對放生大都很積極。放生當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徹底的放生。你雖放生還沒...頂級的學業是擁有聖賢的智慧; 頂級的事業是廣利一切的眾生; 頂級的化妝是完美自己的生命; 頂級的成功是找到生命...舍衛城中,有位婆羅門的妻子產下一名男嬰,不但容貌丑陋,身體還散發出濃濃的惡臭。雖然如此,婆羅門夫婦還是對他疼...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今天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講一個修道者,把這個心用錯了地方,以至於他在...中國自古即有善惡因果報應的思想。如《易經》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說。佛教傳入後,業的思想與此因果報應觀念結合...
法師妙雲《佛祖統紀》
【佛教人物傳】
上篇:法師善榮《佛祖統紀》 | 下篇:法師簡言《佛祖統紀》 |
(植物)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別,大日經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為摩羅度,是山名,即智論所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