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天然禪師將終。命左右具浴。浴畢乃頂笠策杖受履垂一足。未及地而化。春秋八十有六。師本儒生。行應舉。偶一禪者。問仁今何往。曰選官去。禪者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何所詣。禪者曰。江西馬祖出世。即選佛之場也。師遂見馬祖。以手 幞頭額。祖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之師。師抵南嶽。亦以前意投之。石頭曰。著槽廠去。乃禮謝入行者堂執務。後因普請鏟草次。師獨沐頭跪於石頭之前。石頭欣然與之落髮。尋為說戒。即掩耳而去。便返江西再見馬祖。未參禮便入僧堂。騎聖僧頸而坐。眾驚異以白馬祖。祖入堂見之曰。我子天然。師即下地禮拜曰。謝師賜與法名。久之遍歷諸方。後於天津橋橫臥。留守鄭公出呵之不起。吏問故。曰無事僧。鄭奇之。日給米面。洛下翕然敬向。居鄧州丹霞。至數百眾。嘗示眾曰。阿爾渾家切須保護一靈之物。此不是爾造作名邈得。更說什麼薦不薦。吾往日見石頭和上。亦只教保護此事。不是爾譚話得。阿爾渾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什麼禪。可是爾解得底物。豈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阿爾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從外得。不著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賢。爾更擬趁逐什麼物。不用經不落空去。今時學者紛紛擾擾。皆是參禪問道。吾此間無道可修。無法可證。一飲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慮。在在處處有恁麼底。若識得釋迦即是凡夫。阿爾須自看取。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夜暗裡雙陸賽彩若為生。無事珍重。師嘗著玩珠吟二篇。其一曰。識得衣中寶無明醉自醒。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智境渾非體。神珠不定形。悟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在心心可測。歷耳耳難聽。罔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剛非鍛煉。元淨莫澄渟。槃礡輪朝日。玲瓏映曉星。瑞光流不滅。真氣觸還生。鑒照崆峒寂。羅籠法界明。剉凡功不減。超聖果非盈。龍女心親獻。闍王口自呈。護鵝人卻活。黃雀意猶輕。解語非關舌。能言不是聲。絕邊彌汗漫。無際等空平。演教非為說。聞名忽認名。兩邊俱莫立。中道不須行。見月休觀指。還家罷問程。識心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佛弟子文庫 > 佛教人物傳 > 正文
南朝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所判之六宗:(一)因緣宗,指小乘之薩婆多部。(二)假名宗,指小乘之經部。(三)不真宗,通諸大...【無間業成決無離染得果】 p1095 俱舍論十八卷四頁云:若造無間加行、不可轉;為有離染、及得聖果耶?頌曰:造逆定...【種類生死】 p1260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頁云:有情世間、名種類生死。...【惡見過失】 p1158 瑜伽七十九卷十頁云: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術語)貪瞋等者惑也,依此惑有善惡之所作者業也,以此業為因而招三界之生死者苦也。是雲三道,唯識論二十八曰:生...梵語 bālabhaksa。餓鬼之一。意譯為食小兒。據正法念處經卷十六所述,一切餓鬼皆因前世時,多起妒嫉、破壞之噁心,...慈悲和智慧皆具足圓滿。...(經名)一卷,失譯,東晉錄。因旃陀羅厭惑阿難,而說此破之。...(經名)Pranāśabalin,陀羅尼之名。譯義未詳。有缽羅那賒嚩哩大陀羅尼經一卷,宋法賢譯,除惡魔鬼神,及消除災害...(1912~)廣東順德人,俗姓郭。法名覺因。十七歲畢業於廣州師範學校,是年依鼎湖山慶雲寺笑航和尚出家。民國十八年...乃譬喻小乘之涅槃。佛為志樂小法之眾生,說小乘之涅槃。猶如為逢險道之眾生,化一城以供眾人止息。法華經化城喻品(...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是什麼樣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作為。這些作為有虛偽造作的,有習...修行要遠離粗言,粗言就是粗惡的語言,包括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四種口業。要遠離粗言,不能去說,因為既害人又害...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衹要你內心過得去,你能夠跟自己溝通,做起...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念皆是真如。一個妄想,一個真如,究竟是同是別?要問你們一下...修淨土法門,必須切實用功,應該死心念佛。古人所謂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愛名利是非的心,轉換過來...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與他人相處。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往來,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尤...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不是說很舒服、很容易的就把自己所幹的事情幹好,就是學一個木工、瓦工也不容易呀!我們是出家人,是修行人,別說是...
丹霞天然禪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人物傳】
上篇:藥山禪師惟儼《佛祖歷代通載》 | 下篇:凌行婆《佛祖歷代通載》 |
(名數)三種之福業。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持十善戒。二、戒福,持三歸五戒乃至具足戒。三、行福,發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