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1、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法身乃佛之本體,佛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為身; 二、般若德,佛...(物名)梵鐘之異名。華者,喻其莊飾。鯨者,譬其聲也。...(780~877)唐代僧。黃檗希運禪師之法嗣。又稱道蹤。江南人,俗姓陳。居睦州(浙江)龍興寺,晦跡藏用。常織蒲鞋,...(術語)二種羅漢之一。阿羅漢之根性愚鈍,而待好時好緣解脫煩惱者,謂之時解脫;根性銳利,不必待好時好緣,隨意入...即悉地之國土宮殿,乃真言行者在觀心上所現之境。共有三品:(一)上品,即密嚴佛國,此佛國出於三界之外,而非聲聞、...(一)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梵語 adhyātma-bahirdhā-?ūnyatā。十八空之一。又作身空、自身空。謂觀內六根、外六境等內外二法中,俱無我、我...又作不虛作功德。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佛八種功德莊嚴之一。謂阿彌陀佛之願力真實而不虛作,能迅速滿足觀佛行者...指以無病、知足、善友、涅槃四事闡說無上幸福之偈頌。據大莊嚴論經卷二載,有一優婆塞,因受他人之譏而傷感自己為最...持誦諸佛光明真言灌頂陀羅尼時所結之光明灌頂印。右手散開五指,從五指頂端放出五色光明,觀想普照苦惱之眾生,令得...(物名)散末,散華,散錢等。謂放散而供養者。...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真正修行用上功的話,一定能淨除雜念,一心念佛。同時,你要是在一心念佛,也可以淨除雜念。雜念天天減少,那是證明...
今彩大師:俗姓方,江西雩都縣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殺吃素。至三十後,深厭五欲多苦,三界無安,遂出家於福建長汀縣...問: 現在已經是少子化社會,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的會對不起社會嗎?也有人主張地球人口已經很多,基於環保的考...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於此。目疾發生,不知懺悔宿生此生一切惡業,乃歸之吃素。然則吃葷之人,便絕無目疾乎。汝以吃素...
昨天公眾號後台收到居士的留言,問能不能說說衣服的事。 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出家人衣服上補丁的事兒吧。 一、佛陀制...
研究證實,腦部退化與飲食有關。食用具有提高體內抗氧化含量的食物,有助延緩腦部煺化。相對的,飲食中少碰對腦部有...過去有一個大富翁,家有良田萬頃,身邊妻妾成群,可日子過得並不開心。 挨著他家高牆的外面,住著一戶窮鐵匠,夫妻...
每一個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都有自己的親人。有的親人之間的關係是牢不可破的,因為有...
大乘二種性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乘二種性】修大乘菩薩行,必具足無漏菩提種子,此種子有二種,一為本性住種,一為習所成種。本性住種,是無始以來,依附於第八阿賴耶識中法爾本具的無漏種子,以善根未熟,因緣未具,未能聽聞正法,未發起菩提心,熏習種子使之增長,故未能成佛。習所成種,是具有本性住種的有情,已經發心修行,以熏習之力,促使無漏種子增長。《成唯識論》卷十曰:『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者本性住種,謂無始以來,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者習所成種,謂聞法界等流惹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上篇:大地法 | 下篇:大乘五蘊論 |
【上茅宮城】 p0232 西域記九卷六頁云:石室側有棧道,廣十餘步,長四五里。昔頻毗娑羅王將往佛所。乃靳石通谷,疏...
三德
華鯨
睦州道明
不時解脫
悉地宮
三昧
內外空
不虛作住持功德
四第一偈
五色光印
散供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淨除雜念一心念佛

苦行大師 端坐化去
聖嚴法師:該不該多生小孩

念佛吃素轉惡業大苦為小苦

說說出家人衣服上補丁的事兒

少碰9種對腦部有害的食物
面對誘惑要常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