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行事)神佛或人形之木像或繪像捧供物者也。...(術語)為欲使眾生不放逸,方便隱攝取之慈悲,言惡者之不可救,而垂誡也。對於攝取門而言。...【鄔波弟鑠】 此雲父母。楊子云:父母,子之天地與!無天何以生?無地何以形?摭華云:天懸象,地載形;父受氣...【遍行苦】 p1241 顯揚十五卷五頁云:論曰:無色界中,無身重擔苦;有天趣苦,粗重苦,諦最後邊諸取蘊苦。此通欲等...(經名)Suvarṇaprabhāo-ttamendrarājāsutra,譯曰金光明帝王經。金光明玄義上曰:真諦三藏云:修跋拏,此言金...梵語 kala?a,音譯迦羅奢、羯攞賒;或 kundikā,音譯軍持。又作賢瓶、德瓶、如意瓶、吉祥瓶、閼伽瓶。於密教,盛裝...(衣服)三衣之一。梵名安咀婆娑Antarvāsaka,一譯內衣。以襯身而著於內故也。寄歸傳二曰:安怚婆娑,譯為內衣。安...(術語)頓教與漸教也。以判諸大乘教。又曰漸頓。...禪林用語。韓獹,乃戰國時代產於韓國之名犬。又作狂狗逐塊。原意謂向犬投土塊,犬竟誤認土塊為食物,遂盲目追逐之;...【正行加行】 p0503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頁云:正行加行者,謂於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於眾生。隨能隨力,依前所說意...【起居輕利不】 p0937 瑜伽八十八卷十九頁云:起居輕利不者:此問夜寐、得安善耶?所進飲食、易消化耶?...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兩個犯人的故事:這兩位犯人都是無意犯罪,剛入獄都很傷心絕望。但是過了一段日子之後,一位犯...釋尊在舍衛國祗園精舍傳法的時候。一天,許多化緣歸來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強盜看見了他們,立刻前來搶劫。 和...此則與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有人...弘一律師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經講過一篇《改過實驗談》,提到改過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寬厚,說全了就是:寬厚:造物所忌...現在,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也就是習慣所稱的淨土法門。 我們一千多年來,所流傳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到了近代幾百年...大學生甲: 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很不滿意,學習不上進,整天生活很頹廢,感覺每天都過得很後悔...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有比佛法講得更徹底、更圓滿,更能夠帶給人類幸福、解脫的真...前六識這是屬於心法,根、塵是屬於色法。那麼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造業。但是第六識能明瞭、造...
五教十理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五教十理】唯識宗為證明第八阿賴耶識的存在,舉出五種教證及十種理證。大乘佛教主張有第八阿賴耶識,而一切小乘經論則唯說六識,不說八識,故大乘舉出五教十理以證明其存在。五教者,謂於經中有五處說及第八阿賴耶識,即《大乘阿毗達磨經》二處說阿賴耶識,《解深密經》、《入楞伽經》各一處說阿賴耶識,及大眾部阿笈摩。十理者,即:一、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二、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三、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四、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五、契經說壽、暖、識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暖令久住識不應有。六、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七、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八、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九、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十、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見《成唯識論》卷三、卷四。
上篇:五眼 | 下篇:五部大論 |
(術語)佛三身中法身報身之二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