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記住--慧律法師法語展示

1)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有比佛法講得更徹底、更圓滿,更能夠帶給人類幸福、解脫的真理。

2)六祖慧能大師說:「一切善法,若不自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者,直示正路。」 只有善知識才能幫助我們,把自己本來具有的菩提心發動出來。然而「人生難得,佛法難聞」,能聽到大乘了義法者更難,再能遇上能解最上乘法者又更難。

3)佛法是沉淪在無明與不安的世界中,一道最高智慧的明光。佛教不只是生命的理論,還是一種生命的方式。它的精神,不是在宗教的儀式上,而是在各人內觀自省的悟裡。佛字母的偉大,在使人從生命的根源上得到解脫。

4)釋迦牟尼佛是由人修行而成圓滿究竟的聖者,他發現了萬法生生滅滅,變化到最後畢竟空,求其實體不可得的真理。佛陀是一位教育家,他不但發現了圓滿的本性,而且證悟到佛的境界,並且他又把證悟的境界、修行的法門告訴我們,指導我們去體悟內在本具的清淨自性。只要按照佛說的法門去修行,我們也會成佛。所以我們對他五體投地的佩服、讚歎和永遠的尊崇。這好比我們敬愛國家,向國旗行禮,不是迷信的行為,說禮佛是崇拜偶像,那是很大的謬解。

5)「佛」字是「智慧、覺悟」的意思,佛是個智者、覺者。佛法是智信,是佛教導我們如何開啟本來具有的智慧,不是迷信。有人雖然信佛,但把佛陀等同於神,這是極大的誤解。佛教不認同有創造世界的神。現在有個錯誤的觀念,把世尊降伏自我的智慧法門,當作求佛保佑的精神寄託。佛陀我拜你,你就會保佑我,我心裡的貪瞋癡慢不除不要緊,這不是佛法!自己不做善事保佑自己,佛怎麼保佑你?你不懂佛的心,認為心外有佛,把佛作為拜神的寄託,這就是迷信。

6)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了貢獻。但是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所有問題。所以,它不是生命的究竟處,人類科學的究竟處是在心靈,不在物質。你用幾百萬倍的顯微鏡和望遠鏡,可以看到微細的物質世界和天文現象,卻看不到人的心靈。古今中外所有的科學家,對人類的貢獻,都是向外發展的,因此這個科學的究竟處就不能究竟。佛陀證悟了人類最究竟的歸依處,是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佛法要求人們向內觀,去觀照自己的心靈。所以,佛法是把複雜的人生宇宙,回歸到單純的心性,就是人類科學的最究竟處。

7)為什麼要學佛?因為生命有缺陷,要邁向生命的圓滿。佛法不是世間的學問,是解脫的學問。不能當做學術研究,不能死在名相和語言上,而是要把它運用在生活中。佛法是積極的,它不但符合而且超越科學,科學無法解決內心的痛苦和煩惱,一定要用佛法來解決。佛是超越一切表相的大智慧的心,佛法是要揭開生命虛假的面紗,教你如何使心靈超越痛苦,讓我們過完全沒有恨的日子!人的一生,沒有聽到佛陀的正法,不是不幸,而是大不幸,因為他完全沒有機會解脫。

8)佛教不是講人完全是前世決定,也不講只有靠後天都有辦法的,這才是佛教的智慧。這個世間不是上帝或者佛陀在主宰。人生跟宇宙是一張交叉的「業力」之網,所有眾生都逃不開這張「業力」之網。為什麼每一個人的智慧、相貌、財富都不一樣,這是各人不同的業力,在因果上的差異。生命是依循無量劫來的「業力」在運作,我們不修行,就繼續六道輪迴,無以解脫。「業力」在轉變,福報也在轉變,修行是為了轉「業力」。佛陀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提早覺悟。不能等到命終,隨業而轉。

9)佛法的教育,是一種喜捨和覺悟,你要想幸福,學佛聽聞正法是唯一的一條路。世間再沒有比佛法講得更徹底、更圓滿,更能夠帶給人類幸福、解脫的真理,唯有佛法!佛教不是哲學,哲學是沒辦法證明的;也不是宗教,宗教是有主宰性和不可抗拒性,人類的吉凶福禍都控制在教主的手中。我們拜佛不是求佛救我們,而是以佛的無私和慈悲,作為我們的楷模,是讚美和感恩佛的無量功德。講佛教是宗教只是方便說,佛陀不主宰也不控制你,也不是叫你一定要信仰,你可以自己決定。要成佛、要下地獄都是你的因果。

10)人的一生,如果沒有信仰,尤其是沒有聽到佛法,生命就離不開煩惱;就會失去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覺醒,生命的目的在於解脫。擁有一個好的環境,不如擁有一個好的心境,所以,我們要有佛法,才有辦法。我們可以把佛法變成幸福的源泉,大海的水,你只要沾一滴,就知道水是咸的。佛法如大海,飲一滴即知千味,你見到緣起法,道就顯現出來。佛法不是要把你,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而是要把你訓練成處處解脫的人!開悟的人還是正常吃睡、工作,只是心徹底解脫。

11)學佛就是生命要自己作主,要過真正幸福的日子。要不然這麼辛苦做什麼?大家穿得漂漂亮亮的去玩玩,過年放放鞭炮、煙花,這是真正的快樂嗎?冷靜下來,快樂很快消失了!人啊,因為不知道生命的所在,就把刺激當作享受,去追求去執著,還把它當作永恆。要知道:我們今天一切現象都是虛妄的。人,不管物質生活多麼富有或者貧窮,只有當他開啟了般若智慧,沒有能求和所求,他過的才是真正幸福的日子。所以,學佛就是恢復心靈解脫的原態。

12)佛教對人生的態度既非悲觀,也非樂觀。因為它對人生的觀點是如實的,是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編織美麗謊言,讓人們活在愚人的樂園裡,蹉跎歲月;也不以各種不實的恐懼來恫嚇威脅你。只是正確地告訴你:你和周圍的世界是什麼?並為你指出心靈超越的途徑,達到寧靜與快樂的境界。世間慾望的快樂是瞬間的,但痛苦是長久的。佛教講苦,是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來看生死流中的眾生中唯苦無樂,縱然有樂,也像搔癢,搔時快活,搔完即苦。我們唯有正視這個事實,才能從中解脫。

13)學佛是否「厭世」?從表面看是肯定的,從整體看是否定的。佛教的終極目標是解脫生死,因為世間變幻無常,不值得貪戀。為了厭離這個苦多樂少的世間,才要解脫生死之苦。然而,佛教不是自私的。學佛除了自己要出離生死之外,更要讓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如菩薩道的修行歷程,必須深入地入世度眾生。唯有進入群眾之中,才能化導群眾,為了化導群眾,則更積極地肯定人生的價值。凡是正信的佛教徒,莫不以入世為度眾的手段。所以,入世是厭世的啟發,出世是入世的目的。

14)佛教最寶貴的摩尼寶珠就是空性的思想。它跟外道的差別就在這個空的思想,因為有空的思想,我們能夠退讓、解脫、放下、無所執著、進入涅槃。「涅」是不生,「槃」是不滅,不生不滅的清淨心,就是整個佛教的核心。你知道了佛教究竟的人生觀、宇宙觀以後,喔!原來萬法都是假相,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實的,每一種相都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剎那生滅的。萬法都是敗壞之相,一定會毀滅,你的心胸就會打開。佛的究竟義,是要你悟到萬法一如。

15)人生沒有再版的機會。我們處於什麼方向不要緊,要緊的是要朝什麼方向移動。心的方向改變,人生的方向也會跟著改變。你只要透過修行,就可以用有限的生命,找到無限的未來。

16)生命是遵循著大自然的「因果」規律在走,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改變。上蒼賦與我們生命,我們不了解生命,就得不到生命。認識生死輪迴的本質,是學佛根本且重要的體認。如果你不能認識生命的真相,那就注定要痛苦。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我們依靠的東西錯誤,所以才會活得很痛苦。佛法的偉大就是可以超越無常,了脫生死輪迴。最幸運的人就是了解生命的本質,懂得心了!

17)我們要知道生命的終點,就是另外一個生命的開始,而不是結束,生命是連鎖的,生命不是斷滅的。我們的肉體會敗壞,但神識仍然存在。你晚上睡覺,意識還是在繼續,還會做夢。人死後還是有精神領域的存在,這個可以用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的相對論來解釋;也可以用水力發電過程中,能量的轉換來譬喻。我們人因為生活在三度空間,無法看到多維空間的世界,所以你不能說生命是斷滅的。因此,你應該對現在的生命,通過修行去改變、去掌控它的未來趨向。

18)人雖然知道自己的煩惱,但是不知道原因,是自己的心被假相佔據了。我們看到所有的相,都認為是真實的,所以人生就出現了種種的遺憾和缺陷。其實,世間只是緣起。人不可能在緣起的假相裡,找到真正的快樂。而我們的心卻一直去攀緣、用這個短暫的生命去追求,把片刻的刺激認為是享受,那是錯的。一個人得不到內在的「安詳」,就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你也許很有錢,你不要以為你很幸福,這會變的,不是真實的,對非真實的東西所寄予的希望,一定會因此而失望。

19)人生應該怎麼過?一要寬恕眾生。人的一生耗費在干擾、傷害、誹謗別人、批評別人的時間,超過冷靜下來了解自己。我們眼睛都看別人的錯,嘴巴都講別人的非,到死不覺悟。我們要寬恕眾生,不看人家的缺點。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夠解除痛苦。其實寬恕眾生,也是為了自己,可以享受安詳寧靜的內在,體會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樂。二要改變自己,要看自己的缺點。人生一轉眼就只剩夕陽餘暉,你要珍惜學佛的因緣。

20)真正的生命是內不為煩惱所惑;外不為境界所擾,當下那一念安詳,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而我們眾生都顛倒,人的身體是假的、暫時的。但是,我們為了這個不實在的「我」,去追求拚搏、去譭謗攻擊,就產生痛苦。不知道愈不為自己的人,會愈快樂。佛法講情生智隔,就是我們的感情,會阻礙我們的智慧,這一點很重要。當我們了解人生,得到了真正的智慧,你就會發現:那一念不取不住不動的,就是我們真正的生命。

21)身為一個人,重要的不是擁有外在的多少財富,而是要擁有心靈的智慧,以及寧靜的生活。人沒有碰到佛法,每天向外追求,迷惑於外在的境界,朝朝暮暮,隨境遷流,永不覺悟。還認為每個人都這樣。我們不要像個,不知自家有無量寶藏,而向外祈求快樂的乞丐,這樣的人生是可憐的。我們一定要用智慧,隨時去觀照自己的心念,慢慢擺脫對自己身心的妄執和貪戀,漸漸走上覺悟之道。我們要靠自己喜悅知足的心,去過快樂自在的日子。

22)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是不了解真正的快樂是放下。生命是在呼吸間,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計較、不比較,百千萬種的計較總是空。隨緣好度日,解脫就好,當然,不能忘記自己的責任。眾生都活在執著的意識中,每天觀念的造作,就像吐絲一樣,起一次貪念吐一次絲,起種種的貪瞋癡,吐種種的絲。這些絲就把自己包捆住,致使我們無法去寬恕與容忍,而傷害自己的法身慧命。你要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和我所沒有的。這樣你就能一切隨緣無所求,就解脫自在了。

23)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不曾擁有、也不曾失去過任何東西,因為我們的擁有很快會消失。「我們每天那麼忙碌,其實只是在等待死亡的來臨」,這句話真好。你不學佛被假相騙;學佛了就不能再執著於假相了。在生命中能體認無常,則是最可貴的智慧。一切有相的追求,情感的擁有,都不要期盼它。它猶如手中握不住的沙,會在無常中慢慢流失。無常大軍一到,所有英雄好漢無不繳械投降。好好想一想,人生走到了終點,在別人的故事裡,終究會把你遺忘。唯有佛的真理亙古長存。

24)我們學佛,要徹底地去認識,那些不實在的外境。要有透視的力量,就像佛的眼睛一照,萬法皆空。凡所有相都是虛妄,都是因緣和合,生滅無常、短暫無我的。我們以為金錢名利、夫妻兒女是永恆的,其實都只是夢幻而已!現在得到的,有一天一定要失去,誰都逃脫不了死亡的來臨。任憑你權貴勢重、才華橫溢,都要受無常的支配。而我們卻不能從虛妄的夢幻中覺醒,還偷偷地掩飾自己,去做虛偽表面的功夫,希望別人都不了解自己,那你的苦就永遠無法停止。

25)如果你不了解,現在的生活是不實在的,那麼這種對生命的不了解,生命對他來說往往是一種無奈。人來到世間,會隨著自己固定的形式,去過完他的人生,叫「命運」。而學佛的人是要糾正自己,叫「運命」。人是可以轉命運的,「轉」與「不轉」都在我們自己。人因為不懂怎麼主宰自己,而無奈地與世浮沉,忙忙碌碌地過完一生。人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只要你發大心。開始修行,你就會慢慢地了解和證實,我們的生命有永恆的光明。

26)佛陀指示我們,應該把奉獻當做是一種快樂,那麼你所到之處,一定受人歡迎。我們對人家好,就像拿著香水灑出去,自己也沾上一兩滴。如果一個人,每天都以和藹慈悲的態度講話,不傷害到人家的自尊,常常讚歎別人,那麼自己的人格修養,自然也一天天昇華。

27)你怎麼才能活得快樂?第一不聽是非。我們的耳朵要聽佛法,不要聽是非。聽一面之辭是不正確的。第二不說是非。傳播人家的惡事,對我們沒有好處。第三不傳是非。每天傳別人的是非會成魔。所以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是修行的根本,也是增進快樂的三要件。是非對我們修行沒幫助,你不要去管人家怎麼爛、怎麼壞,只要管自己有沒有爛、有沒有壞,才是最重要的。十種惡業最重的是嘴巴——造口業。

28)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是你的。你講這是我的房子車子、金銀財寶!人臨命終,五蘊崩散,「你」在何處?冷靜下來,你會明白,真的沒有!所以看到大富翁不必羨慕,有就是無,無就是有。但是你也不要放棄,生命所擁有的般若智慧。金錢不等於快樂,只有智慧等於快樂。雖然我沒有家產,可是擁有智慧,就什麼都不缺。懷著宇宙的心,過活你現象界的正常人生。這一句話太棒了!宇宙是無量無邊;現象界是平常的生活。懷著如同虛空那麼大的胸量,過活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那多自在啊!

29)在世間要體悟半部哲學:你只能擁有一半。只有兩種人擁有生命的全部:一是擁有大般若智慧的人;二是能原諒那些不可原諒的眾生的人,生命就沒有缺陷、就圓滿。所以你要發願「我這一輩子一定記取別人的好,永遠忘記別人的壞」。我們心中,每天都是好的念頭,發好心的人便能過好日子。生存是一場殘酷的戰爭,我們要活下來,尤其是要學佛,真的很辛苦,要面臨身心的考驗。學佛的人要有大格局,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森林,也就是說千萬不要為一己私利,放棄人本來具足的聖智。

30)如果這一輩子沒有聽到佛法,沒有真理的薰陶,人生就永遠感到不滿足,就會不停地追逐種種世間的快樂。明明可以過快樂日子,因為需要的太多,惹出苦惱,這就是愚癡!你要把生命用來學佛、來聽經聞法、來走向無上正等正覺的大道。你有起步,就有機會進步。只要起步,永不嫌遲!成道就在一念之間,了生死也在一念之間,只要你有一口氣,都來得及!但是聽了佛法,回到家習性不改,繼續去造業,那就沒救了。

31)人不悟道,心就會像傻瓜般地忙碌。天天攀緣這個,攀緣那個…… 沒有一刻停得下來。如果你有心學佛,首先要學習,找尋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寧靜」。當你找回自己真實的內在,你就可以體會到,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也可以活得很快樂。因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無法永恆。這好比看一場電影,劇終就要散場。所以,當你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就能念念觀照:世間一切都是如夢如幻泡影的真相。這樣你就自然放得下,而解脫自在,這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32)你是否認為聰明就是智慧?人生最重要的是金錢不是智慧嗎?所謂智慧,第一是洞悉虛偽。第二是知道什麼是真實。智慧雖然無形,卻能豐富你在的生命。要知曉,世界上最大的福報是智慧,縱然當上皇帝、總統或者是財富多得足以買下整個地球,仍然買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權力金錢所能換取得來的,要福德夠了,智慧才得以開發。

33)人都是依靠金錢、名利得到快樂,但是有一天,你會因此而失望。因為一切都在變化。只有智慧是無量的財富。你聽經開啟了智慧,會知道怎麼安排人生,過快樂的日子。錢需要時,是相對重要。但是你沒有智慧,貪瞋癡不除,再多的錢一樣煩惱。你沒有錢只住8平米、有智慧也可以活得快樂。人生最可怕的貧窮,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智慧。一個人能開採出內在的智慧,那才是永恆不變的財富。世上沒有一樣東西能帶走,只有善業、惡業,智慧、法身慧命帶得走!所以比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是智慧。

34)智慧是最重要的,大家要好好地觀想「我」在哪裡?我們為什麼一直醒不過來。智慧在哪裡?智慧在每個人的自性裡,一定要靠自己去開啟。沒有辦法模仿,你千萬不要隨著感覺起舞,所有的感覺都是錯覺。就像做夢,好像有那麼一回事,等到夢醒什麼也沒有。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統統是如夢幻泡影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轉識成智,徹底放下對假相上的執著。人每天都離不開「我」,包括晚上睡覺作夢,都執著一個「我」,而佛陀說,「實在是無我」。

35)學佛不回歸到理性是不能持久的。知見錯了,全盤皆輸,就像大海中的船隻失去了方向。我們心中要擁有佛陀的真理,這是最重要的!只有堅持聽經聞法,才不會讓我們的思想走偏,才能提升心靈的智慧世界,否則很容易被外境改變和誘惑,還自以為是正法。我們要把聽經聞法列為最重要的課程。你要想改變自己,就必須要聽經聞法。有人認為念佛重要,聽經聞法不重要,其實聽經聞法和念佛是相輔相成的。你不聽經聞法,關起門來念佛,就無法解開疑惑、解決內在無始劫來的煩惱。

36)學佛要具足三個條件:一要親近善知識。眾生的煩惱習氣都很重,無法照見五蘊皆空。需要有經驗、有智慧的人來引導;善知識能啟發你內有的覺性,帶領我們一步一步走向覺悟。二要有好的環境。一棵樹的成長,除了有好種子,還要土地陽光空氣和水份,就是說先天需要後天配合。你參加各種法會,以共修的力量來提攜,也是一種好的方式。三要能自覺。佛說法是教育弟子如何自覺。「覺」就是一種自然反省,隨著你反省的深度,來體會佛法的真實。當你內在淨化到某種程度,智慧得以開採,就能轉凡成聖。

37)空不是沒有,還是大有。無盡的虛空,容納無盡的星球在運作,空是無量無邊、無止境、無界限、是絕對,我們不能誤會。如果你把空認為沒有,那就錯誤。空是無盡藏,它是存在的共相,或者是實相,是具有大作用的。因為有空,所以才能成就一切的佛道。真正的空就是有,真正的有就是空。如果你對有,以為是真實的有,也是體悟的錯誤。對這個有與空其中一種不通,不能回歸當下的不二法門,你就會加一層執著,死在空或有的觀念裡。

38)我們為什麼不能解脫?因為當你在忍耐時,用一個「我」。不可以用「我」,要用觀照的「無我」。佛教最高的境界是「無生法忍」,不能用忍耐,要用無生,本來不生,何其有滅啊!這個世界是無常幻化的,花花世界抵不過我們的「清淨心」,你一定要相信啊!生命是妄想的產物,一切時間空間,都是妄想心所架構建立的。佛無形相,虛空法界盡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只要你懂得:千經萬論都在破除我們的執著就對。

39)佛法如果不能運用在現在,只期盼死後淨土的降臨,就太消極了。佛法是最積極的,為什麼佛法要回歸當下,就是現在就可以用啊!往生是現在的事,不只是臨命終的事。修行如果不能回歸當下,是不可能解脫的。這是娑婆世界,沒有幾個人願意講好話或是幫你的。利害關係不起衝突則已,一起衝突,翻臉的速度比翻書更快。掌握不了現在,你就沒有永恆可言。為什麼?因為永恆是現在的每一個動點連接而成的。那當下是什麼?最貼切的描述是:秒秒正知正見正…… ,每一分每一秒都解脫叫做當下。如果從究竟義來說,也沒有當下。

40)人,因為「業力」牽扯,不能直接透視人生的真相。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的、苦的,而我們卻弄錯了,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以苦為樂,認為世間是真實的,永恆的,好像死亡離我們很遙遠,不知道死神就住在隔壁,隨時會來敲門。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要知道這個世間的真相:第一「人生無常」生命隨時都在走向死亡。第二人心24小時都在變,就是人心無常了。這個世間沒有永恆。不要拚命往外追求,時間一到,兩手一放。統統不是,這才發現佛法的重要,來不及了!

41)這個世間,無論你怎麼搞,都搞不出任何東西,萬法本來就空,答案三個字:不可得。三藏十二部經典講完了。世間的財色名食睡,隨著時間統統都要消失。這個世間其實是沒有答案的,因為是無明所構成的,業感緣起,緣起如幻。如果你想要追求答案,「放下」那一念就是條案。不需要一直追求尋覓,對於不可改變的事實,一定要直接了當去接受,認了就是。放下就一念成道。要綿綿密密不間斷的觀照,告訴自己:生死可怕,執著悲哀,慢慢學習放下,不要恨眾生。恨別人痛的是自己。

42)無相,就是你看到聽到的東西,都不是真實的。雖然不真實,又必須承認它的存在。就像我們色身不是永恆的,是假的,但又必須承認它的存在,這叫做「契合實相」。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是空,無不相是妙有。我們懂得了空性無相的道理,還要無所求,無所求就會進入涅槃,有所求就是立竿,痛苦就是見影,立竿就見影,有求必苦,這是人生的真理。那你說:書不要念了。不!生命是一種責任,不可以放棄。沒有犧牲,就不可能享受。享受就是享受你那份犧牲。

43)人為什麼會痛苦?因為生活在強烈的執著中。碰到事情先想自己,不知道想自己就是痛苦的開始。佛是要把一切的東西都捨出去;我們要把東西拿進來。有的兄弟為了分財產,反目成仇。我們學佛,財產分多分少無所謂,我有福報搶不去;我沒有福報抓不到。不該得到的東西得到了,搶來的你會有災,災難遲早會降臨。愈要讓眾生痛苦的人,自己本身就更痛苦;要讓眾生愈來愈快樂愈偉大的人,這個人愈快樂、愈偉大,這是一定的真理。

44)佛教講人人都可以成佛,我們的心本來就具足佛的智慧,是圓滿的。可是被無始劫來的「業力」與「無明」埋葬了。現在要堅定地學佛,來恢復我們清淨的本性,主宰我們的生命。佛陀說:「當假我不存在的時候,我們的痛苦就會止息,因為心是萬病之源」。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懂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當體即空就進入放下的境界,無所不放下,就是智者無為。愚癡的人是每一次的造作都產生業,用來捆住自己,這叫愚人自縛。

45)我們每天講的「我」,它只是一個新陳代謝的工廠,吃下去的飯菜化作能量,讓你活下來。有一天,它要死要爛要壞沒有例外。佛陀把這個自我,展現成整個宇宙與虛空,他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現在我所擁有的,都是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東西能永遠存在。你所擁有的,包括房地產、汽車,現金只是暫時讓你用一下,沒有一樣東西能帶走。所以,我們的觀念要這樣慢慢改變,那個「我的」才能慢慢放下。

46)我們的心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誰都逃不掉,除非你有修行,以後會慢慢改變,不過也不容易!天欺人欺,因果不欺。學佛的人還是要負因果,所以我們要認命。如果你了解因果,就會接受這個因果,就不會煩惱。因果對人性的處理是絕對公平的,永遠不會錯。那些壞蛋遲早要受報應的。因果是最標準的審判官,它會還你公道。你一定要把胸量放大,上蒼會二倍福報奉還給你。受委曲、受人家冤枉也不要解釋。因果自然會把你調整得好好的。只要良心知道,天地知道就可以啦!

47)業感緣起,緣起如幻,這一句太重要了!業是一種迷茫、一種無明、一種慣性意識、一種不可抗拒的思想。「業障」悄悄地來,卻深深地鎖住你的生命,和你的思想行為。我不想打妄想,可是它一直衝上來,我不願意做這個事,可是無法控制。所以一切眾生都會做傷害自己的事。就這個罵人、說話造口業,還沒傷害別人,就先傷害了自己。你從哪裡造業,就必須在哪裡受苦,就像你的影子一樣跑不掉。不修行就隨著業轉,學佛就知道這是業感緣起,緣起如幻,知幻即離,就放下它。

48)我們不要抗拒境界,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顯現,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反過來,對眾生好就是對自己好。寬恕眾生,快活自己。起嗔恨心,內心就受染污。保持喜悅慈悲,無所罣礙的心情,是一個學佛者最重要的課程。生活的快樂,全在一念間。其實,人人能主宰自己,不必過痛苦煩惱的生活。面對生活中的創傷、挫折無需掙扎,該來的終究跑不掉!煩惱沒用的,重要的是你要把握當下,保持一念清淨。當你痛苦的時候告訴自己:「時間總會過去」。 如果你能在逆境中,打開自己的心結,那就是自性的昇華!

49)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可是想要的太多,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太大,因此就產生種種痛苦。我們每天都在幻想中過日子,今天想明天,明天想明年。一切眾生都存在一個往前的幻想,卻忘記了今天的日子要好好地過,很可惜!為什麼要念佛?因為佛陀知道:眾生的妄念太多,與其你執着色聲香味觸法,不如你就執著一句阿彌陀佛,理事統統兼顧!你既然沒有見性,沒有辦法達到無念,那就用這一句佛號來攝心,集中火力,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慢慢地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50)念佛是借著一句阿彌陀佛,攝我們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攝不住,常常看眾生的毛病,忘了要降伏自己的貪瞋癡。那你念佛要做什麼?念佛、持咒都要回歸般若智慧。「師父!您的意思是不要念佛囉?」 不是!大悟的人念佛,沒有能念所念,要念佛;不悟的人念佛,是結了無量無邊的善緣,還是要念佛。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並不多?因為太重他力,阿彌陀佛當然有大悲願力,但是你的心呢?雖然有太陽,你沒辦法反射。所以只有自力跟他力的結合,才能夠往生淨土。念佛要懂這個深層的道理。

51)學佛要除掉對立的觀念。第一「自他不二」。你和我和他,都是同一本性。我們不要彼此分得太明顯,要有容忍、柔和、圓滿的心。你就會得到解脫。第二「色空不二」。「色法」「空性」當下就是同一體的。當你知道,一切的「色法」都是無常的、空的,那就沒有什麼好執著。第三「生佛不二」。是說眾生跟佛是平等的。你了解自己將來也可以成佛,就不必太自卑。第四「物我平等」。就是天地萬物與我是同一本體。如果不能「物我一如」內心就會產生一種隔閡。所以學佛一定要除掉這些對立的觀念。

52)由於每一個人時空背景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覺性、根性也不一樣,我們盡量要從理解的角度,面對不同意的人。你能按下面三句話去做就會受益無窮。第一,要尊重看法跟你不一樣的人。在這個世間你一定會看到一些實在是很討厭的人。怎麼辦?你要保持距離並要尊重。第二,講話不要尖酸刻薄。看到對方的缺點,盡量不要觸碰,把別人的缺點染污自己不值得。我看到這個人實在很壞,最多合掌趕快離開。第三,享受你自己的生命,不要跟別人比較和計較,終身讓步,不失尺寸。想是走迷的路;悟道是走佛的路。生命是一種觀念,轉得過來就是幸福快樂。

54)一個人生活在虛偽當中,就與法絕緣,他騙得了天地,騙得了別人,但騙不了自己的良心,騙來騙去騙自己,害來害去害自己。良心是最好的審判官,24小時都在審判你,因果比電腦更准。所以老實是學佛的根本。一個打妄語、昧良心說話的人,內心就沒有光明和智慧,就永遠不能入道。有智慧的人會了悟:第一是空。第二是面對這個世間不著相。第三是所有的行住坐臥,最後統統契入空性。

55)我們要感悟幸福的人生,唯有自我觀照,離開一切的執著,才有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犧牲奉獻中,你才會懂得:幫助別人是真正的幸福。也只有透過與別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義,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才會心安!

56)對自己慈悲一點,讓自己愉快一點,沒事不要胡思亂想,不要尋煩惱,這是很重要的。如果生活時時充滿清淨喜悅,那麼生命就是一種享受!而對生命不了解的人,生命對他就是一種懲罰。因為他過得很痛苦。佛陀說「沒有敵人比自己的貪心、嫉妒、憤怒更可怕。」 世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降伏自己。最會責備自己人,上蒼最原諒他,因為他有機會求懺悔,他會告訴自己,哪個可做,哪個不可做。然後放下那些虛妄的分別、放下一切的名和利。哦!原來一切都是這麼美好。

57)生死的根本就是貪愛,我愛的私心,會引導人走入迷茫的森林。所以我愛的觀念一定要捨,不然會讓我們深陷在無法擺脫的麻煩中。但對人類來講,感情親情是很難割捨的!出家要舍親割愛真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敬僧。但是一個出家眾,如果不能自我節制,那麼實在是很冤枉他這一輩子出家!很不容易不剃度,卻割捨不下世俗的情感和名利。出家人一種是知道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名色財食睡讓我們輪迴,不去貪著罣礙,身心都出家,這是聰明的出家人。另一種是希望擁有一點錢,貪著不斷,這是比較笨的出家人。

58)傳法的責任就落在你我的身上,這是我們的責任。無論是出家、在家只要你承認自己是佛陀的弟子,你就有責任來完成這樣的使命。不管你在哪一個時間、空間,處在什麼地位,你都在做這樣的工作。影響力大的,那麼你功德無量;影響力大小的,至少在你四週圍人的受益。佛教只有合作的空間,沒有分裂的本錢,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希望大家一定要護持正法。

59)學習佛法沒有實踐,就無法覺察它的涵意,修行必須以行動落實,平時不起眼的用心,將使自己不斷成長。如果我們不斷地集中注意力到心上,那麼,我們便抓到修行的重點了。

60)講話要有一分就講一分,你講三分就有兩分不實在,你講十分就有九分的虛偽。那麼你要對自己的妄語付出沉重的代價。因為怕別人發現他的缺點,所以就說謊。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的謊話來掩飾、彌補漏洞,常常吹噓自己的人,總有一天這個氣球會爆掉。老實是學佛的根本。修行必須放棄虛偽的面具,大家要嚴格遵守這條戒律。

61)何謂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具足大慈悲心。一個修行人朝夕都要以眾生為念,想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煩惱會比較少。若整天只顧自己,煩惱會比較多。慚愧心是菩提心。一、你要每天反省,有沒有對不起別人,不要在意別人是否對不起你。二、你要每天都觀照,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不要責怪別人,沒盡到責任,但求檢討自己。慚愧心是很重要的。《華嚴經》裡講,有慚愧心的人就有覺悟的心。慚愧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愧對別人。當我們無愧於良心時,旁人說什麼都不重要了。

62)念佛、拜佛不是修行的根本,修行最大的根本是:在迴光返照的覺悟裡下功夫。你佛拜佛三、五年還是煩惱。因為你不了解無常和空性,潛在的煩惱仍然存在,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要以智慧精進,懂得如何去放下,這樣力量才會出來。沒有般若智慧,再打佛三,也只是結緣。精進未必得在佛堂拜佛、念佛。精進是二十四小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讓它落入對立的觀念,而陷入痛苦的煩惱之中。但是你沒有大悟,你還是要好好地拜佛。

63)我們因為本性顯現不出,用的都是假的心,假心形成的習氣、意識染污了我們,使我們迷失了自己。我們只有靠反省,人不反省自己,就不能看清楚自己。反省就像一面鏡子,隨時照著自己的樣子,每個人都必須切實去做。只要至誠懇切,一定會反省得出來。只有一個真正能反省、能求懺悔的人,才會得到利益,他就不會再把錯誤重複地去表演。要打破「業障」,除了反省、懺悔,就沒有第二條路。如果你能真正去做,以後就會認識自己,遲早會得到大解脫。

64)修行要從哪裡下手?要從真如自性下手,才能成就。教你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二六時中,統統要觀想無常,無常就是不斷的變化。這個世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你要隨時隨地都這樣告訴自己,如此就能把你的心、安住於無所執著。你二十四小時觀無常,沒有一個不成道的。

65)如果我們念佛、誦經,不從真如自性下手,我們就會人我是非、爭論批判,煩惱爭執,一樣痛苦!這樣我們把自己的心靈逼上死角,這個就要生死輪迴。

66)修行要懂得訣竅,在平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觀照,內在裡有真理。話進的太多,會失去內在的安詳。盡量少講和不講。多言多慮,反而與本性的境界不相應,修學佛道要開悟,就要絕言絕慮。修行切勿只在果上打轉,應在因地裡注意觀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惡及起壞的念頭;如有業報痛苦現前時,就可運用淨土法門,用懺悔心而真誠地念佛,是可以使我們安然地面對業報,甚至轉化業報,人是可以憑後天的修為,而來改善所承受的業報。

67)修行切忌從他處尋覓,千萬不要從外在的人、事去找開悟,要從內心好好去觀照。心就是佛,是心做佛。如果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尋求佛號,好像佛號在外面,追逐佛號,而並非由本性來的念佛,是功夫還不到家;如果心時沒有悟,只是在外境上攀緣、執著、分別,你就永遠沒有辦法成道。

68)修行靠師父、靠善知識指引是對的,但是到最究竟處,你還得自性自度。成佛的那一關,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取代。只有無著無所依,沒有累贅,心住寂滅處,本性如虛空,才是無上道。

69)修行不是你一直拜佛猛磕頭,也不是你喊破喉嚨念佛,佛法是心法,要懂得歇即是菩提的道理。要抓住佛教的精要。拜佛、念佛當然很好,但是重點在三昧的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是修行,我們要用點觀想的功夫,不需要在假相上打轉,恆觀四大無我。所以念佛是看誰比較有能力去解脫,不是念多和少。「多」是勉勵自己定功課,如果你這邊拜佛拜完,等一下就跟人吵架,這樣等於零!不是大殿才有佛。等公交車也有佛啊,佛在你的心性,你走在哪裡都有佛。

70)「修行人不見眾生過,居士絕不說僧人過」,這兩句話,你要刻在腦海里,時刻都這樣去做,修行就會成功。為什麼?因為見眾生過會污染自己。真的修行人,對別的人缺點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我們應該讚歎別人,不要批評別人,隨時都看自己的錯。三寶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當你看到某此法師行為,跟理想有些落差,大家要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去批判指責。你能夠隨喜讚歎三寶,在外一切行事,不見眾生的過失,你就能夠進入佛的領域。

71)修行人要有:把是非恩怨明天睡醒一筆勾銷的功夫,沒有這種功夫永遠不能見性。我們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癡的行為。修行必須要抹去心中所有的恨,要以一顆憐憫的心對待眾生。人一憤怒,心就產生毒素。仇恨會蒙蔽理性,延伸無止境的報復,在記憶的深處,你的心靈會一次次被割傷。只有原諒與寬恕,才是療傷止痛最佳良藥,才會讓你超凡入聖,這是永恆的真理。如果你不懂得放下種種仇恨,那麼你的修行就失敗。人如果心中有恨,就像被鋼索綁住那樣淒慘,若不及時修正,就無法往生。

72)「是非像漩渦,千萬不要靠近,它會讓你滅頂的」。千萬不要傳是非、造口業。講話雖然是免稅的,但是如果你不想下地獄,就要管住這張嘴巴,嘴巴靜靜的就沒事了。大家一定要發願:從你嘴巴講出來的,統統是好話。要知道,造口業的債是難償還的,只要一句話,就會遭來累劫萬世的災殃。一個了不起的人,是遠離是非的。人的觀念不是是就是非,起一念相對的是與非,就會擾亂破壞心的原態。如果你想往生極樂世界,就要做到:嘴巴要守口要瓶,一句惡口都不能講,一輩子都要這樣堅持。

73)修行人要受得了委屈,世間沒有每個人都順從或者反對你的,順境逆境都一定會來臨,只是遲早而已,那你就會樂意地接受它。今天所有的法都是緣起法,到底是你欠他還是他欠誰,還不知道。所以在這個緣起法裡,我勸你不要感到委屈、要化愚癡為智慧,轉煩惱成菩提。人生一定要有逆境、有誹謗才會成長,逆境可以訓練你的自在。你可以用這句話:「我是世界上最平凡的,最沒有用的人。」 這樣快樂的日子就將來臨。如果你一直期待別人的讚歎,那是妄想,只會增加煩惱。

74)佛陀說:當你有錯誤的時候,如果人家糾正你,你不要發脾氣,不要以為任性或吵鬧,就可以隱瞞自己的過失。當你心情不好或者激動的時候,不要對任何事情作倉促決定,有時會誤了你的一生;瞋怒別人,會走向沒有出路的山嶺。憤怒不但傷害自己,使自己的體力耗盡、思想混亂,也擾亂別人。講話時要注意,一句傷人的話,好比一支箭,會刺痛人家的心。箭拔起來傷口也許會好,但是一句壞話,傷害了別人,就永遠無法彌補。因此,講話要留口德。

75)學佛的人千萬不要我慢。這一句話很重要。有很多人犯這個毛病,只要是一天到晚生氣的人,他一定是很驕傲的。驕傲和脾氣是連在一起的,因為他不滿別人,自以為是,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要知道比我們有成就的人,多得不得了,要常常謙沖自牧。愈責備自己的人,愈受到上蒼的憐憫,愈讚歎自己的人呢,上蒼愈不原諒他。你要把一切的功勞推給眾生。修行不是在團體裡突顯自己,這是佛弟子的基本盤。人活在驕傲的世界裡,路愈走愈窄;活在謙虛的美德裡,道愈來愈寬。

76)修行的第一個步驟,就是不要刻意去改變對方。每個人的理念不同。你不能去強求別人生活在你的標準線上。人要相互尊重,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德,就不要刻意地去改變他。每個人的優缺點、是非好壞本身就沒有統一標準,一切都是你的問題。你要告訴自己:別人跟我的生死沒有關係,要從自己身上去解決問題,這樣不會碰到了問題,都講別人錯。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要降伏自我。一個不想改變自己的人,面前就是死路一條。所以要學會改變自己,這樣才叫做真修行。

77)修行要抓住重點。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這是最穩當的修行方式。我說:「開悟很困難,往生較容易。」 自古以來,參禪而能肯定往生者少。因為臨命終會有病苦。若在參禪中尚有一點迷惑,就不能往生。一個人坐著參禪8小時與念佛、誦經、繞佛8小時相比,後者在臨命終時比前者更有餘地。念佛心中有極樂世界,臨命終無法出聲念,還可用憶念的方式,往生極樂世界。當然這是指參禪似悟未悟者而言。修行千萬不可作沒把握的事,只有淨土法門能三根普被,你要選擇最穩當的法門修行。

78)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不要為了趕速度、拼數目,佛號連成一起,字音無法分辨的一直念,這樣無法攝心,當然對修行毫無助益了。念佛要不疾不徐、了了分明,才會有成就。你如果自認為根基不夠,無法用觀想和觀照來達到無生,那麼就用心持念。從口出聲,由耳諦聽自己的聲音,聽得清清楚楚,如是循環不斷。再有能力就加觀想西方三聖。再觀想不成,就直接用看著佛像來念,要看清楚,臨命終就這三尊佛來接引,才可隨去。總之一定要想辦法,能讓自己念佛時心定。

79)修行的關鍵是:見一切相,離一切相。具體講就是任何的緣起變化,你的心都不能起心動念,不能執著,不要去分別。《欏嚴經》的「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句話,是萬法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修學佛道,若以此句單刀直入地觀照,重複地訓練放下,就會邁向圓滿!

80)修行不是用講的,也不是用念的。修行是真槍實彈的,對自己的生死一點都不能馬虎。用真槍,真如自性能打死煩惱;用假槍,煩惱會打死真如。今天騙得了眾生,臨命終你騙誰?修行是對自己負責,不是修給別人看的。我們要面對自己,內心自知是真功夫。不要用任何的比較,不要講我比你大比你行,如果用比較就永遠不能進入佛性。要認識自己有幾兩力,量力而為,不要說謊,說謊是學佛最忌諱的!承諾要視自己能力而定,不可輕易承諾,已承諾必須履踐。

81)你們不要以為,修行要修出什麼東西出來,修不出東西來的。悟到萬法無所得,就是開悟的人。修行只要你方向對,堅持一樣做到底,一定成道。有的人修很多法門,但煩惱斷不了;有的人只堅持一樣,就斷煩惱。修行如同練劍,這一劍要很利,才能斬斷煩惱。不要雜修,不要今天念佛,明天密宗來去灌個頂,後天參禪也跟著去,一直東奔西跑。你只要一心念佛,努力行持,雖然只有一招,卻很管用。修行若要悟道,下手要狠,意志要堅,就會成就。

82)佛法易修,習氣難斷。修行若不徹底從內心深處去改變,就不叫修行。只不過是跟佛結緣。內心深處那些種子、習氣,若不能解決,遇到境界,八識田中那猶如驚濤駭浪的力量一來,你只能隨波逐流。所以,修行是點滴的功夫,沒有辦法一蹴即成。法只有漸沒有頓,頓是從漸來的。瓜熟蒂落的瞬間,是在瓜掉下來之前,必需經過時日的栽培。當你在煩惱或逆境中,很痛苦的時候,正好用功。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十方三世一切佛,沒有一尊不是經過痛苦才成就的。佛弟子不怕苦,苦為良師盡管來!各人的因緣,來確定自己一天要念多少佛號,持誦哪一部經典,一旦定好,就認真執行,不斷地勉勵自己。不可邊看電視邊念佛,要自我督促,雖然說「即心即佛」,但我們功夫不到,仍要做事相上的努力。不能有空就念,沒空不念。切莫懶惰。應當精進定功課,好好用功誦經、念佛。並透過對經典的學習,理解經典的思想,將它落實到實際的人生活動中。這是一種自我成長的教育。

84)把佛法應用在當下,放下對過去的種種回憶和對未來盼望。當我們面對失去的東西就認了,不用抗拒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間,用抗拒的心態會煩惱。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你看到冤仇的或者是很討厭的人,不要去討厭他,因為你的起心動念,同樣也是修行。我們對冤親、愛恨的人、要統統平等,統統入下。有智慧的人,看什麼都能解脫,處處解脫,我們修行就是要放下,放不下,苦了自己。所以放下一切的執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

85)會修行的,在一棵樹下就成道,不會修行的蓋了很大的道場,仍然沒有道,道在心不在場。行住坐臥不離清淨,每一個念頭都可以修行。一等是學,直須無學。一等就是平等,無學就是究竟,當下就是無學。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解脫、束縛同是一顆心,跟其他地方都沒有關係。如果根塵追逐,內心才有是非,剎那間就會失去清淨。心體離念,當下就是現成的本性。掌握現在就有永恆。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態去用功,猶如無常鬼在追逐,若不往生就被抓到受苦,這樣大家都容易往生。

86)修行要有健康的身心。一定要先保命,再談佛法,你沒有命,談什麼佛法呢?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怎麼拼呢?很多人修行,吃素以後把身體搞砸了,吃素要注意營養,健康第一,佛法第一。平時要調飲食、調睡眠,有病去求診,不是統統要喝大悲咒水,那佛陀是保險公司囉!懇請諸位,把身體照顧好,這是很重要的觀念。沒有證入聖果,還是要按部就班。同時,還要有健康的心,這是指要有正念、正見,我們的修行才會成功。

87)飛蛾撲火是因為不知道美麗的火光,會使它致命。預感和神通,就算是真的,也都是造成心靈散亂的原因,必須完全加以捨去。我們要從宗教的偏見中解脫出來。

88)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不可以把大般若智慧和經教統統丟掉,只念這一句佛號!除非你年紀很大,實在是來不及了,否則就要好好地理解和體悟佛的心性。我們要清楚,求生淨土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多善根是好好地聽量地幫助別人;多因緣要跟眾生都結好緣,不可結惡緣。還要有「一心不亂」的功夫,把全部的心性,都集中在這一句佛號上,才能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這麼多人念佛,臨命終現瑞相的不多,因為不解佛意。

89)拜佛修行,不是用在「放下」、用在「不執著」上,這樣的用功,僅僅注重一種形式。在佛前面就是拜拜,不知道修行要「從心地上」下功夫。拜佛是修行,但錯用心卻不是用功,而是一種執著。有的人來寺廟不修行,搞是非、搞分裂,犯這個毛病的還不少。學佛三年,不但脾氣沒改,反倒變本加厲,反正他什麼都不怕,絲毫無所顧忌。為什麼有人拜佛多年,臨終還是痛苦不堪,就是造業太重。因此,真正的精進是要好好從心地上下功夫。

90)來到道場,不能禮敬三寶,就不要談修行。我們能皈依、受戒、打佛七,是因為有出家人。出家人雖有聖人僧、凡夫僧,但我們要一視同仁,因為他們都有一件佛傳來下來的袈裟。值得我們頂禮。居士連剃光頭都沒有勇氣,不夠資格說出家人。袈裟衣缽是佛共同的標誌,十方三世一切佛,不能現居士相,一定要為比丘身。所以現比丘相就是佛相。禮敬三寶乃是進入佛門的根本,我們不要看哪個法師的缺點,他的缺點不關我們的生死。這一句話,你能記住,你就受益無窮。

91)你如果看到比丘、比丘尼一些跟自己的理想有落差的,你就不看。就當作菩薩示現的看不懂。出家人也是聖、凡不齊。在佛門裡,你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痛苦,也絕不發一句對三寶惡言。譭謗比丘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罪比出佛身血的罪更重。因為這個世間,只有佛法僧能夠轉大法輪,傷害破壞僧,就等於摧毀佛教。摧毀了佛教,眾生的法身慧命就無法成就。他本來有機會接近三寶的,你講了反面,他對三寶沒信心,誰負責?當然你負責。身為出家僧眾,說比丘過惡,也是同樣犯大重罪。緊閉你的嘴巴,蒼蠅永遠飛不進來。

92)見性大悟之人、聖者是眾生的良田;用意識心、分別心修行的是眾生的劣田,但是他現出家相,還是眾生的福田;邪知邪見,壞佛正見的是眾生的惡田。這個不能供養!存施要用智慧抉擇。

93)常住(寺廟)的東西,常住的菜,常住的水果,只要他拿給你的東西,不是他私人的,包括那個出家人都犯戒,統統犯戒。以前有個出家人,把常住的東西拿給在家人,大家在廟裡有吃又拿,都很高興。死後這個出家人變成一棵樹,那些在家的是樹上的螞蟻。這是戒經裡講的。如果是師父自己的,你拿了沒關係,可用紅包供養他。如果是常住的,你拿了看看值多少錢,就要把錢供養常住。

94)學佛第一個要有正知正見。許多人雖然學佛,但仍神、佛不辯。佛與神是不同的;佛是超出三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解脫的聖人。神有正邪之分,如關公、岳飛等,因其忠義的精神,受後人敬仰拜祭,是了不起的正神;而邪神乃是按邪術修煉成為精靈的物體,雖有神通,但仍脫離不了鬼道。此外,還有天神地神等等。神的福報雖然不錯,可是沒斷煩惱,無法超脫三界,福報享盡,還要墮落輪迴。所以神不是佛,也不是菩薩,我們必須要分清,以免雜陳供養。佛教是教你覺悟,不是搞稀奇古怪的事,像拜豬公、擲杯茭等都不是佛教的。

95)釋迦牟尼佛是絕對禁止神通的,真正的高僧大德是不談神通的。當我們了解了世間的真相,就不會走錯路,不會羨慕那些神通,把煩惱弄通叫做神通。因為神通抵不過業力,就像虛偽戰勝不了真實。不要把神通看得很高,越慈悲、越精進、越喜捨的人,念佛念咒就越感應。學佛喜歡追求神通就容易著魔,這不是說神通不好,而是說不可以執著貪求。臨命終時,業障現前,那些神通是沒有用的。學佛是要開採內心的智慧,而不是要求神通。

96)身穿比丘的袈裟,不弘揚佛陀的正法,亂搞!這是第一股毀滅佛教的力量。第二是講正法。現在這個時代,很難找到真正的大善知識,能把佛的心講得深入到精髓。大部分都是講戒殺放生、講因果、吃素、念佛、拜佛,舉行法會。這些不是不好,但是一定要把這些善巧方便,引入佛教的真實義,你不管是參加什麼活動,煩惱是不是在減少?如果有就很有意義!佛法要真實地受用才是正法。

97)開悟是什麼境界?你要形容嘛,就是沒有煩惱、執著,就是體悟到畢竟空。內心就是絕對、沒有對立,一切法隨喜。從來不恨眾生,哪怕眾生要害死他,他也一切隨緣該來的就來,該走的就走,悟道就是這樣。開悟的人怎麼生活?開悟的人是沒有執著、分別和攀緣,沒有憂慮、恐懼和私慾,一切隨緣,他的心永遠是這樣。內心安逸,仰俯無愧。在這一天天、一年年裡,自己覺得心安理得,乃至在每一秒上,都感到很愉快。這與大多數人,把那種短暫的情與欲的滿足,誤認為的快樂不一樣。

98)如果不開悟,有相修行百千劫,無相修行,開悟見性剎那間即見永恆。開悟的人的心境,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能所俱泯,沒有能所就是見性開悟的開始。一個人如果能夠真正得到心裡的「安詳」,他就永遠擁有不會枯竭的幸福。世尊說:「一個修行的人,見一切的天地萬物,知道了無一物,如夢幻泡影,一點都不貪著,是真正悟道的人。」看到一切相總知道那是虛妄不實的東西。但是,我們還是要在緣起法裡過日子,雖然是緣起的假相,我們也不能破壞它。見法即見佛,見緣起就見到佛陀的真理。

99)我願以頭目腦髓灌溉佛教,播撒禪悅的種子,讓每一個人的心田,蓮花盛開。我願傾己所能,竭心盡力將甘露法味,供養祖國乃至一切眾生。

100)念頭是怎麼來的?找到了念頭,當下你就會發現,念頭本是虛妄,無念才是本來真正的面貌,本來面目就是無念。無念很多人會誤會,無念就是沒有念頭,不是的。無念是沒有眾生的、我法二執的念頭,但是有自性的妙用,是為無念。如果無念是什麼都沒有的話,那麼菩提自心能生萬法怎麼講呢?對不對啊?我們能夠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的真心,就是我們所講的,不生不滅的清淨的本體,那就是無念的本性。三藏十二部經典,你開悟見性,只有一個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