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屬大乘起信論所立二真如中之「依言真如」。如實,真如之異名。如實不空,謂真如自體具足無漏清淨之功德,故稱為如實...顯教說四智,密教說五智,即在四智之外加上法界體性智,此智為第九阿摩羅識從有漏轉為無漏時所得之智,這也是世出世...(術語)修行佛道之位也。對於成佛之位為果地或果上而名。圓覺經曰: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楞嚴經五曰:我本因...凡七卷。全稱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匯考。清代蔣延錫等輯。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三冊。本書為編年體之中國佛教史,由周莊王...又名四重罪、四棄、四波羅夷罪等,即犯淫戒、犯盜戒、犯殺人戒、犯大妄語戒。...(?~1173)南宋龍舒(安徽舒城)人。字虛中,又號龍舒居士。原為國學進士,所著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一日棄之,專...(天名)又名妙音天,辯才天之異名。梵名薩囉薩筏底Sarasvati,大日經疏十曰:美音天是諸天顯詠美者,與乾闥婆稍異...(術語)梵語,摩訶僧伽Mahāsaṁgha,譯為大眾。多眾也,眾有三人四人之異義。智度論曰:大眾者,除佛餘一切賢聖。...(術語)神通與智慧。又諸神通以慧為體,故云通慧,通即慧也。俱舍論二十七曰:如是六通解脫道攝。慧為自性。無量壽...梵語 sūtra,巴利語 sutta。又作蘇多羅、素呾纜、修多羅。(一)意譯為綖、線。即通貫於物,使之連綴而不斷者。大日...亦名:不應禮四種人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四分中,有四:一、不應禮一切白衣及女人;二、前受戒人,不應禮後受戒...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
01 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戰國策韓策》 釋義:走夜路的人,盡管可以恪守自律,不作奸犯科,卻仍然沒...俗話說,病來如山倒。但其實,很多疾病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罷了。為了防微杜漸,...
我們在打禪七的時候,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覺知,讓當下這一念能夠清明地呈現在每一個當下。行香的...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覺光居士 輯錄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眾生,曠劫以來,虛生浪死,於三界夢宅中,無緣出離...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一堵高牆,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見有人向牆走過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牆要...
【原文】 今之院本,即古之樂章也。每演戲時,見有孝子悌弟、忠臣義士,激烈悲苦,流離患難。雖婦人牧豎,往往涕泗...
事物總是相對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會有它們好的一面,也會有它們不好的一面,所以關鍵的問題是要看人怎樣去對待,...
【原文】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學宏辭,長技遠略,但以多知多解而勝乎人者是也;二者明...
表色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表色】凡吾人行、住、坐、臥、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顯然可表示於外而令人目見者,稱為表色。為唯識宗所立三種色境之一。《瑜伽師地論》卷一載,色有三種,即顯色、形色、表色:一、顯色,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等皆為顯色。二、形色,如長短方圓、粗細大小、直曲高下等諸種色法之相狀。三、表色,如行、住、坐、臥、取、舍、屈、伸等各種動作形態。此表色,生滅相續,由變異之因,於先前生起之處不再重生,遂轉於異處。其前後之動作形態,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皆以差別而生,或即於此處變異而生。
上篇:取蘊 | 下篇:表詮 |
梵語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loka-dhātu,巴利語 ti-sahassī-mahā-sahassīloka-dhātavo。系為古代印度人...
如實不空
五智
因地
釋教部匯考
四重禁
王日休
美音天
大眾
通慧
蘇怛羅
四種人不應禮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九大古語人生智慧,受益匪淺
疾病在身體上的先兆

清楚的覺知每一個起心動念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危險來源於自身

陶石樑禁演淫戲文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