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大乘起信論所立二真如中之「依言真如」。如實,真如之異名。如實不空,謂真如自體具足無漏清淨之功德,故稱為如實不空。亦即不空真如之義。(參閱「真如」4197) p237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智為能照之觀智,諦為所照之諦理。猶言智境。...(雜名)西瞿陀尼之譯名。在須彌山西方之大洲也。其俗以牛市易,故名。俱舍論十一曰:西牛貨洲,圓如滿月。經二千五...為金剛界大法對受記卷六所載五種念誦之一。謂發出長短分明之音聲而念誦,使自他皆能聽聞。(參閱「五種念誦」1178)...凡六卷。藏於日本清涼寺中。為描繪栴檀佛像由來之圖繪與詞書(文字說明)。清涼寺位於日本京都,俗稱釋迦堂,故本書...依他起自性、遍計所執自性、圓成實性。諸法無自性,即諸法畢竟空,故三自性即三無性。三性本不可立,然為悟他故,設...【立喻】 p0531 雜集論十六卷八頁云:立喻者:謂以所見邊,與未所見邊,和會正說。所見邊者:謂已顯了分。未所見邊...因迷情而沒於非理之中。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不達於道德,迷沒於瞋怒。」(參閱「迷情」4332) p4...(術語)又云初法明道,亦曰入淨菩提心門。真言行者初入於初地之位也。大疏二曰:更越百六十心等一重極細妄執,得至...又作觀頂幡。略稱灌頂。幡具有灌頂之功德,故稱灌頂幡。或謂高懸其幡而使其端觸人之頭頂,類於灌頂,故附以灌頂之名...【惛沉】 p1010 瑜伽十一卷四頁云:惛沉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經名)具名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別名普廣菩薩經,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之第十一卷是也。...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
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帝釋天,雖居崇高顯榮之位,而恆常作苦、空、無常、無我之想。靜坐時,思惟佛法義理;...
佛教說這個慾望,比如具體談到五欲財、色、名、食、睡,它是我們輪迴的根源。對凡夫來說,我們想做到完全放下慾望也...
有一次,有弟子找佛源老和尚告狀。說寺裡的僧人把偷偷把常住的錢拿出去蓋廟。老和尚就跟告狀的弟子說:他幹嘛不多拿...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
我對死亡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得死亡都是別人家的事,我似乎可以不死。今天特別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的叔叔往生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苦海甚深無底,廣闊無涯。因摸不著苦海之邊,故難出苦海。若摸著邊,即能出矣。吾人於此廣闊...
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居一年,其父無故而盲。其...
這一段是文殊菩薩教誨敕令阿難尊者這個當機眾,應該好好地諦聽,好好地學習,乃至於如法地修學。這個地方有三段:一...
如實不空
【佛光大辭典】
上篇:如實 | 下篇:如實知自心 |
弘一大師:「吾國及日本古版,皆鈔記別行。逮日本貞享丙寅歲,日本泉州大鳥山神鳳律寺比丘慈光瑞芳,以鈔記異部,學...
智諦
西牛貨洲
聲念誦
清涼寺緣起
三自性
立喻
迷沒
佛慧初心
灌頂幡
惛沉
隨願往生經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梵網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只隔了一世見面,就彼此不知不識

往生淨土的願,絕非世俗濁欲

佛門裡的平等、寬容大度
聖嚴法師:少欲知足真快樂

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慈舟法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