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 正文
又作如意坐。既非全跏趺,亦非半跏趺,而系雙腿交叉之坐姿。即盤坐之時,兩小腿交叉,置於兩大腿之下。 p4976...【樂實】 p1307 集異門論十卷七頁云:樂實者:謂樂諦語,愛諦語,不厭不舍,是名樂實。...【癡火】 p1440 集異門論五卷三頁云:癡火云何?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廣說乃至癡類癡生,很類...【矯妄】 p1405 法蘊足論八卷九頁云:云何矯妄?謂多貪者,為供養故,為資具故,為恭敬故,為名譽故,拔發[(幸*炎)...(雜語)探玄記四曰:訶尼,此或云舍義,或云生滅,以本語難定也。...指涅槃之妙樂。第一義,即究竟、窮極、最高之真理、最高之境地。涅槃為一切煩惱災患永盡之境地,超脫生死之苦難而住...《八支甘露心要秘密教授續》,簡稱《醫藥四續》,是流行於中國藏族和蒙族各地佛教寺院中的一部醫藥經典,若干寺院中...(名數)八苦者,不但人間,乃至非想天亦有之。法華文句六曰: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異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自受用土】 唯識宗所立的四種佛土之一,又稱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實報土,謂佛以相應淨識所修成就,從初成佛,...(修法)又名瘧病法。加持病瘧人使之平愈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後方,先作護身法,並結結界之印,防惡魔...智慧猶如明鏡,可明照萬物,故以鏡比喻智慧之照用,稱為慧鏡。中阿含經卷五十四(大一·七六六上):「云何比丘聖智...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問: 有一些人剛開始修行善法都很進步到後來或碰到不順心事,或久無精進力,生了退心。 方海權答: 我們應該有很長...問: 我於一九九七年念《大乘無量壽經》至二零零七年,又念過《地藏經》,《金剛經》念一年。現念《妙法蓮華經》,...好,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有緣人,諸位吉祥。今天我們想跟大家講一個話題,就是修平等心。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覺悟既然是一個根本問題,就要知道覺悟的層次和內容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有沒有覺悟的可能性?必須在這些問題上建立...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貼出去了,反應異常熱烈,同學們...問: 為什麼精進修時,反而比平淡修時易出業障呢? 宏海法師答: 首先,不是說平常或者平淡修時不出業障,精進修的...有一個日本大官問澤安禪師如何處理時間:唉,我這個官做得真沒有意思,天天都得聽那些恭維的話,聽來聽去都一樣,實...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從而發下大願,要追求了脫生死的真諦,最終在菩提樹下證得了無...
瑜伽行學派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瑜伽行學派】奉行《瑜伽師地論》等教說為宗派的,稱為瑜伽行學派,又作瑜伽宗,這是與印度中觀學派對立的大乘教派。公元五世紀之間,傳說在兜率天宮的彌勒菩薩,於中印度阿瑜陀國阿瑜遮那講堂,為無著論師說《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經論》、《辨中邊論》、《金剛般若論》。無著秉承彌勒之說,並著《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等論著以弘揚之。繼而世親論師轉小入大,撰《十地經論》、《唯識三十論頌》等以光大其說。世親之弟子陳那亦作《觀所緣緣論》、《入瑜伽論》等以宣揚瑜伽思想,復著《因明正理門論》而定因明之論式。同時復有親勝、火辨二大論師註釋世親之《唯識三十論頌》。相繼而起者另有德慧、安慧、護法、難陀、清辨、戒賢、淨月、勝友、最勝子、智月、法藏、智光、無性、親光等諸師,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提倡觀行萬法唯識的妙理,以悟入真如之性。 瑜伽行學派本與中觀學派世代對立,彼此論難。然八世紀初,寂護及弟子蓮華戒融合中觀自立派與瑜伽派的思想,成立瑜伽中觀自立派。此派思想,有關勝義諦者乃採用中觀自立派的論點,有關世俗諦者則依據瑜伽唯識的立場。八世紀後,印度佛教傳入西藏,西藏佛教改革者宗喀巴以甚深觀、廣大行,意圖綜合般若中觀與瑜伽唯識兩派。八、九世紀以後,瑜伽派為中觀派綜合攝取,獨立學派不復存在。在我國,以北涼曇無讖所譯的《菩薩地持經(即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及北魏菩提留支、勒那摩提等之《唯識二十論》、《十地經論》等為瑜伽派經論的最早譯介。其後,我國的瑜伽派漸分為地論宗與攝論宗;前者系以《十地經論》為主,後者則以《攝大乘論》為主。兩宗雖同立『八識緣起』之說,然地論宗以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心同視為真識,攝論宗則視阿賴耶識為妄識,故別立第九阿摩羅識,此為兩宗論點最大的歧異。直至唐代,玄奘自印度遊學回國,譯出《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辨中邊論》等論,又糅譯十大論師的《唯識三十頌釋論》為《成唯識論》等書,乃展開該學派的教說,其弟子窺基復加以宏揚,而有大乘唯識宗的創立。參閱『法相宗』、『唯識宗』條。
上篇:解深密經 | 下篇:瑜伽師地論大綱 |
(雜語)為法而舍自己之身命也。法華經壽量品曰: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