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歷代名僧辭典 > 正文
指宿泊處。即賓客或新任命之住持休息處所。又請陞座齋僧時,於山門外所設之小休憩處,亦稱安下處。據敕修百丈清規卷...謂一道清淨無為之心。又作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淨心。即遠離各種造作、有為無為等各種別執,...亦名:衣財如法 子題:邪命物 資持記釋云:「謂下,示非法。四邪、五邪,如僧網解。律下,引證。邪命總上四、五;激...(譬喻)向佛而植善根,則生無量之福果,故名佛田,佛即為眾生生福之田地也。智度論三十曰:佛田者,一切三世諸佛,...【殺生異熟果】 p1006 瑜伽六十卷五頁云:復次若於殺生,親近、數習、多所作故;生那落迦。是名殺生異熟果。...(613~696)唐代法相宗僧。新羅(朝鮮)王族出身,俗姓金。名文雅,以字行世。隋大業九年生。十五歲遊學我國,歷事...為龍王或龍神之住處。又稱龍戶。據傳在大海之底,龍王以神力化作宮殿,為現世佛法隱沒時龍王護持財寶、經卷之所在。...指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及理趣經十七段曼荼羅中之十七尊,指本尊、四親近、八供養、四攝等尊。此中,四親近系表本尊四...(天名)天名。胎藏界曼陀羅第十二外金剛院之一尊。胎藏界曼陀羅大鈔六曰:此天者井宿也,問:何故名烏頭乎?答:頂...【非擇滅】 p0713 瑜伽五十三卷十四頁云:復次云何非擇滅?謂若餘法生緣現前;餘法生故,餘不得生;唯滅唯靜;...亦名:乞衣戒開緣 子題:餘時、奪衣、失衣、十種失衣、燒衣、漂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墮法:「若比丘,從非親裡居士,...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因其實慚懼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惡業,已經造了,臨命終時這個下三惡道的業報已經現前了,那麼這種人容易往生。為什麼...佛陀住世時,舍衛國中有一位已證得須陀洹果的須達長者,他的朋友好施不信佛法也不信醫生,生了重病癱臥在床,親友們...釋迦牟尼佛有一段時間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中。當時,摩揭陀國的國王是韋提希夫人之子阿闍世王。 一個十五月圓的...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規定,比丘所可擁有的三種衣服,謂之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此三衣總稱為支伐羅。由...佛當時為什麼要說《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從八個意義上面分門別類地來了解一下。 第一個,佛說這部經典,為了大悲憫...問: 淨土宗祖師讓我們老實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較淳樸,還能做到,但現在的人卻並非能做到這老實兩字。請問法師,針...我們反省一下我們的一念善根之心,它是多生多劫累積的。但多生多劫為什麼沒有解脫,還在這裡輪轉,還在這裡受苦? ...忍辱波羅蜜,是六波羅蜜之一,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理和修持法門。同時,忍辱作為一種品德修養,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智保(唐京師勝光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一]
【歷代名僧辭典】
釋智保。河東人。弱齡入道。清慎居心。而在性剛謇不軌流俗。進受具後正業禁司。擁節專制挺超群侶。博聽異解貫練心神。癈立文旨大觀掌內。所以律部遐被實賴斯人。故能維攝自他言行相守。至於流略墳素頗獲其宗。談對玄儒不後其術。筆記之工時揚大義。緣情流采嗣接英華。初住勝光末居禪定。國供豐積受用多虧。所以名僧大德日陳形器。憑準神解。可以言傳。至於衣食資求。未能清滌。僧眾四百同食一堂。新菜果瓜多選香美。保低目仰手依法受之。任得甘苦。隨便進啖。皆留子實恐傷種相。由知法者少疑未詳檢。其知量敬護皆若此也。後返勝光厲業彌峻。園蔬溉灌水雜細蟲。直歲高視但論事辦。保念此無辜交被刑害。躬執漉具達送方還。寺有草物堪為僧用者。必拾掇鳩聚身送廚帳。其雜行紛綸誠難備舉。以武德末年遘疾將漸。而正氣明爽。告友人慧滿曰。餘其死矣。而精神不得超勝如何。有問意故。答雲。觀其來蔭。似作守寺之神耳。而止於西院佛殿。餘頻以法遣之。卒不能離。言訖便絕。自爾所陳殿宇人罕獨登。時須開入無不嗇然毛動。及後百日嘗有老姥。內懷酒食將遺諸僧。行至寺門忽被神害。身死委地器物流離。斯亦嚴厲之所致也。故僧侶攝其風威。有涉鄙吝者。皆懅而悛正矣。自保之據道。卓秀出群一食充軀。雖經病重不變前節。不宿俗舍常止僧坊。雖曾遠涉必棲林野。三衣常被瓶缽自隨。不執俗器不觀音樂。五兵六法誓不身經。理會高僧聞便赴仰。故每日再講必瓶缽自隨。肅然成風無累於教。處眾而食曾無盈長。殘水餘膩並以餅拭而啖之。一滴無遺。恐損施福故也。嘗遇重病。每食有餘一兩匕者。停貯多日可得升許。親看溫煮命淨人食之。有問其故。答曰。僧食難棄。不可妄輕業耳。傳者目驗生常景行。故直筆書其弘護之相焉。又嘗患瘧。寒則水淋。熱則火炙。渴則急鹽塞其口。痢則絕食取差。斯徒眾矣。
上篇:慧主(唐始州香林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一] | 下篇:智詵(唐益州龍居寺)[《續高僧傳》卷二十一] |
謂以一粒極微小之芥子自忉利天墜下,使其被一支豎立於閻浮提之細針針尖所貫穿;此事發生之機率微乎其微,故以之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