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五燈會元 > 正文
其義有二:(一)廣義言之,為密教所行灌頂之總稱。灌頂本為印度國王即位或立太子所行之儀式。猶如大乘佛教中,菩薩...(雜名)又作毗藍,鞞嵐,毗藍婆,鞞藍婆,吠藍婆,吠嵐婆,吠嵐僧伽。譯曰迅猛風。暴風名。玄應音義一曰:毗嵐,或...(人名)天台大師智顗之德號,由晉王所賜。輔行一曰: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從初生端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靜也。即...【六種方便善巧】 p0307 瑜伽四十五卷七頁云:云何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處中住者,令其趣入...(書名)宋姑蘇景德寺僧法雲編,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經典所用之語,分類編列。如系梵語,則釋以華言,並詳得名之...【語依處】 p1283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一、語依處。謂法名想所起語性。卽依此處,立隨說因。謂依此語,隨見聞等,...戒本疏·九十單提法:「(一、列示)六緣成犯:一、僧物,二、知是,三、屏處,四、已受用,五、去不舉,六、過限。...【提鞞沙】 此雲瞋恚。恚,怒恨也。禪門明三種嗔:一、非理嗔,他不來惱,而自生嗔。二、順理嗔,外人來惱,爾...何等增上意樂行菩薩補特伽羅?謂十地中所有菩薩。...(人名)Prajākara,小乘三藏法師名。譯曰慧性。見慈恩寺傳二。...(名數)五蘊之舊譯,舊譯曰五隱,五眾。眾為和集之義。法華經譬喻品曰:分別說諸法生滅之五眾。法華嘉祥疏五曰:以...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上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是經的題目。這個經字不多,二百六十個字,義很廣。般若經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財富必須被善加利用,以便增進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個人終其一生依戀財富,不對國家、朋友和信仰盡義務,他的生活...清彭希曾婦姚氏,患痞,發持大悲咒。一夕夢老嫗授以一技華,頓覺身輕如葉,而病尋愈。(一行居集) 荊山萬文玉自言...佛陀說有三種方式可以打開涅槃安樂之門: 第一種,就是我們剛開始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懺悔...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的大尊者。以他的智慧能力來說應該堪登菩薩位...毫釐繫念,三途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種人是不簡單,他知道《楞嚴經》,一切法不離開現前一念心性...人就是這麼不同,相似的遭遇,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前些時,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辛苦存了好幾年...
烏巨道行禪師
【五燈會元】
衢州烏巨雪堂道行禪師,處州葉氏子。依泗州普照英禪師得度,去參佛眼。一日,聞舉玄沙築著腳指話,遂大悟。住後,上堂:「會即便會,玉本無瑕。若言不會,碓觜生花。試問九年面壁,何如大會拈華?南明恁麼商確,也是順風撒沙。參!」上堂:「雲籠岳頂,百鳥無聲。月隱寒潭,龍珠自耀。正當恁麼時,直得石樑忽然大悟,石洞頓爾心休。虛空開口作證,溪北石僧點頭。諸人總在這裡瞌睡,笑殺陝府鐵牛。」上堂:「佛說三乘十二分,頓漸偏圓。癡人面前,不得說夢。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癡人面前,不得說夢。臨濟三玄,雲門三句,洞山五位。癡人面前,不得說夢。南明恁麼道,還免得遭人檢責也無?所以古人道:『石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還有和雪曲底麼?若有,喚來與老僧洗腳。」上堂:「通身是口,說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到處說有餘,說不到處用無盡。所以道,當用無說,當說無用。用說同時,用說不同時。諸人若也擬議,西峰在你腳底。」到國清,眾請上堂:「句亦鏟,意亦鏟,絕毫絕牦處,如山如岳。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岳處,絕毫絕牦。忽若拶通一線,意句俱到俱不到,俱鏟俱不鏟。直得三句外絕牢籠,六句外無標的。正當恁麼時,一句作麼生道?傾蓋同途不同轍。相將攜手上高台。」上堂,舉:「趙州示眾云:『老僧除卻二時齋粥,是雜用心處。』」師曰:「今朝六月旦,行者擊鼓,長老陞堂。你諸人總來這裡雜用心。」上堂,舉:「僧問雲門:『如何是驚人句?』門曰:『響。』」師曰:「雲門答這僧話,不得便休,卻鼓粥飯氣,以當平生。」上堂:「黃梅雨,麥秋寒。恁麼會,太無端。時節因緣佛性義,大都須是髑髏幹。」示眾,舉:「璣和尚問僧:『禪以何為義?』眾下語皆不契理,僧請益璣,璣代云:『以謗為義。』」師曰:「三世諸佛是謗,西天二十八祖是謗,唐土六祖是謗,天下老和尚是謗,諸人是謗,山僧是謗。於中還有不謗者也無?談玄說妙河沙數,爭似雙峰謗得親。」師示疾,門弟子教授汪公喬年至,省候。師以後事委之,示以偈曰:「識則識自本心,見則見自本性。識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門大病。注曰:『爛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黎明沐浴更服,加趺而逝。闍維五色設利,煙所至處累然,齒舌不壞,塔於寺之西。
上篇:黃龍法忠禪師 | 下篇:白楊法順禪師 |
梵名 Buddha-locanī。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虛空眼明妃、能寂母、金剛吉祥眼、一切如來佛眼大金剛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