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一頁云:復次有三種調善。一、除遣故。二、制伏故。三、害隨眠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云何有上?幾是有上?為何義故觀有上耶?謂一切有為故,無為一分故,是有上義。除法界法處一分,一切是有上,以一切...【時差別名】 p0916 西域記二卷二頁云:若乃陰陽曆運,日月次舍,稱謂雖殊;時候無異。隨其星建,以標月名。時...梵語 samāhita,巴利語同。意譯等引、勝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又由前加行等所引發的定之分位,亦稱為...斛,本為量器名,古謂十斗,今容五斗。以四角形大木盤盛大量飯食以供養三界萬靈,稱為斛食。盂蘭盆會即行斛食供養。...(418~506)南朝尼師。安定烏氏(陝西南鄭)人,俗姓梁。幼即慧悟,慈念篤定,誦經行道,長齋蔬食。及受五戒,奉持...(譬喻)佛果之功德廣大譬如海。華嚴疏四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亦名:衣藥受淨篇 子題:衣中受通制聽淨局聽教、藥中受該四藥淨唯七日 濟緣記釋云:「釋衣藥受淨篇篇目。衣,總二衣...梵名 Pārvatī。音譯波羅和底。印度神話中之女神。又稱杜爾嘉、突迦(梵 Durgā)。美麗溫柔,對在雪山修苦行之濕...【有加行解脫與無加行解脫差別】 p0563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卷五頁云:問:云何名為有加行解脫無加行解脫耶?答:...【不淨自相】 p0324 瑜伽三十卷十四頁云:云何名為尋思自相?謂且於內身中所有穢朽不淨,發起勝解;了知身中有發毛...過去佛之名,指維摩居士之前身。古來即盛傳此說。或謂出自發跡經、思惟三昧經,而此二經均無漢譯本,亦不見載於經錄...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孫。西堂百丈之法姪。獨佩...
如果你的情執是很重,把世間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離開三界是很困難,因為你幾乎都是有漏種子。就是說,...以智慧選擇朋友至為重要,如何以智慧維護友誼,使善緣常住,同樣重要。佛陀所言尊敬有德者,就是在告訴我們:友誼之...
為何不能棲心道業呢? 我們有種種執著,雖修學佛法亦不入心。我見熾盛,貪瞋癡具足。這樣雖身在佛門卻不入門,心在...
現在一些人學佛修行的目的不純正,有的人是為了求福報,有的人是為了求神通。對德行好,禪修好,講經說法好的師父不...
唐朝百丈禪師在《叢林要則》裡提出過二十條簡明扼要的修行開示,被四眾弟子奉為修行的圭臬。其中修行以念佛為穩當,...1 問題的引出:面黃肌瘦 時下出現很多飲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為主的飲食原則。有兩類人群持這...問: 請問法師,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師答: 這是《阿彌陀經》中提到,聽到西方淨土的種種音聲,八功...
其實這個《淨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個字,它是很不可思議的,不是講神通,這個心的神通可大了。 善法上不知...
三種調善
【法相辭典】
【三種調善】 p0177
上篇:三種冥身 | 下篇:三種梵志 |
(名數)一、徑山興聖萬壽寺,在杭州。二、阿育王山鄮峰廣利寺,在寧波。三、太白山天童景德寺,在寧波。四、北山景...
有上
時差別名
三摩呬多
斛食
淨秀
果海
羯磨疏衣藥受淨篇第四
雪山神女
有加行解脫與無加行解脫差別
不淨自相
金粟如來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推薦】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
十種維護友情的方法

歲月年華,不與人期

神通只會障礙你的解脫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彭鑫博士:如何吃素才能健康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