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九卷三頁云:如是略說菩薩應施不應施已;次當廣辯。謂諸菩薩、若有來求共為伴侶,欲作非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他;便不以身而施於彼,隨其所欲,係屬於彼,隨順於彼。由諸菩薩,寧於百反千反,或百千反,舍自身命,施諸眾生;終不隨他教命,稱悅彼情,於諸眾生,非理逼迫損害誑惑。若諸菩薩,於所行施,意樂清淨;見有無量利眾生事,正現在前;設於來求自身支節,不應施與。何以故?非彼菩薩、於所行施,意樂不淨,心生退弱,作是念言:此應可施,此不可施;此應施與,此不應與;故彼菩薩、為令意樂得清淨故;須舍現前利眾生事,而施身份。由彼意樂已清淨故;不應棄舍正現在前利眾生事,而施身份。又諸菩薩、若魔眾天,懷惱亂心,現前來乞身份支節;不應分碎支節施與。何以故?勿彼當獲上品過罪,及損害故。如魔眾天,如是於彼所使眾生,當知亦爾。或有眾生,癡狂心亂,來求菩薩身份支節;亦不應碎支節施與。何以故?由彼不住自性心故。不為義利而求乞故。其心狂亂,不自在故。空有種種浮妄言說,是故不應施彼身份。除上所說,與上相違,來求菩薩身支節者;隨其所欲,應施彼身。隨所欲為,係屬於彼;隨順於彼。或分支節而施與之。當知是名菩薩於內所可施物,或應施與,或不應與。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說身口意三業互相攝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來平時說法,說的就是此宗要。...子題:僧尼二律下三眾通結吉羅、沙彌威儀進止律制同僧唯罪結一品、大小持戒犍度、雜犍度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四...為亡人資福,稱為冥資。譬如在親友死亡之日,延請法師宣講佛法、做法事等。 p4056...【韋陀】 亦名吠陀。此雲智論;知此生智,即邪智論。亦翻無對。舊云毗陀,訛也。韋陀有四:一、阿由,此雲方命...(人名)唐京師西明寺圓測,慧解縱橫,玄奘三藏為慈恩基師講新翻之唯識論時,測賂守門者隱而聽之。歸則緝綴義章。將...(儀式)禪家接見闔山之大眾,謂之大相看。敕修清規月分須知曰:十月初一日,方丈大相看。...凡百卷。又作宗鏡錄、宗鑒錄。宋代僧永明延壽集。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其內容廣涉諸經論疏,用以闡明禪家一心為...指契合於佛所說之教法。例如,如說修行,即依佛之教法而修行之意。此外,尚有如說往生等,亦為此例。 p2378...【自性靜慮】 p0599 瑜伽四十三卷一頁云:云何菩薩自性靜慮?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術語)四輪壇之一。壇為四角,又有以土作者。見密門雜抄。...謂菩薩行下列四種法,以顯明菩薩之實德。(一)入空解脫門,謂菩薩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無作無受,如是通達,稱...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有人說,《觀經》講臨終十聲就都能往生,那我現在就可以該幹嘛就幹嘛,該放逸就放逸,等到臨終再來念佛,是不是可以...慈禧晚年時,得了一場重病:高燒不退,且口乾舌燥、咳嗽痰多、心慌怕冷,以致呼吸困難、上氣不接下氣。而且不想吃飯...設定目標當中有二個內容:第一個是自利的功德,第二個是利他的功德。首先從菩薩道來說,我們自利的功德有二個:第一...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不要對自己太有把握。你說:欸,我不用收心。沒有這回事情,...文鈔原文: 迨至眾生機盡,如來應息,而大悲利生,終無有盡。由是諸大弟子,分布舍利,結集經藏,俾遍界以流通,冀...去年冬天,一個安徽的朋友送給我一隻山裡的小墨龜。整個冬天,它處於冬眠狀態。春天來了,小墨龜慢慢地舒展頭尾和四...我們一生當中你的造善造惡,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了。當它是迷惑顛倒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必須生死輪迴了;當它是覺悟的時...過去,有一座名山 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居修道,所以諸方國土都爭相前來供養植福。 一日,諸方耆德長者...
自內身應施不應施
【法相辭典】
【自內身應施不應施】 p0602
上篇:自他等作苦樂見 | 下篇:自性常住道理不成 |
【有漏善】 為無漏善的對稱,謂生起無漏智以前,凡夫所發之善根。如五戒、十善,及見道以前的善根皆是。若修有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