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往生要集所說十樂之第九。往生淨土,則隨心所欲,得供養佛之樂也。...(雜名)法華經安樂行品說成四安樂行之人,夢中感五種之好相:一,見佛為眾生說法。二,見己為眾生說法。三,見由佛...(雜語)荼毗之前夜,為大夜,終夜不寐,以伴靈故,亦曰伴夜。大鑒清規曰:入滅第三日荼毗,先第二日晚夜,此時名大...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稱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當時,釋迦牟尼佛稱為現在佛,在釋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稱為過去佛...梵語 anivrtāvyākrta。為「有覆無記」之對稱。又作無覆、淨無記。若以道德之性質為準則,一切諸法可大別為善、惡...(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頂,謂五智如來之智慧,注於行者之頭上也。...八正道統云:八正道分,一名八聖道支。聖者,正也。其道離偏邪,故曰正道。又聖者之道,謂之聖道。此八法盡離邪非,...【四食】 食為長養有情生命之物,《成唯識論》卷四記載,食有四種:一、段食,欲界以香、味、觸三塵為體,分段而飲...羯磨疏·諸戒受法篇:「明八戒,有情同四,非情得五。以七毒歷緣,一一境上六十三戒。」 濟緣記釋云:「八戒中,...灌浴佛像所用之香湯。據浴像功德經載,香湯可用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郁金、龍腦、沉香、麝...【眠時無異熟果】 p0947 大毗婆沙論三十七卷十二頁云:問:若於夢中福增長者:何故佛說愚人眠時、無果異熟?答...(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
傷足自規(四條) 一、自今已往,得一時筋骨輕安、行坐隨意,即當思及六道眾生苦惱,一心正念。 二、自今已往,雖有...有一位經理非常能幹,又善於領導人,就是脾氣太大了,容易得罪人。這個經理也知道自己脾氣不好,可是江山易改,本性...
這個地方等於是有人提問,說,因緣觀能夠產生增上的功德,但是這個真如觀,無分別智,完全不分別,修習無分別智對菩...
世上的人,長相千差萬別,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長相一樣的,這是為什麼? 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惡業的綜合表現,正所謂相由...
有個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夠的錢,買了三層樓的獨棟房子。他搬出狹窄的公寓,歡歡喜喜準備展開新生活。 但他很快就發現...
你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苦的,而且在這裡頭忍受苦。 ...
我們看第三段的煩惱濁。煩惱濁是由想陰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的心跟蓮花的境接觸的時候,本...我們的身心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沒有五蘊皆空的智慧,就會執著五蘊所構成的自我,持續不斷地產生以自我為中心...
依二種道施設四種行相
【法相辭典】
【依二種道施設四種行相】 p0774 瑜伽八十七卷十七頁云:復次依二種道,當知施設四種行相。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
上篇:依止成辦所行清淨作意 | 下篇:依阿那波那念趣入四念住 |
又稱寶藏佛。寶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後,號寶藏如來。阿彌陀佛過去世為無諍念王時,即依此佛發心成道。[增一阿含經...
隨心供佛樂
夢感好相
伴夜
三世諸佛
無覆無記
五瓶灌頂
八正道
四食
八戒境量
灌佛香湯
眠時無異熟果
【大藏經】雜譬喻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蓮池大師警策
容易發怒

為什麼要修無分別智

人相貌千差萬別的原因

讓心房中多開幾扇窗

怎樣才能減少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