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一卷十二頁云:問:契經但說依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能盡諸漏;云何知有靜慮中間,及未至定,依之盡漏?答:世尊說有三三摩地,能盡諸漏。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餘經又說:初靜慮名有尋有伺。第二靜慮以上,名無尋無伺。若無靜慮中間;更說何等名無尋唯伺。由此知有靜慮中間,依之盡漏。又契經說:佛告苾芻;我不唯說依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等,能盡諸漏;然由慧見,亦能盡漏。此經則顯有未至定,依之盡漏。又未離欲染聖者,未得靜慮,而見聖諦。若無未至定;依何得起聖道,永斷諸漏。由此故知有未至定,依之盡漏。問:何不即說初靜慮等,能盡諸漏,而說依耶?有說:靜慮有先曾得。若世尊說初靜慮等能盡諸漏;則無知者,謂得靜慮,皆已盡漏。是故佛說依靜慮等,起無漏道,方能盡漏。有說:諸定惟是奢摩他。要毘缽舍那,方能盡漏。故說依定,應須起慧。有說:諸定多是曾得。勿有戀著,不欲進修;故說依之進求勝道。不應生著。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臨濟、曹洞二家各立四賓主之說,其義各異。(一)又作臨濟四賓主。乃唐代臨濟宗開祖義玄就賓(學人)與主(師家)之關...指如如智、如如境。據佛性論卷二載:(一)如如智,指真如妙智,本來清淨,既不為無明所覆,亦不為煩惱所染,照了諸法...(修法)懺悔六根之罪障也。法華懺法記其作法。...(一)為唐朝所頒贈之高僧德號。太宗貞觀二十年(646)七月,曾將此一德號頒予天台宗六祖智威,並封以「朝散大夫」之...(術語)新譯家謂之總相念住。小乘三賢之第三,一切之有漏法,於總相觀為苦空無常無我也。是非別別觀四念處後則不能...為難陀論師所立之心識二分說。以心識起認識作用時所生相分(所緣之影像)、見分(能緣之主觀作用)之二種差別。另有...子題:雜食 行宗記釋云:「制意中,初示行本。今下,顯過相。長貪已下,即是兩損。注戒緣中雲 雜食 者,用四美物(...(術語)觀有為法剎那生滅之理而破常見也。...指彌勒菩薩於龍華樹下成道之三會說法。又稱龍華會、龍華三庭、彌勒三會、慈尊三會。略稱龍華。乃佛陀入滅後五十六億...佛的尊稱。等是等覺,是顯因圓,妙是妙覺,是顯果滿,佛因圓果滿,故稱等妙覺王。...【逋沙他】 此雲齋日。請觀音經疏云:齋者,齊也,齊身口業也。齊者,只是中道也。後不得食者,表中道法界外,...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在一堂品行課上,教授為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國王,他有三個兒子,他很疼愛他們,每一個兒子看起來都很優秀,他...《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與周福淵女士書》雖是給周福淵居士的回信,實則是對我們末世所有女子的諄諄教誨,實為無上法寶。...佛法對人生的解釋,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的,說諸法因緣生。當然,這個觀念世間慈善家也提出說──善有善報、惡...(三寶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師 編訂) 古時賢者編了《不可錄》一書,記載了淫慾之害、戒淫格言以及福善禍淫的實例,詳細...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 假如有的信眾他的父...今天和大家總說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修行方便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因為淨念相繼就是...若我們如實覺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麼它們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們無法如實覺知它們,就會否定它...
靜慮中間及未至定可依盡漏
【法相辭典】
【靜慮中間及未至定可依盡漏】 p1380
上篇:隨有轉法及有為因法 | 下篇:學法 |
【依躭嗜喜】 p0768 顯揚五卷十頁云:依躭嗜喜云何?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深可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