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將觀無量壽佛經之發起序分為七段,自韋提希夫人被幽閉至共為眷屬之一段,是為厭苦緣。蓋此一段系闡明韋提希夫人被阿闍世王幽閉,起厭娑婆苦之緣起,故稱厭苦緣。[觀經序分義] p575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能引無義】 p0894 集異門論十卷七頁云:能引無義者:謂所說語,能引種種不饒益事;是名能引無義。...亦名:失師法 子題:五法失依止 行事鈔·師資相攝篇:「明失師法。(一,列示三法)和尚一種無相失義,或可無德,更...(地名)Kuśinagara,又曰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羅。城名。譯言角城,茅城等。是世尊入滅之...心對某一對像之作用有九種,連續不斷,循環如輪,稱為九心輪。即:(一)有分心,即未接觸對像以前,毫無知覺思惟之心...【四種修三摩地】 p0454 瑜伽六十三卷六頁云:復有四種修三摩地。一者、為得現法樂住故。二者、為得勝智見故。三者...(術語)梵雲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顯未了知之法也。法華文句五曰: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托此比彼,寄...(術語)於心中分別思惟之思業而現行為言語之謂也。...因明用語。即因明論式中,缺少言陳,或言陳不周全之過失。「言陳」一詞,即依言詞而陳明己意,乃因明對論中,立(立...為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理趣曼荼羅西南隅之菩薩。以夏雲熾盛,能滋潤萬物,象徵其滋澤之德,故又作雲金剛、時雨金剛...指光明觸照之意。即佛之光明照被,觸及行者之身。六十華嚴經卷三十四(大九·六一七中):「如來有光,名寶身智,若...指如來的覺悟。因其不可思議,故云妙,至高無上,故云無上。...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圓通?圓通它是一種解脫境界,圓就是圓融,通就是通達。為什麼...
現在,人們四處求功德,似乎總是會於往返的路程間在巴蓬寺短暫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連和他們見面說話的機會...當我向別人闡述為什麼我們要吃素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反問就是:假如吃動物會造成動物的痛苦,那麼植物也是生命,吃植...佛法裡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說:火燒功德林。一個人無論從事任何行業,做學問也好,乃至於事業或修行...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念。 譬如說:我右手邊這個念南無阿彌陀佛,可是,因為他心法...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別。如《阿含經》當中講到:受三皈依,守持五...●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觀經》。如上二經,法門廣大,諦理精微...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若依華嚴經文所載種種神通妙用,決非凡夫所能隨學。但其他經...
厭苦緣
【佛光大辭典】
上篇:福力太子 | 下篇:厭離 |
凡三卷。又作芝園遺編。北宋僧元照撰,道詢編集。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內容包括卷上之戒體章、持犯體章、大小乘論...
能引無義
二師攝受失法
拘尸那
九心輪
四種修三摩地
譬喻
思已業
言闕
夏金剛
光觸
無上妙覺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大藏經】百喻經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圓通」的解脫境界

祈求功德不如尋求斷惡之道
植物也是生命,難道不是殺生嗎
惟覺老和尚:放縱慾念及嗔心的後果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印光大師嘉言錄--標應讀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