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Sarva-buddhāvgavatī-dhāranī。全一卷。又稱諸佛集會經。唐代提雲般若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記述佛陀憐憫眾生怖懼生死,而於恆伽河畔集十方諸佛,共說息災延命之咒及壇法。[開元釋教錄卷九] p6301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衣服)一作衲衣。雲糞掃衣。拾取人棄不顧與糞掃均之賤物,縫納為法衣,故名糞掃衣,亦名納衣。比丘著之,十二頭陀...【俱行相】 p0926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頁云:云何俱行相?謂分別現在諸行之相。...其義有二:(一)為「取」與「結」之併稱。取、結,俱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能取生死、取執所對之境,故稱為取;煩惱又能...【歸依僧】 p1418 大毗婆沙論三十四卷九頁云:諸歸依僧者,何所歸依?答:若法、實有,現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全一卷。印度陳那撰,唐代義淨譯。又稱正理門論、理門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乃因明之根本理論書。本書與玄奘所...【四無量加行】 p0448 大毗婆沙論八十二卷一頁云:問:此四無量,加行云何?答:緣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謂分...禪林用語。擔板漢,指執著於自我主義思想者。謂一些執著於自我之人,固守自己本分而不隨順世間人情,以其不隨緣故,...(術語)三諦圓融一實之真道也。止觀一之一曰:會不二之圓道。...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書。簡稱《僧祇律》,意譯《大眾律》。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40卷,為印度佛教大眾...【極微有十五種】 p1198 瑜伽五十四卷十一頁云:略說極微有十五種,謂眼等根、有五極微,色等境界、亦五極微。地等...(一)大自在天之別名。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參閱「大自在天」783) (二)指帝釋天。帝釋天為忉利天之主,故稱天主...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見,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撥果。如是之人,其天姿實足以繼往開來,由其最初一步,未...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舍,由此發心求加持。 那麼我希望把我的善業跟我的快樂,種種的因,...
幾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參加了名為突破性領導力培訓課。培訓師把我們分成兩組,各自做一道加減題。公布答案時才知道,...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打聽到死者原來是他們的兩位朋友:一位叫友誼,一位叫快樂,他倆...問: 葉老居士現年七十八歲,每天念佛萬聲以上,已十年。因當地風俗,老人去世後一天左右即行火化,這是否會障礙往...
大家畢竟是具縛凡夫,雖發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時非昏沉即散亂,此是用功之魔敵。散亂不除,昏沉亦解不了。...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歷代散文總集。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興祚審定。觀止一詞表...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 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及種種作務,...
諸佛集會陀羅尼經
【佛光大辭典】
上篇:諸佛菩提 | 下篇:諸佛經 |
【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 p004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頁云: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
納衣
俱行相
取結
歸依僧
因明正理門論
四無量加行
一般擔板得人憎
圓道
摩訶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極微有十五種
天主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古今聰明人一大可憐可憫之事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心安才是福
友誼、快樂、死亡
提前火化會障礙往生嗎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古文觀止》中的十大人生啟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