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於廣東曲江縣南三十五公里曹溪山。今稱南華寺、南華古寺、南華禪寺。梁天監元年(502),天竺僧智藥所建。唐儀鳳年間(676~678),禪宗六祖大鑒慧能開法擴建,學徒雲集,法道大振,南獄懷讓、青原行思等皆嗣其法。神龍元年(705)改稱中興寺。景龍二年(708)重建,改名法泉寺。五代間復稱寶林寺。宋開寶年中(968~975),遭兵火燒燬靈照塔,尋即營修廟塔,改稱南華寺。明時,憨山德清應請入山,大舉興復。今存有六祖肉身像、飯缽、響鞋等遺物,及唐代之卓錫泉、宋代之靈照塔等古跡。[六祖壇經、六祖大師緣記外記、宋高僧傳卷八、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五十至卷五十五]
(二)位於韓國全羅南道長興郡。號迦智山。由僧體澄草創。憲康王九年(883)賜寺號寶林。寺中之大雄殿系朝鮮初期之建築,頗為壯觀;石燈用微妙纖細之雕法,為新羅時代之遺品,極為珍貴;靈妙塔為莊嚴之舍利塔,亦系傑作。[朝鮮佛教通史、朝鮮金石總覽上]
(三)位於湖北應山縣北十二公里。前臨大河。存有宋元時代之碑碣。相傳明太祖幼年時牧牛於此。洪武年間(1368~1398)賜名正覺寺。 p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