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是如何成就的

從凡夫修成聖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始點到達終點,這中間必須經過種種階段。這些階段的劃分,大小乘各有不同,總的來說,小乘路短時少,大乘路長時多,其中各個的階位也有不同。

聲聞乘修四聖諦法,從凡夫到阿羅漢,時間上,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位有七,證得果位有四;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觀,自凡夫至辟支佛果,時間上,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因此沒有明顯的位階可言。

具體來說,七方便即是三賢四善根。合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名為三賢;合暖、頂、忍、世第一法四者,名為四善根。

五停心觀,即是以五種觀法(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停止五種心過。

別相念,則是說在修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時,將其各別分開作觀。

總相念,則是在修四念處觀時,每作一觀,即並做其餘三觀。如觀身不淨時,並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或並觀受、心、法,亦皆不淨。觀受是苦時,並觀此受是不淨、無常、無我,或並觀身、心、法,亦皆是苦,其餘兩觀,以此類推。

修以上五停心觀,及四念處已,接著須要修四諦觀。當無漏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名為暖位。

進而智慧增長,達於頂點,名為頂位。

再進而明瞭四諦之理,其心堅住,決定不移,名為忍位。

更進而到有漏智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法。

經過七方便後,無漏智生,斷盡三界見惑,名預流果。

從此進斷欲界前六品的思惑,名一來果。

更斷欲界後三品的思惑,不再生於欲界者,名不還果。

全斷三界思惑,超出三界,離分段生死者,名阿羅漢果,以上是為聲聞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