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經以單法為名,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以圓照覺相為宗,以離妄證真為用,以一乘圓頓為教相。

以單法為名者,論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圓覺二字,直指一心以為法體。此有多稱,亦名大圓滿覺,亦名妙覺明心,亦名一真法界,亦云如來藏清淨真心。楞伽雲寂滅一心,即起信所言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稱雖多,總是圓覺妙心。唯此一心,乃十法界凡聖迷悟依正因果之本。為諸佛之本源,號為法身;為眾生之心地故名佛性。一切諸法,皆依此心建立,故單以法為名。其大方廣乃此心法所具體相用三大之義。然大即體大,謂此一心包法界而有餘,擴大虛而無外。橫該豎遍大而無外故名大也。方即相大,又方訓法也,謂此一心為眾生之佛性,以有此性軌別,一聞佛性便能生解。長劫輪迴持而不失。故曰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以無相真心而為有相之法則,故方為相大也。廣即用大,以稱此心體週遍無遺,無剎不現,無物不周,故為用大也。以此法義圓備一心,以此經中直指此心,為生佛迷悟修證之本。故云單法為名也。

修多羅是梵語,此雲契經。以凡是佛所說之經,通名契經,謂是契理契機之教。但應機有大小,為小乘人說者名不了義經,為大乘人說者,名了義經。謂顯了究竟之極談。以題中通指此經。乃經藏中了義之經,非不了義經也。上十字乃一經所詮之法義,下一經字乃別指當經能詮之文字也。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者,經云入於神通大光明藏。即如來藏清淨心體平等不二。故曰一真,又云如來法界性,究竟圓滿,是則名為因地法行。首稱大陀羅尼門,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為諸佛之因地,菩薩之行本,故以此為一經之體也。以圓照覺相為宗者,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故以為一經之宗也。離妄證真為用者,經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又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故以此為用也。一乘圓頓為教相者,以此經純談覺性,圓修三觀,頓證一心,雖列二十五輪,但是一心轉換,並無階級次第。故以圓頓為教相也。然此五重乃天台釋經之軌則,攝盡全經之旨趣。故學者開卷了此,則思之過半矣。

如是我聞。一時,

此下至平等法會總名,證信序以諸經之首,皆有此序名為通序。以阿難請問佛遺命立言證法有所授也。如是我聞者謂阿難結集法藏時,口宣佛言,謂如是之法,我阿難從佛所聞,非臆說也。一時之言本無定指,但是佛與弟子機感會集之時,故凡經皆曰一時。

婆伽婆,

亦云薄伽梵。乃梵音楚夏耳,是佛之果號,此號從來不翻,以有多義故不翻。謂此一語具有六義:一、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皆稱佛德。若翻一名則攝義不盡,故存梵語耳。此五不翻之一例也。此為說法主。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此說經處也。佛有三身謂法報化。所依土亦有三,謂寂光實報莊嚴及方便有餘。法身佛依寂光土,報身佛依實報土,即廬舍那佛住華藏土,與地上菩薩說華嚴化身。乃釋迦佛依人間靈山舍衛精舍等處為人天等說三乘法今說經處。言大神通光明藏者,乃常寂光土,是法身所依,言三昧此雲正定。正受者乃正定中受用意。顯此經乃法報同體之佛所說,正定正受乃自受法樂之處也。一切如來光嚴住持者,言法性土乃諸佛所證。常寂光土,以光為嚴,非餘寶物莊嚴也。以此寂光乃法身之安宅,故云住持。即此說處依真便非他佛餘處可比,顯法最殊勝也。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此言寂光乃生佛平等之實際。謂諸佛之安宅。即是眾生本有不迷之覺地。此顯真妄不二之真境也。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

此言寂光真境。乃諸佛眾生若身若心皆同寂滅平等之實際,此體深也。圓滿十方謂用廣,言其用圓滿含裹十方廣大無外也。不二隨順,文倒應雲隨順不二,謂一切聖凡皆歸此中平等一際,故云隨順不二。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上不二境乃諸佛自受法樂之地也,以無身心之相,何有主伴之分。若無主伴,無說無示,則無說法之事矣。今言從不二境現諸淨土者,正顯從自受用現他受用土,乃為地上菩薩說自性法之報土。此中乃有說聽,然此土中雖有說聽,而如來尚在三昧未曾出定,何以有說。意顯此經乃法身如來所說之法,顯示離心意意識境界相,此正如來最勝清淨禪,殊非他經可比也,楞伽經中法身說法乃以法證佛,此經以處證佛。二經合觀良有深旨。此從來所未達者請深觀之。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此標伴眾列上首之名也,十二大士舊解皆以三觀釋其名,然各具其德,似不必拘。言皆入三昧者,以佛乃即法身之報相,土即寂光之報土,況佛自入三昧說自性法,豈有聽眾散心而可入耳,故必入三昧然後可同住此平等法會也。問曰主伴皆在三昧,則無聽矣,將何以顯法耶,答曰此不思議之妙法也。昔空生岩中宴坐,天帝散花讚為善說般若。空生曰我實無說。天帝曰尊者以不說說,我以絕聽聽。如此說聽是真般若。了此可信三昧中善說善聽也。舊說菩薩既有啟請威儀,必有出入之文,或譯人略之。此說太拘,豈不聞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豈獨佛常在定而菩薩便不定耶。八地菩薩現三昧,樂意生身而度生,豈出定耶。若執必出定而有聽受啟請,則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豈非菩薩之事,那因便及此,學者識之。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經家敘置問法之威儀也。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諸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此正陳請辭也。問有二意,一問如來因地發心,依何等法,修何等行,而得成佛。二問菩薩於大乘中已發清淨願成佛度生之心,但不知如何用心修行,得正知見,不墮偏邪之病。若蒙開示,則使未來末世眾生有發大乘心者,即依今日所說而修,則不墮邪見矣。此雖為現在而問,其實多為未來之機,此悲願之心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敘置求法之懇誠也。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位汝說。」

此讚善問誡聽許說也。下同。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欣承法音冥心佇聽也。下同此,以敘十二大士請法之儀。一一皆同其文。最整故不重釋。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此直示本起因地也。如來因地獨標圓覺一法,而為行本。然稱此圓覺為陀羅尼門者,梵語陀羅尼,此雲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以此圓覺為十法界大總相門,體一切聖凡依正迷悟因果,皆依此圓覺一心而為建立。以無一法而不具,故曰總;因果纖毫不失不壞,故曰持。一切聖凡無不由之,故稱為門。流出者即由此建立之義。然此覺體為諸佛之法身,為眾生本覺之心地,雖染而不染,故曰清淨。從來不妄不變,故稱真如。但以無明障蔽而不現諸佛如來於因地,依此本覺真心,發始覺之智,斷盡無明,始本合一,名究竟覺,為得菩提之果,還歸寂滅一心,名為圓寂,是稱涅槃。是知諸佛果德,皆依此圓覺一心建立,故云流出。然不獨佛果即菩薩因地,諸波羅密亦從此出,故云及也。以諸佛之因地,為菩薩之行本,故云教授,是故一切如來成佛本起之因地,更無別法,皆依此圓覺自性之光明,還照寂滅清淨之覺體相,即性體也。以此圓滿照徹無遺,則無明永斷,圓證法身,唯此一法而已,故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也。然圓朝即一心三觀之智,清淨覺相即一心三諦之體。全經但發明此一句而已。問曰:此雲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云云等,與首楞嚴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等,語勢似同,義有何別。答曰:語雖似同,義有少別。以此經直指覺體,為因地心。彼經以首楞嚴大定為成佛初心之方便。此體彼用,為不同耳。然所同者,彼經先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依之建立首楞嚴大定。然不生滅心即此覺體,彼首楞嚴定即此圓照清淨覺相。以此圓照,即彼大定。此中覺相,即彼不生滅心,攝用歸體,究竟無二,故皆為成佛之本。問曰:佛言圓覺陀羅尼門為如來本起之因地,又曰,清淨真如則為眾生不迷之佛性,又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則本無無明可斷也,忽曰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則義不相蒙,敢問其旨。答曰:此義幽深,非粗心可擬。請試言之。然圓覺妙心,乃諸佛眾生平等無二之法身也。以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然清淨真如,乃諸佛之法身,眾生之佛性。良由最初一念無明,不覺迷此法身,而成五蘊幻妄之身心,則本有圓覺而為不迷之佛性,以煩惱不能染,故曰清淨;本來不妄不變,故曰真如。故清淨真如一語,直指眾生迷中之佛性也。以諸佛因地,同是眾生,但能依本覺之佛性,發起始覺之智,斷盡無明,始本合一,名得菩提,還證寂滅一心,故曰涅槃。是則諸佛菩提涅槃之果德,皆從迷返悟,修而後得,故曰永斷無明,方成佛道。然修斷之方,皆依圓覺自性之智光,還照寂滅清淨之心體,故曰圓照清淨覺相。以自性光明一照,則無明頓破,故曰永斷,此實成佛之秘訣,頓悟頓證之妙門。為如來因地之法行。此經直指一心圓頓之旨,故首揭於此,為一經之宗趣,語義幽深,非淺識可了,故特發之。

云何無明?

此征釋無明之體。將顯圓照之功也,此征下釋。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此釋無明之元也。謂眾生本有法身,元無生死,今因最初一念不覺之無明,迷本來之佛性,起貪瞋癡,造種種業,妄取六趣之生死,故云種種顛倒。雖在往來生死之中,而法身湛然不動,故如人迷方,而方實不轉也。所以迷者,以背法身,但認四大假合之幻身為己身。妄認攀緣六塵影子,妄想緣慮之心為真心。譬如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病目喻無明,空華喻妄身,二月喻妄心,認妄失真,故云顛倒。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此喻示無明之體也。謂法身本無身心之相。如空本無華。今妄認四大為身,如執空華為實有,由妄執故,不唯迷本法身,故云惑此虛空自性,亦復不知妄身從無明有,故云迷彼實華生處。由此顛倒故,有輪轉生死,此乃無明之體也。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此釋無明體空,以明生死本來不有也。以生死乃迷中之顛倒,如夢中事,覺後即空。以生本無生,故滅亦無滅,故如空華無定滅處。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此的示頓悟妙門,以顯圓照之功,唯一知字也。謂諸佛因地修行,唯以圓覺自性光明,圓照自心寂滅之體,一念了知身心世界,如空中華,本來不有。則生死當下頓斷,以身心本空,故無可受生死者。此非造作而後無,特以本來自性元無故也。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此遣能所對待之跡,以顯圓照平等,寂滅究竟,一心淨覺之智也。雲彼知覺者,乃指上知是空華之知,即所謂圓照乃自性本有之智光,為能照之智。者字指所照之境,即清淨之覺相。如虛空乃喻所照之覺體。所謂清淨法身,猶若虛空謂此覺體,雖是本有,向被無明障蔽,從來不覺,今仗智光一照,則無明頓破,本體當下現前,則歷劫生死,一時頓斷,是所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此特顯智照有功也。知虛空者,此者字乃指上能照之智,意謂初以智照惑,惑滅則智亦不存。然所照既寂,若存能照之知,猶是無明,故須遣之,故云知虛空者,即空華相,此則能所雙忘,寂照不二,到此唯有如智照體獨立,故云亦不可說無知覺性,直至心境兩忘,能所俱泯,故云有無俱遣。如此乃合寂滅一心,故云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此文倒,應雲隨順淨覺,即前雲隨順不二。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此征釋所照寂滅心體,重顯絕待真心,以示清淨覺相也。何故要重重遣拂能所耶,以寂滅心體,本來如虛空性,常住不動,此顯空也。謂今雖有身心生死,本來如空中花,以如來藏中無起滅故,不容有知見故。此顯假也。如者稱也,謂稱法界性,究竟圓滿週遍十方故。此顯中也,此實妙覺明心之實際,如來因地唯此而已。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菩薩發心,當因此而發,則為真因。眾生依此而修,則為正行,故不墮邪見。此結答問意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威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wéi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此普賢大士聞前開示,躡跡起疑故。特啟請修行方便也。由前佛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乃一念頓悟。當下頓了生死,則不假修行,更無方便,此則大有逕庭,非上上根人,不能領悟,奈何末世眾生,上上根者少,若不假修行,必難悟入;若不假方便,不能造修,故此首問修行,以求方便漸次之法也。若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然空華即幻妄也,若縱有眾生,能知身心如幻者,若所知是幻,則此能知之身心,亦是幻矣。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耶,此一疑也。若所知之幻既滅,則能知之幻亦滅矣。如此能所皆滅,則無有心矣,又誰為修行之人耶。云何復說修行如幻,此二疑也。若諸眾生本不假修行,如此則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是則令妄想心云何解脫耶,此三疑也。因此請問如來,願說修行之方便,當令眾生永離諸幻也。故向下世尊答以眾生幻心,還依幻滅,不妨以幻修幻為一答。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不入斷滅為二答。知幻即離,亦無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為三答。然通釋成前章頓悟頓修之意。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此敘求法之懇誠也。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此讚善問,誡聽許說也。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欣承法音,冥心佇聽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此答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幻滅名為不動」。

此答以幻修幻,以釋成不入斷滅之意也。謂以覺覺幻,覺亦是幻,故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幻滅而覺存者,此亦是幻,故云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若更起一見,說幻滅而覺亦無者,亦復是幻。何也,以未達究竟實際故也。直須有無俱遣,照體獨立。故云幻滅名為不動,以種種幻化,皆生圓覺妙心。故諸幻滅盡,覺心不動也。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此示離幻方便,以答永離諸幻之情,以遣離幻之心也。謂知是幻,方起能離之心。諸幻既滅,若堅執有能離之心,此心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

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謂初以知離幻,幻滅則遣能知之心。若能知已泯,則此離亦如幻,故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此遣第三重離上之離也。所謂遣遣也。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此言遣之又遣,以致無遣。故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也。鑽火喻諸幻智,灰飛煙滅以喻遣遣。唯有地存故。喻不入斷滅。此總結答問意也。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此結示頓悟頓證。以顯究竟一心之旨也。問曰:上答以幻修幻。遣之又遣,皆是方便漸次之意。今結示雲,不作方便,亦無漸次,豈佛自語相違耶。答曰:此義幽玄,誠難體會,上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雖云重重遣拂者,所遣拂者,總是一幻,謂此妙覺心中,凡有起心動念絲毫,見處未忘,通皆是幻。若知到底是幻,則一切諸幻自離,但知而已。又何別作方便。若但存執著之心,即是知見未忘。便名微細法執。了達一切皆幻,則當下消亡,全體自現。故云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正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所謂不作方便。亦無漸次也。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此結酬問意也。謂必要如是重重遣拂,乃能永離諸幻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覆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長行但云種種幻化,生於覺心,不知何者是幻化。故頌中補無明二字,謂種種幻化皆無明也。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請法威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此普眼請問漸次之行,以釋圓照清淨覺相之義也。由前文殊章,直雲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普賢章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此乃頓悟一心,當下頓證,不涉途程,不假修行。但一知字而已。此是上上根人,方能了悟。奈末世眾生,上上根少,中下者多。若不修行,則長住生死;若修行無正方便,則無門可入;若無漸次,亦難頓悟。故問:思惟乃初心止觀下手功夫,住持乃安心之法則。總是開悟之方便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此重請必要方便思惟者。以初心必假正方便入門,然後乃可得正思惟,且以方便為急,故結請方便也。假說者,於無方便中說方便,故為假說耳。按後答文,初依奢摩他持戒安坐。乃正方便。恆作是念,止觀雙運,乃正思惟,非幻不滅乃安住。垢相永滅,十方清淨,乃開悟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三展虔誠。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讚許誡聽。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機默佇。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此總答問意也。普眼雖問修行漸次思惟住持等,然主意單問離幻初心方便。故佛答以修行捷要,只是以正念為最初下手工夫。故云應當正念。然正念者無念也。故凡起心動念,在圓覺體中皆為幻化。意在一念不生,則諸妄自滅,故云遠離諸幻。以前雲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故須離念,乃得相應。論雲,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此以為最初方便也。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此示離念之方便也。梵語奢摩他,此雲止也。然修行必以止為首者,以眾生向認妄想攀緣之心。念念生滅,無暫停時。今欲一旦離念,豈可得耶。故先修止行,以為最初工夫,為入禪之方便也。所言止者,按天台止有三止。謂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以此三止為前導。然後可入空假中之三觀。今經之止,但是體真止也。若修此止,先得將身心內外一齊放下,放下又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則諸想歇滅,內外一空,即此空處,便能體合真心。妄想不生,則念自離也。故以止為正念。若正念現前,則諸妄頓滅,故云遠離諸幻,以此為入禪之切要。學者應知堅持禁戒者,此正楞嚴三漸次。先持四重,皎如冰霜,故曰堅持。宴坐靜室者,以行人向在動亂境中,非宴坐不能攝心,以此證之,既不動作,則單修體真止耳。然必安處徒眾者,非要多人,但取同見同行,為依止抉擇,使行易成耳。

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此示入觀之方,以答漸次思惟之問,先示假觀也。今普眼漸次方思惟之問,蓋因文殊章雲,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且雲知是空華,即為輪轉,又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是乃頓悟頓證,第恐中下根人,不能頓入,故有此請。世尊先示修止,為前方便,今示入觀,正答思惟之問。先示假觀之方,初教觀身,次第分析,然後觀心。此示漸次之方也。然觀亦有三,謂空假中。今依楞嚴如幻三摩提,乃示先從假入空,次從空假入中。正顯修心之漸次。此先觀身如幻,故為假觀。三觀圓具一心,總釋前知幻即離一知字。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