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方誌卷下
終南太一山釋氏
遺跡篇之餘
游履篇
通局篇
時住篇
教相篇
釋迦方誌遺跡篇第四之餘
◎摩揭陀國(中印度也古者訛耳)週五千餘裡。城少人居邑落極多。寺五十餘。僧徒出萬多大乘學。天祠數十異道甚多。故城在王舍城山北。倚東二百四十里北臨殑伽河。周七十餘里人壽多歲。時號拘蘇摩補羅城。言香茅華宮也。
人壽數千歲時。更因波吒釐樹名波吒釐子城。古名巴連弗者訛也。故宮北石柱高數丈。無憂王作地獄處。佛涅槃後第一百年。有阿輸迦王(言無憂也)即頻毘娑羅王之曾孫。自王舍城遷都此城。重築外郭。出異種稻。粒大而美光色奇異。名供大人米也。宮北臨殑伽河小城千餘家見存其獄石柱。南大塔寶飾覆缽石作欄檻。即八萬四千之一也。安佛舍利一升。時有光瑞即無憂遇近護羅漢。役使鬼神所營。其側精舍中有大石。是佛欲涅槃。北趣拘尸南顧摩揭。故蹈石上之雙跡也。長尺八廣六寸。輪相華文十指各異。近為羯羅拏蘇伐刺那言金耳國。設償迦王言月也。毀壞佛跡鑿已還平文采如故。乃捐殑河中尋複本處。次側有四佛行坐塔。
故宮北大石室。即育王為弟所造。次有大水槽育王飯僧者。宮西南小石山。周岩澗谷數十石室。育王為近護羅漢役鬼所為。傍有石池俗名聖水。飲者病癒。山西南五塔面各數百步。育王建八萬四千塔已。尚餘五升舍利更造此塔。靈異間起。有王將此作難陀王五藏興軍掘之。地震山傾塔中大呼。士卒僵仆。故城東南屈屈吒阿濫摩寺(言雞園也)昔有論議屈於外道。十二年來不擊犍搥。有南印度那伽閼刺樹那菩薩(此言龍勐或云龍樹)來至伏諸外道始擊犍搥。故塔名擊犍搥也。
次北有鬼辯塔馬鳴事。
城西南隅二百餘裡。古寺塔中四佛行坐跡。又寺西南百餘裡。大寺僧徒千數並學大乘。合有四院。觀閣三層崇基重戶。中間三精舍金銅隱起。中有立像高三丈。左多羅菩薩右觀自在。並鍮石鑄成。三所各有舍利一升光相時起。寺西南百里。大山上石塔高一丈餘。佛於大盤石上入定。經宿諸天雨光以感慕。故起寶塔高一丈許。今變為石。惟遙望見煙霞。止居靈聖龍蛇窟穴鷙鳥勐獸。古今無人達者。山東崗塔佛於此立觀摩揭國處。山西北三十餘裡。山寺負嶺疎崖置閣。大乘學瞿摩末底菩薩。唐言德慧。伏外道處。今有僧五十餘人。
又西南二十餘裡孤山寺。有論師尸羅跋陀羅。唐言戒賢。今見在初伏外道得邑捨而造之。其處竦一危峯。如浮圖形置佛舍利。
又西南五十許裡。度尼連禪河有伽耶城。少人物婆羅門千餘家住。仙人之胤也。王所不臣眾咸加敬。城北三十餘裡清泉。俗傳聖水。飲濯之者罪消也。
城西南六里許。伽耶山也。谿谷杳冥世謂靈岳。自古君王登封告成也。頂有石塔高百餘尺。時放奇光。佛於此說寶雲等經。
山東南尼連河減二里許。至缽羅笈菩提山。言前正覺也。佛將證先登因名也。
佛自東北崗上頂。欲入金剛定振地投山神懼告。佛又至西南半崖中面澗坐石。地山又震。淨居天告曰。此西南十五里近苦行處。畢缽羅樹下金剛座處。是菩提座三世諸佛咸此成覺。佛方就之。仍為石室龍留影也。今或有見者。及無憂興世。於諸靈跡皆表浮圖。雨諸天華。每竟安居。法俗同往登山供菩提樹。其菩提樹周垣甎疊以崇固之。東西闊周可五百四十步。奇樹名華連陰列植。正門東開對尼連禪那河。南門接大華池西阨險固。北門通大寺。其壖院內聖跡諸塔精舍星張相布。樹垣正中金剛座者。賢劫初成與大地俱。大千界中。下極金輪上至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千佛同坐入金剛定。故因號焉。即證道之所也。又曰。道場大地震時獨無搖也。佛證覺後自入末法。沙土彌覆不見本質。傳佛說耳。遂以兩軀觀自在菩薩。南北標界面南而坐。記雲。此像身沒佛法當滅。南隅象者今沒胸臆。
佛在世時。菩提樹高數百尺。枝黃葉青冬夏不改。佛涅槃至葉凋尋復。後為無憂王伐截。於西數十步聚而燒之。用以祠天。煙焰未止忽生兩樹。勐火之中茂葉同榮。因謂灰菩提樹。王覩信生以香乳灌餘根者。至旦樹生如本。王妃忿之又夜重伐。王重所請以乳灌之不日還生。壘石周垣其高丈餘。近為金耳國月王又伐此樹。掘至泉水不盡根抵。乃縱火焚之。又以甘蔗澆之。令焦爛絕其本也。數月之後為補刺拏伐摩王。此言滿胄。即無憂王之玄孫也。聞樹被誅舉身投地。請僧七日經行繞樹。大坑以數千牛乳灌之。經六日夜樹生丈餘。恐後剪伐。周峙石垣高二丈四尺。樹今出於石壁上二丈餘。圍可三尺。
樹東青甎精舍高百六十餘尺。基廣二十餘步。上有石鈎欄繞之高一丈。層龕皆有金像四壁。四壁鏤諸天仙。上頂金銅阿摩勒迦果。即此所謂寶瓶及寶台也。
東南接為重閣三層簷宇特異並金銀飾鏤。三重門外龕中。左觀自在右慈氏像。並鑄銀成高一丈許。無憂王造也。精舍初小後因廣之。內置成道像。有婆羅門應募造之。惟須香泥及一燈內精舍中。六月閉戶作之乃成。尚餘四日僧咸怪之。因開觀覓見像儼然。東面加坐右足加上。左手歛右手垂。不見作者。坐高四尺二寸。廣一丈二尺五寸。像高一丈一尺五寸。兩膝相去八尺八寸。兩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惟右乳上圖飾未周。更填眾寶遙看其相。終似不滿。有僧夢匠者雲。我是慈氏。恐工拙思故自寫之。言垂手者。像佛語魔指地為證。近被月王伐樹。令臣毀像王自東返。臣本信心乃於像前橫施甎障。心愧闇故置燈於內。外畫自在天像。功成報命。月王聞懼舉身生疱。肌膚皆裂。尋即喪沒。大臣馳返即除壁障。往還多日燈猶不滅。今在深室晨持鏡照乃覩其相。見者悲戀敬仰忘返。佛以唐國三月八日成道。上座部雲。當此三月十五日成道。時年三十者。或云。三十五者。斯之差互彼自不同。由用曆前後故有此異。猶神州曆元各各不同。三代定正延縮不等。何足怪也。且據一相取悟便止。
佛成覺已七日寂定。至於樹北七日經行。南北往來十餘步許。異華隨跡有十八文。後人甎壘為基高三尺餘。俗雲。聖跡基也。表人命之脩短者。先發誠願以繩度之。隨壽短長增減有驗。此北道左磐石上大精舍。作佛上望仰觀樹相。為報恩像。當時七日目不暫捨。樹西大精舍鍮石像。東面立飾奇珍。前有青石奇文異彩。初成道日梵王起七寶堂。帝釋起七寶座。佛據上七日思惟放光照樹。今寶為石。樹南浮圖高百餘尺初佛於河沐已將坐念草。帝釋化人以姑尸草(言吉祥也)以奉佛處。育王造塔表之 次東北塔。是證果時。青雀來繞群鹿呈祥處。
樹東大路左右各一塔。是魔王嬈佛衰退處 樹西北精舍中。迦葉波佛時放光明。俗雲。至誠七繞生得宿命智。又垣西北塔。欝金香泥高四丈餘。樹垣東南隅。尼拘盧樹側有塔。精舍中有座。佛初證果時。大梵王請轉法輪處 垣內四隅皆有塔。初佛受草趣樹。先至西南地動。又向西北又東北。又東南並地為震。即西北至樹下。東面坐金剛座上。地方安靜故立塔記。垣外西南二牧牛女宅處其側煮糜處。又側佛受糜處。皆立表塔。樹南門外大池。周七百餘步清澄魚龍所宅。次南池者帝釋所造。為佛濯衣。
池西大石。天帝雪山將來。為佛曬衣。側塔是佛納故衣處。
次南林中塔。佛受貧母施故衣處。化池東林龍池清黑味甘。岸西小精舍中像。佛初成道此坐七日入定。龍王繞佛七匝。化多頭蓋佛處。龍池東林精舍作佛羸瘦像。側有經行跡七十餘步。南北各有卑缽羅樹。往來攀而後起。即苦行六年日食一麻麥處。今有疾者香油塗象多愈 又有五人住處塔 又東南塔。佛入尼連河浴處。次近河佛食乳糜處。於道樹下受解脫也。其側二塔。長者獻蜜麨處。樹東南塔。是四天王四方來。各持金缽及諸寶缽。佛皆不受。乃各持石缽。紺青映徹方總受之。按為一缽外現四際 其側有塔。成道後為母說法處。現神變處 度優婁迦葉千人處。又西北伏火龍處 五百獨覺入滅處。目真龍池南。迦葉謂佛溺水處。魔怖佛處。皆立表塔記之。樹垣北門外。即摩訶菩提寺。庭宇六院觀閣三重。周垣高五丈許。佛像鑄金銀。莊嚴工巧極世華美。塔又高廣有佛舍利。大如指節。光澤鮮白通徹內外。內舍利者。大如青珠。形帶紅色。每年至佛大神變月。出以示人(即印度十二月三十日。於唐正月十五日也)於此時也放光雨華。大起深信。其寺常僧減一千人。習大乘上座部。法儀清肅。是南海僧伽羅國王。請中印度大吉祥王立之。經今四百年矣故寺多師子國人。又菩提樹面十餘裡。聖跡相隣差難備舉。每年比丘解安居訖。四方諸俗百千萬眾。七日七夜香華伎樂。遍林供養禮拜奉慶。印度諸僧。以唐五月十六日入雨安居。以唐八月十五日解夏。斯亦隨終一變不可約之。如雪山北有國。坐春坐秋者。意以一年之內多濕熱處。制三月住。就中前後一月延促不定。若據修道何時不安。故三時遊行通制有罪。必有緣務亦開兼濟。不執也。菩提樹院東渡尼連河。大林中塔北池者。佛昔為香象子。侍盲象母處。前建石柱。昔迦葉波佛於此宴坐。側有四佛行坐跡。林中小石柱。是欝頭藍發惡願處。又東度莫訶東大林野行百餘裡。至屈屈吒播陀山(言雞足也)亦謂窶盧播陀山(言尊足也)直上三峯狀如雞足。陗絕孤起逈然空表。半下茂林半上蔓草。尊者大迦葉波。於中寂定故因名焉。初佛以姨母織成金縷袈裟。傳付慈氏佛。令度遺法四部弟子。迦葉承旨佛涅槃後第二十年。捧衣入山以待慈氏。上有一塔。靜夜望之明炬自照。雞足山東北百餘裡。至佛陀伐那山。北崖大石室。佛止數年旁有磐石。帝釋摩檀塗佛今猶芬烈。從空谷東出三十餘裡。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滿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恆出杖表。因投杖而去。遂生根而被山焉。中有一塔。佛曾七日說法處。林中有勝軍居士。以香末為泥作五六寸塔。上書經文名法舍利也。三十年間晝夜無怠。凡作七億每一億小塔。作一大塔盛之。請僧法會稱慶其事皆放光明。杖林西南十餘裡。大山陽二溫泉甚熱。佛化浴焉。遠近沐者沉痾皆愈。側有佛經行像塔。林東南七里許。大山嶺上石塔。佛於此兩三月為天人說法。頻毘娑羅王疊石為道。廣二十餘步長四里許。大山東北四里許。至孤山仙人室也。又東北五里小孤山壁石室可坐千人。佛於此三月說法。室上磐石梵釋於此摩檀塗佛。今猶郁烈。
室西南隅岩岫。即阿素落宮。石室側頻毘王往佛所棧道。斷石通路長五里許作階也。又東行六十餘裡。至矩奢揭羅補羅城(此雲茅城)上茅宮城即摩竭陀之正中也。多出香茅國中最勝。古來諸王都其山。城門闕在焉。因香為名。崇山四週以為外郭。西通狹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周迴一百五十里。樹華含茂皆作金色。內城週三十餘裡。城內荒涼都絕人物 北門外塔。佛舒手現五師子。伏提婆醉象處。又東北塔。是舍利子聞馬勝比丘說法證道處。
塔北大深坑旁塔。是室利毱多(言勝蜜也)設火坑以害佛處。坑東北山城之曲有塔。是縛迦醫王宅。為佛建說法堂。周垣華果蘖株尚在。佛多止中。宮城東北十五里許。至姞栗陀羅炬吒山(言鷲峯亦鷲台。古耆闍崛也)接北山陽。孤起頂上東西長臨崖。西陲甎室廣高奇製。其戶東開。佛住世五十年。多居斯室說法。今作等佛身像。昔影堅王為聽法故。自山至峯跨谷陵岩。編石為道階。凡六里廣十餘步。從杖林石室至此。三階即猶存焉。階側二小塔。一令王下。一簡凡人 其上精舍東長石。佛曾經行履之 旁有大石高丈四五。廣三十餘步。是提婆所擲佛者 其南崖下塔。佛此說法華經處。
精舍南山崖大石室。佛於此入定。阿難別室魔怖之。佛以手通石摩頂。見有通穴。精舍東北大石澗大磐石。佛曬衣處。文今明徹。旁有佛跡輪文入石。北山頂塔。佛望摩揭城。七日說法處。山城北門西有毘布羅山。西南崖陰昔有五百溫泉。今猶數十尚兼冷暖。源發雪山無熱惱池潛流出此。猶清且美味同本池。並彫石為師子之首。石以周流下乃編石為池。浴者病差。諸有僧寺多取飲之。以水沐發終身常淨。使人王玄策曾以沐首。經今五載發常潤淨不可思議 泉左右塔及精舍故基羅列。並四佛行坐跡。此中山林相兼隱者見處。泉西卑缽羅石室佛昔恆居。後壁洞穴是阿素洛宮。此毘布羅山上塔。是佛說法處。今露形外道居之 山城北門左南崖陰。東行三里許大石室。調達入定處 室東有班血磐石。上古有比丘修定不證。自刺頸便證羅漢。升空化火自焚處 崖上石塔。習定者投崖證果處。北門外一里餘。至迦蘭竹園精舍。石基甎室東開。佛多止中。室尚存矣。今有等佛身像 竹園東大塔。是阿闍多設咄路(雲未生怨)即闍王也。得舍利分所建。後無憂王開之別建諸塔。餘在者時放光焉。側有佛經行處。東有阿難半身塔。竹園西南六里許。南山陰大竹林中大石室。是大迦葉波與千羅漢。於此集三藏處。僧中上座即號上座部焉。室西北塔是阿難受責證果處。名證果塔也。
西行二十餘裡塔者。是諸學無學大眾法集五藏處。因謂大眾部焉 竹園北二百餘步迦蘭池。佛多說法今枯涸也 池西北三里許塔。育王立高六十尺。石柱五十餘尺。上刻立塔事。柱東北不遠至曷羅闍姞利呬城(即新王舍城。本寒林地。闍王移都所築。當茅城東北四里)外郭已壞。內城週二十餘裡。面有一門。無憂王更都香華城。將此施婆羅門。今住者減千家 宮城西南二小寺。佛昔說法處。諸國客僧多來投止 次西北塔。殊底迦長者故里(即樹提伽也此言星曆)王城南門外道左塔者。佛說法度羅怙羅處。
又北三十餘裡至。
那爛陀寺(言施無厭)本南菴沒羅園也。昔有五百商人買以施佛。於中三月說法。前後五王之所合造。一鑠迦羅阿迭多王。此言帝日。創造此寺。二佛陀毱多王。此雲覺護。次南造寺。三咀陀揭多王。此言如來。次東造寺。四婆羅阿迭多王。此言幻日。次東造寺。五伐闍羅王。此言金剛。次北造寺。周垣峻峙高五丈許。總有七院。院別三層同為一門。歷代興建窮壯極麗。寺立嚴制。立寺已來女人不至。知事十人每夕巡檢。未具受者齒敘為次。僧徒數千。遊學名僧通數將萬。多是俊才通學。聲馳異域者。其人數百。故印度諸僧皆仰則焉。其有不談藏旨者。形骸自愧。故殊方來議守門者詰問多屈而返。或客遊後進詳論藝能。其退飛者固十有七八矣。所以高才博達強識多能。明德引人聯暉接物。至如護法護月指績芳塵。德惠德堅流譽物表。光支清論勝友高談。智月風鑒戒賢志業。皆純粹於當時。並昭彰於遂古。既學冠舊儀述作論釋。各數十部盛世流佈。故寺聖跡略而可敘。寺西精舍佛曾三月說法。次南百步小塔。遠方僧見佛處。又南有觀自在菩薩立像。或見執香爐繞精舍右旋者 次南一塔。佛曾三月住剃剪處。疾繞多愈。
西垣外池側塔。是外道執雀問佛處。東南垣內五十餘步。有奇樹高八九尺。其幹兩披。佛昔嚼棄生而如此。
次東大精舍高二十餘丈。佛曾四月說法處 次北百餘步精舍觀自在像。見感不同。或立門側或出簷前。故國法俗咸別供養。
次北大精舍高三十餘丈。戒日王造莊嚴度量。及中佛像同菩提樹下精舍也。次東北塔。佛曾七日說法處 西北即四佛坐處。
次南鍮石精舍高八十尺。戒日王造今猶未了。
又東二百餘步垣外有銅立像。高八十餘尺。六層閣盛滿曹王所造。此北三里甎精舍中多羅菩薩像量高靈異。歲之元日盛興供養。諸國王臣寶樂俱奏七日乃止。
寺垣門內大井。佛為商侶熱渴。指地曰此可得水。因以車軸築之。泉湧飲之悟聖也。
寺西南九里許。沒特伽羅故里。育王造塔記目連也 又東四里許。是頻毘王此雲影堅迎佛處 又東南二十餘裡。舍利子故里育王建塔。旁有尊者遺身塔及井在矣。
又東南五里塔。迦葉波佛時有三億大羅漢。同此入滅處 又東三十餘裡帝釋窟也。岩谷危險華林竦茂。兩峯特起西岩南面石室。佛曾止住。釋以四十二疑畫石請問。其跡向存。今像擬昔。入禮肅然。嶺上四佛行坐跡。東峯有寺。僧夜西望見石室前有燈炬然。帝釋峯寺前有雁塔其緣如經。帝山東北百六十里許。至迦布德寺(雲鴿也)僧有二百人。寺東有塔。佛為大眾一宿說法。往昔佛作鴿投火與羅者食事。東有育王塔。塔南三里孤山甚高峻。多塔廟上觀自在像軀小威大。手執蓮華頂戴佛像。斷食七日乃至一月。便見真儀從像中出。即僧伽羅王所造精舍也。又東南行四十里。寺僧五十人小乘學。大塔多靈。佛為梵王等七日說法處。側有四佛行坐跡 寺東北七十餘裡殑河南。天祠東大塔。佛曾一宿說法處 又東入山林百餘裡。大寺育王塔。佛曾三月說法處 北三里大池。週三十餘裡。四色蓮華四時間發。又東入山林二百里。至。
伊爛拏缽伐多國(中印度)週三千餘裡。都城北臨殑河週二十里。寺十所僧四千餘人。多小乘正量部。天祠二十餘異道雜住。城中二寺各減千僧。並小乘學。城北河側伊爛拏山。古來五通仙常居。今有天祠。佛於此三月說法。城南塔佛曾三月說法。傍有三佛行坐跡。國西界殑河南岸。孤山長一里餘。佛曾三月安居。降薄句羅鬼藥叉處 山東南崖下大石上。佛坐跡入石寸餘。長五尺二寸廣二尺一寸。上有塔蓋。次南石上佛捃稚迦(即澡罐也)底深寸餘八出華 又坐跡東南藥叉跡。長尺六寸廣八寸深二寸。山頂有藥叉故室。北有立佛跡長尺八闊六寸餘深半寸。上塔覆西有溫泉六七極熱。國南大林多野像極大。從此順殑河南岸。東行三百里至。
瞻波國(中印度也)週四千餘裡。都城北臨殑河。週四十餘裡。寺數十僧二百餘人小乘學也。天祠二十餘所異道雜居。城以甎壘高數丈。卻敵崇峻。劫初人物伊始野居穴處。後有天女降人中。游殑河濯流自媚。感靈有娠生四子。分贍部洲分疆建邑。此則一子之都城。即贍部之始主也。地溫熱宜象耳。城東百五十里殑河南水環孤洲。中山崖上天祠多靈。其國界野象群游。又東四百餘裡。至。
羯朱嗢祗羅國(中印度)週二千餘裡。寺七所僧三百餘人。天祠十所異學雜居。地多泉濕。城北殑河岸有大高台以甎為之。四面鏤佛天等像。南境多野象耳戒日王遊巡東天於此築行宮。又東度殑伽河六百餘裡。至。
奔那伐彈那國(中印度)週四千餘裡。都城週四十餘里人盛滿。寺二十餘僧三千餘人大小兼學。天祠百所異道雜居露形偏多。城西二十餘大寺。僧七百餘人並大乘學。東印度境名僧出此。有育王塔。佛曾三月於此說法。齋日放光。側有四佛行坐跡 次精舍中作觀自在像。神降非一。人多絕粒祈者必感。土地卑濕。出般耶婆果。既多且貴。大如鶴卵。或在樹枝及根中。如茯苓也。又東九百餘裡渡大河。至。
迦摩縷波國(東印度也)周萬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至今未有佛法。自事天神。天祠數百。異道數萬人。有摩羅王(言童子也)據之。相承千餘世矣。土泉溫郁人物昌盛。其國東境接唐西南。有諸蠻獠於彼朝貢雲。可兩月行。便入蜀之西界。其國東南又饒野象。其王聞沙門玄奘名略遠來中天。迎請東達。既見傾仰奄若舊交。生信釋門光開佛教。奘又論議伏諸外道。授以歸戒更廣揚化。是則東天佛教由奘弘之。聲唱遐塞戒日王知。又延西返重加禮敬。事在別傳。從此南行千三百里。至。
三摩呾吒國(東印度)週三千餘裡。近海卑濕。都城週二十餘裡。寺三十餘僧二千餘人。上座部也。天祠百餘異道露形甚盛。城側育王塔。佛曾七日說法處。旁有四佛行坐跡。側寺中青玉像高八尺。相具盛嚴 自此東北大海濱山谷中。有室利差呾羅國。次東南海隅有迦摩浪迦國 次東有墮羅缽底國。次東有賞那補羅國 次東有摩訶瞻波國。即林邑也 次西南有閻摩那洲國。凡此六國道阻不行。又從三摩呾吒國西行九百里。至。
耽摩栗底國(東印度)周千五百里。都城周十餘裡。濱海卑濕。寺十所僧千餘人。天祠五十異道雜居。育王立塔四佛行坐跡 又西北行七百餘裡至。
◎
◎羯羅拏蘇伐刺那國(東印度金耳國也)週四千五百里。都城週二十餘裡。人物殷盛邪正兼半。寺十餘僧二千餘人。小乘正量部。天祠五十餘異道甚多。別有三寺不食乳酪調達部也。
城外寺塔育王所造。佛嘗七日於此說法。側有精舍四佛行坐跡。又西南七百餘裡。至。
烏荼國(東印度也)周七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信佛法寺百餘僧萬餘人並大乘學。天祠五十異道雜居。塔有十餘並佛曾說法處。西南境大山中。大寺石塔多瑞齋日放光。承露盤下覆缽勢上。以華蓋笴置之便住。如磁石吸針也。自此西北山寺。塔異寺同前。二塔神鬼所造 東境臨大海。折利呾囉城(言發行者)週二十餘裡。入海商人止路次。城外五寺台閣崇高尊儀巧異。南去海中僧伽羅國二萬餘裡。靜夜望彼佛牙精舍。數百尺表上缽曇摩羅伽寶(寶大如升即琥珀也)珠光挺照懸燭此城。又西南大林千二百餘裡。至。
恭御陀國(東印度)周千餘裡。城都週二十餘裡濱海。土熱濕。多有奇寶螺貝真珠大青象等。其俗信外道。天祠百所。異道萬餘人。境內小城數十據山海住。又西南大荒林。行千五百里許。至。
羯[饑-幾+夌]伽國(南印度)週五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少信佛法。寺十餘僧徒五百餘人。大乘上座部。天祠百餘異道甚多。城南育王塔高百餘尺。四佛坐處。境北乘大山嶺上塔高百餘尺。劫初人壽無量時。獨覺入滅處。國中深林數百里出香象。隣國所重。昔五通仙岩棲人觸通退。便以惡咒殺此國人。今猶少也。又此西北山林中。行一千八百餘裡。至。
憍薩羅國(中印度)週六千餘裡。山嶺周境林藪連接。城週四十餘裡邑里相望。大信佛法。寺百餘僧減萬數並學大乘。天祠七十異道雜居。城南故寺塔。佛曾現通伏外道處。後龍勐菩薩止此寺中 又西南三百餘裡。有跋邏末羅耆釐山(雲黑蜂也)岌然特上峯陗斗絕。既無崖谷宛如全石。其國昔有引正王。為菩薩鑿山造寺。去山數十里鑿開孔道。當山下仰穿疎石。長廊步簷崇台重閣。閣有五層層有四院。並有精舍妙窮工巧。從山頂上飛泉流注重疊交通。疎竅引明其內通朗。人力既竭府藏又盡。其功未半王甚憂之。龍勐密以神藥。滴諸大石並變為金。王見喜勇遂營得就於五層中各鑄四大金像量等佛身。餘尚積庫。因僧有諍工人用費並散傾久。今惟淨人守護其數極多。彌密其穴不可輒見。又結法藏後。一切諸經並此山中不許持出。近有引醫方者。入中療病後蒙面而出。故罕有達者。從南林行九百餘裡。至。
桉達羅國(南印度)週三千餘裡。都城二十餘裡寺二十僧三千餘人。天祠三千餘外道極多。城側大寺重閣奇巧。佛像亦異前。有石塔高數百尺。並阿折羅(言所行也)阿羅漢所造。近寺西南二十餘裡。孤山嶺上石塔。即陳那菩薩造因明論處 又西南一塔。佛曾於此說法。從此林野南行千餘裡。至。
馱那羯磔迦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週四十餘裡。寺多毀壞存者二十餘。僧千餘人。大眾部也。天祠百餘異道甚多。城東西據山間。各有大寺。昔王為佛造奠山疏石。製極華博賢聖游息。佛滅未久有千凡僧。安居罷日皆證無學。凌虛飛去今寂無人。有婆毘吠伽論師(此雲明辯)即波若燈論主也。於觀自在前。絕粒而飲水三年。待見慈氏。觀自在乃為現色身。令在此城南大山岩執金剛神所誦金剛咒。三年神授方雲。此岩石內有阿素洛宮。如法行請。石壁當開可即入中。待慈氏出我當相報。又經三年然咒芥子。擊於石壁豁即洞開。時百千眾觀覩驚嘆。論師跨門再三顧命。惟有六人從入。餘者謂毒蛇窟也。當即石門還合如壁。自此西南千餘裡。至。
珠利耶國(南印度)週二千五百里。都城周十餘裡。人物少僧寺粗有。天祠數十多露形外道。城東育王塔。佛於此度人伏外道處 城西故寺提婆菩薩詰問溫呾羅羅漢(此雲上也)七轉已羅漢杜口不答。私運通力往慈氏所。告曰提婆者賢劫之佛非爾能酬。如彈指頃還復談對。菩薩知之謂曰。此慈氏大聖之所釋也。南林野行千六百里。至。
達羅毘荼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寺百餘僧萬餘人。皆上座部。天祠八十餘。多露形外道。
有育王塔。佛數游此說法度人。城南大寺塔高百餘尺。佛曾說法伏外道處。又有四佛行坐跡。自此南行三千餘裡。至。
秣羅矩吒國(南印度)週五千餘裡。都城週四十里許。僧少。天祠數百外道甚多露形者。其土舃鹵不滋茂也。
城東有育王弟寺。又育王立塔。佛曾說法祈願皆遂。國南近海有襪刺耶山。有白檀香樹。又羯布羅香樹松身異葉。香如氷雪。即龍腦香也。
山東有布咀落迦山。頂有池流下出大河。繞山三十匝而入南海。側池天宮即觀自在游捨處也。祈者見為自在天像。山東北海畔城古僧伽羅國今入海三千餘裡。至。
僧伽羅國(非印度攝即執師子也)周七千餘裡。都城週四十餘里人戶大盛。寺有數百僧二萬餘人。上座部也 宮側有佛牙精舍。高廣如前。宮中日建萬八千僧食。十數年來國亂方廢。佛牙側小精舍中。金銅坐像肉髻上安奇寶。昔人因禮見寶起貪。夜盜不及像首。乃曰。佛昔輕命為生今何悋寶乃爾。像乃俯首與之。後王知而不罪。王贖其寶還安像頂。至今低首。
國東南隅數千里那羅稽羅洲。人長三尺鳥喙惟食椰子 國洲東南隅有[馬*夌]迦山鬼神所游。佛於此說經。洲西浮海數千里。孤島東崖石佛高百餘尺。東面坐以月愛珠為肉髻。月將迴照。水即懸注人食之矣。洲西浮海又數千里有大寶洲。無人居止往無達者。又於達羅毘國北林行二千餘裡。至。
恭達那補羅國(南印度)週五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寺百餘僧萬餘人。兼學大小。天祠數百異道雜居。宮城側大寺精舍高十餘丈。僧三百餘人。中有一切義成太子寶冠。減二尺許。齋日放光。即菩薩時也 大城側大寺中精舍高五丈餘。二百億羅漢(是一人名)造檀慈氏像。高一丈餘齋日放光。城北近多羅林週三十餘裡。葉廣長色光潤。諸國同採以供書也。林中塔四佛行坐跡。二百億舍利塔。亦此林中城東。塔高三丈有舍利齋日放光。佛曾游此說法。又西北林中勐獸所居。二千五百里許。至摩訶刺侘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臨大河週三十餘裡。其俗有恩必報有怨必復。強梁跋扈不賓戒日王也。寺有百餘僧徒五千餘人大小兼學。天祠百數異道眾矣。大城內外五塔四佛行坐跡。育王表之。城南故寺有觀自在石像。願求多果。東境大山寺羅漢造也。大精舍高百餘尺。石像高七十餘尺。上有石蓋七重。虛懸空中相去各三尺。傳雲羅漢願力所持。或威神力或藥術力。諸說不一。精舍四面。彫作佛因地及證果入寂相具矣。寺門外南北。各一石像。傳雲象吼地則震矣 自此西行千餘裡度耐末陀河。至跋祿羯呫婆國(南印度)週二千五百里。都城週二十餘裡。邪正兼信。寺十餘僧三百餘人。習大乘上座部。天祠十所異道雜居。土地鹵惡草木希薄。從此西北二千餘裡。至。
摩臘婆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據莫訶河。東南即五印度之重學土也。人性善順諸國所無。同摩揭陀南洲。敬教二國而已。邪正兩信。寺數百僧二萬餘。小乘正量部。天祠數百。異道塗灰其侶眾矣。城西北二十里。有大婆羅門邑。側大陷坑水流無滿。昔大慢婆羅門。謗大乘生陷入地獄處。自此西南入海道矣。又西北行二千五百餘裡。至。
阿吒釐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人盛滿家事天神。祠十餘所異道雜居。土地沙鹵。出胡椒樹如蜀椒樹。又出熏陸香。樹葉如棠也。又從摩臘國西北三日行(彼百里為一日行)。
至契吒國(南印度)週三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里人滿住。寺十餘僧千餘人。大小通學。天祠數十外道特多。又北千餘裡。至。
伐臘毘國(南印度即北羅羅之別也)週六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人住盛多。財百億者有數百家。寺百餘僧六千餘人。多小乘正量部天祠數百外道亦多。佛數游此國。育王多樹塔。有三佛行坐跡 又於西北行七百餘裡。至。
阿難陀補羅國(西印度)週二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人戶滿。寺十餘僧減千。小乘正量部。天祠數十外道雜居。從伐臘西五百餘裡。至。
蘇剌吒國(西印度)週四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西據莫醯河。人住滿屬伐臘。兼信邪正。寺五十餘僧三千餘人。上座部也。天祠百餘外道雜住。地鹵斥華果少。國當西海路口不遠。城西山頂有寺。大宏敞華美仙賢游止。又伐臘北千八百餘裡。至。
瞿折羅國(西印度)週五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人咸少信。佛寺一所僧百人。小乘學。天祠數十異道多矣。又東南二千八百餘裡。至。
鄔闍衍那國(南印度)週六千餘裡。都城週三十餘裡。人盛滿。寺在者五所。僧三百人。大小兼學。天祠數十異道雜居。地咸果少。城側塔者。無憂造生地獄處。又東千餘裡。至。
擲枳陀國(南印度)週四千餘裡。都城十五里許。寺數十僧少耳。天祠十所外道千餘人。又北九百餘裡。至。
摩醯濕伐羅補羅國(中印度)週三千里。都城週二十餘裡。不信佛法。天祠數十。塗灰外道也。從瞿折羅北野。磧行二千里許。渡信度河至。
信度國(西印度)周七千餘裡。都城三十餘裡。土出金銀鍮石。一峯馲駝極卑小。出赤白黑鹽。信佛法寺數百僧萬餘人。並小乘正量部。而多怠行。天祠三十異道雜居。佛屢游此育王建塔數十焉 有烏河側千餘裡陂澤間數百千戶。牧牛為業惟殺是務。無貴賤男女道俗之別。而剃頭髮服袈裟。形同比丘樂行鄙俗。又懷小見排斥大乘。昔有羅漢乘空往化。授三歸已剃染行法。後還服本風俗故爾。自東九百餘裡。越信度東岸。至。
茂羅三部盧國(西印度)週四千里。都城週三十餘裡。人咸屬磔迦國。寺十餘僧極少。特信天神其祠八所。外道甚多。城側有日天祠。莊嚴甚麗鑄金為天形。飾以奇珍女樂迭奏。四週華池林木茂美。五竺諸王於此立福舍。捨物給貧病者。又東北七百餘裡。至。
缽伐多國(北印度)屬磔迦也。週五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人咸雜信。寺十餘僧千餘人。小大兼學。有育王塔。天祠二十。城側大寺僧百餘人。並大乘學。近天火燒之。土多旱稻。從信度西南千六百里。至。
阿點婆翅羅國(西印度)週五千里。都城週三十餘裡。僻在西境地卑下。臨信度河濱大海。重佛法寺八十餘僧五千餘人。多小乘正量部。天祠十所塗灰外道也。佛曾游此育王立六塔。又城西減二千里。至。
狼揭羅國(西印度)廣從各數千里。都城週三十餘里人盛滿。近西海入西女國。路口屬波斯。寺有百餘僧六千餘人大小兼學。天祠數百塗灰道盛。土潤洽滋茂百卉。自此西北即至。
波刺斯國(非印度攝)周數萬里。都城週四十餘里人物甚盛。寺有三所僧數百人。天祠甚多。土出金銀鍮石頗胝水精。死多棄尸。佛缽在王宮中。東境有鶴秣城郭。週六十餘裡。人眾盛。西北接拂懍國(非印度)出伯狗子。本赤頭鴨生於穴中。桉梁貢職圖雲。去波斯北一萬里。西南海島有西女國(非印度)拂懍年別送男夫配焉。彼圖又云。波羅斯西一萬里極。婆羅門國南一萬里。又是婆羅門以今往度疑太遼遠。從阿點北七百餘裡至臂多勢羅國(西印度)週三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人盛。屬信度國。寺五十餘僧三千餘人。小乘正量部。天祠二十餘。塗灰道也。
城北十六里大林。四佛行坐處。育王建塔高數百尺。中有舍利放光。佛曾作忍仙。被此王害處。東有故寺。又東北三百餘裡至軬茶(西印度)國週二千五百里。都城週二十餘裡。國無君長屬信度。寺二十所僧二千餘人。小乘正量部。天祠五所塗灰道也。地多華果。城東大竹林古寺。是佛開諸比丘。著互縛屣(此言靴也)處也。旁塔高百餘尺。側有精舍青石立佛。齋日放光 此南八百步。林中浮圖育王所立。佛止於此以寒故三衣重覆。又開複納衣。林中有佛經行處。又四佛坐處。別塔表之。又發爪塔齋日放光。又東北九百餘裡。至。
伐刺孥國(西印度)週四千餘裡。都城週二十餘裡。人住滿。屬迦畢試。寺數十僧三百人。大小兼學。天祠五所塗灰道也。地多山林。城南故寺佛曾游此。側塔是四佛行坐跡。俗雲此國西接量那國居大山中。復此西北又踰大山二千餘裡。出西印度境。入胡俗境漕矩吒國。又東北千六百里入迦畢試界。方合北道及中道也。略舉突厥已南三海所內。合一百五十國。非印度所攝者七十一國(突厥以北至於北海。而游履無聞。故無可紀也)。
釋迦方誌游履篇第五
自文字之興庖犧為始。暨至唐運曆代可紀而聞矣。秦周已前。人尚純素情不逮遠。故使通聘止約神州。漢魏以後文字廣行。能事欝興博見彌遠。故象胥載庇[葶-丁+呆]街斯立。踰空桑而歷昆丘。度雞田而跨鳥穴。龍文污血之驥。雖絕域而可追。明珠翠羽之珍。乃天涯而必舉。窮兵黷武。誠大宛之勞師。擁節泥海。信王命之遐弊。及顯宗之感瑞也創開仁化之源。奉信懷道自斯漸盛。或慨生邊壤投命西天。或通法揚化振策東宇。或躬開教跡不遠尋經。或靈相舊規親往詳閱。斯之多舉並歸釋宗。故總別之用開神略始於前漢。至我大唐。前後通數使之往返將二十許。且張騫尋河本惟凡俗。然創開佛名則釋化之漸也。故亦通敘求法之例。今搜括傳記條序使途。列其前後顯然有據。
一謂。前漢武帝。遣博望侯張騫。尋黃河之源。從北道入大宛至大夏。見筇竹杖蜀布。國人云之身毒。身毒即天竺之訛語也。後漢書雲。其國殷平和氣。靈智所降賢懿挺生。神跡詭怪理絕人區。感驗明顯事出天外。而騫起無聞者。豈其道閉往運數開叔葉乎。
二謂。後漢顯宗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夜夢金人。身長丈餘項佩日月光。飛行殿前。帝問群臣。通人傅毅曰。臣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
陛下所夢將必是乎。帝乃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從雪山南頭懸度道。入到天竺。圖其形像尋訪佛法。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等還。尋舊路而屆雒陽。
三謂。後漢獻帝建元十年。秦州刺史遣成光子。從鳥鼠山度鐵橋而入。窮於達嚫旋歸之日。還踐前途。自出別傳。
四謂。晉武世。燉煌沙門竺法護。西遊三十六國。大齎胡經沿路譯出。至長安青門外立寺。結眾千餘。教相廣流東夏者。法護深有殊功。故釋道安雲。若親得此公。筆自綱領。必正斯至言也。
五謂。東晉隆安初。涼州沙門釋寶雲。與釋法顯釋智嚴等。前後相從俱入天竺。而雲通歷大夏諸國。解諸音義。後還長安及以江表。詳譯諸經。即當今盛行莫非雲出。而樂棲幽靜終於六合山。游西有傳。
六謂。東晉後秦姚興弘始年。京兆沙門釋智勐。與同志十五人。西自涼州鄯鄯諸國至罽賓。見五百羅漢問顯方俗。經二十年至甲子歲。與伴一人還東。達涼入蜀。宋元嘉末卒成都。游西有傳。大有明據。題雲沙門智勐遊行外國傳。曾於蜀部見之。
七謂。後燕建興末。沙門曇勐者。從大秦路入達王舍城。及返之日。從陀歷道而還東夏。
八謂。後秦弘始二年。沙門法顯。與同學慧景等。發自常安。歷於填道。凡經三十餘國。獨身達南海師子國。乃汎海將經。像還。至青州牢山。登晉地。往楊荊等州出經。所行出傳。
九謂。朱初涼州沙門智嚴游西域。至罽賓受禪法還長安南至楊州宋都。廣譯諸經。然以受戒有疑。重往天竺。羅漢不決。為上天諮彌勒。告之得戒。於是返至罽賓而卒。遣弟子智羽等報徵西返。
十謂。宋永初六年。黃龍沙彌釋法勇操志雄遠。思慕聖跡招集同志。沙門僧勐曇朗等二十五人。發跡雍部西入雪山。乘索橋並傳弋度石壁。及至平地已喪十二人。餘伴相攜進達罽賓南歷天竺。後汎海東還廣州。所行有傳。
十一謂。宋元嘉中。涼州沙門道泰西遊諸國。獲大毘婆沙還。於涼都沮渠氏集眾譯出。
十二謂。宋元嘉中冀州沙門慧睿。游蜀之西界至南天竺。曉方俗音義為還廬山。又入關又返江南。
十三謂。後魏太武末年。沙門道藥從疎勒道入經懸度到僧伽施國。及返還尋故道。著傳一卷。
十四謂。宋世高昌沙門道普經游大夏。四塔道樹靈跡通謁。別有大傳。又高昌法盛者。亦經往佛國。著傳四卷。
十五謂。後魏神龜元年。燉煌人宋雲及沙門道生等。從赤嶺山傍鐵橋。至乾陀衛國雀離浮圖所。及返尋於本路。
十六謂。大唐京師大莊嚴寺沙門玄奘。以貞觀三年自弔形影西尋教跡。從初京邑西達沙州。獨陟險塞伊吾高昌。備經危險。時高昌王麴氏。為給貨賂傳送突厥葉護牙所。又被將送雪山以北諸蕃胡國。具觀佛化。又東南出大雪山。達諸印度經由十年。後返從蔥嶺南雪山北。歷諸山國東歸。經于闐婁蘭等。凡一百五十國。貞觀十九年安達京師。奉詔譯經。乃著西域傳一十二卷。餘歷尋僧傳並博聽聞。所游佛國備之前矣。然記傳所見時互出沒。取其光顯者方為敘之。至如法維法表之徒。標名無記者。其計難緝。又隋代往還唐運來往。咸纘履歷具程油素。諸如此例何可具焉。
釋迦方誌通局篇第六
法王利見未隔中邊。適化無方豈專形教。致使聞同解異說一悟殊。登位地而上征。結封迷而下降。全身碎身之相。聚塔散塔之義。神光燭而邪計摧。靈跡鋌而深信結。斯徒眾矣。具列前篇。自法水東流道光西照。聲榮之盛騰實東川。育王表塔創啟隆周。釋父影形欝興炎漢。自斯歷代世積彌繁。景匪西天獨揚神化。故經云。正法後被先於北方。次及東南至中方滅。此之震旦南望華胥。滅度之儀迴身北首。即其事矣。所以依錄編次。以為通局篇雲。
桉周書異記。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漲。井水溢出山川震動。有五色光入貫太微。遍於西方盡作青虹色。太史蘇由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一千年外聲教及此。昭王即勅鐫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前。此即佛生之時也。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數見西方光氣。蘇由先說聖人處世。即與相國呂侯。乘驊騮八駿西行。求佛因以攘之。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損捨折木地動天陰。西方白虹十二道。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此即涅槃之相也。有說雲。佛生周莊魯莊之世者。今取多文為錄。
史錄曰。商太宰嚭問孔子曰。孰為聖人。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老子西昇經云。吾師化游天竺。善入泥洹。
前漢孝武帝元狩中。霍去病討凶奴。至皐蘭過居延山獲昆耶休屠王等。又獲金人率長丈餘。列之於甘泉宮。帝以為大神燒香禮拜。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雲。有身毒國。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浮圖之教。此即佛之形教相顯之漸也。
哀帝元壽年。使景憲往大月氏國。因誦浮圖經還漢。當時稍行浮圖齋戒。成帝時都水使者光祿大夫劉向傳雲。向博觀史籍。往往見有佛經。及著列仙傳雲。吾搜檢藏書。太史創撰列仙圖。黃帝以下迄至於今。定檢實錄一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見佛經矣。據此而明。秦周已前早有佛法流行震旦。何以取知今桉所列。
故佛傳雲。佛滅度後一百一十六年。東天竺國有鐵輪王統閻浮提。收佛靈骨役使鬼神。一億人家為起一塔。四海之內合起八萬四千。故此九州之地並有遺塔雲。是育王所造當此周厲王之時。故塔興周世經二十餘王。至秦始皇三十四年焚燒典籍。育王諸塔由此淪亡。佛經流世莫知所在。又釋道安朱士行等經錄。自云始皇之時有外國沙門釋利防等。一十八賢者。齎持佛經來化始皇。始皇弗從遂囚禁之。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准此而言。則知秦漢以前已有佛法。尋道安所載十二賢者。亦在七十之數。今列仙傳見有七十二人。桉文殊泥洹經。佛滅度後四百五十年。文殊至雪山中。為五百仙人說法。又桉地理誌西域傳雲。雪山者即蔥嶺也。其下三十六國先來奉漢。其蔥嶺連亙東至終南。文殊來化仙人即斯地也。詳而驗之劉向所論可為證矣。後漢郊祀志曰。佛者漢言覺也。將以覺悟群生也。統其教以修善慈心為主。不殺生類專務清淨。其精者為沙門。漢言息心。剃髮毀容去家出俗。絕情洗欲而歸於無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所行善惡後生皆有報應。所貴行善修道以練其精神。練而不已以至無生。而得為佛也。身長丈六尺黃金色。項中佩日月光。變化無常無所不入。故能化通萬物而大濟群生也。有經書數千卷。以虛無為宗。包羅精麁無所不統。善為宏闊勝大之言。所求在於一體之內。所明在於視聽之表。歸於玄微深遠難得而側。故王公大人觀生死報應之際。莫不懅然自失也(餘如漢法本內傳)魏書雲蔡愔得佛經四十二章。及釋迦立像。明帝令畫工圖寫。置於清涼台。及顯節陵上經文。緘於蘭台石室。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陽雍門西。其經旨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三世也。其修道階次心行等級非一。皆緣淺以至深。藉微以為著。率在於積仁順蠲嗜欲。習虛靜而成通照也。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受三歸也。三歸如君子之三畏。又有五戒。斷殺盜淫妄語飲酒。大意與仁義禮信智同。雲奉持之則生人天勝處。離鬼畜諸苦。言善惡之處凡有六道。在於防心正身口。總謂十善也。能具此者。近獲天報遠得菩提。佛以四月八日夜。從母右脇而生。超相異者。三十有二。既去世後弟子等。以香木焚身靈骨分碎。大小如粒其色紅白。擊之不壞焚之不燋。每有光明神驗。及後阿育王者。以神力分佛舍利。使諸鬼神造八萬四千寶塔。今洛陽彭城扶風蜀郡姑臧臨淄等。皆有塔焉。並神異矣 吳書曰。赤烏四年。有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者。行化道也。初達吳地。營立茅茨設像行道。吳人初見謂為妖異。有司奏聞。
吳主孫權問曰。佛有何靈驗耶。會曰。佛晦靈跡出餘千載。遺骨舍利應見無方。權曰。若得舍利當為起塔。經三七日遂獲舍利。五色曜天剖之逾堅。燒之不然。光明出火。作大蓮華照曜宮殿。吳主嘆異信心乃發。為造建初寺度人出家。權問尚書令都鄉侯闞澤曰。漢明已來凡有幾年。佛教入漢既久。何緣始至江東。澤曰。從永平十年。至今赤烏四年合一百七十年。然以永平十四年五嶽道士與摩膝捔力之時。道士不如。南嶽褚善信費叔才等。在會自感而死。門徒子弟歸葬南嶽。不預出家無人流佈。後遭漢政陵遲兵戈不息。經今多載始得興行。吳主曰。孔丘老子得與佛比對不。澤曰。臣尋魯孔丘者。英才誕秀聖德不群。世號素王。製作經典。訓獎周道教化來葉。師儒之風澤潤今古。亦有逸民。如許成子原陽子莊子老子等。百家子書。皆修身自翫。放暢山谷縱大其心。學歸澹泊。事乖人倫長幼之節。亦非安世化民之風。至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勅令朝野悉諷誦焉。若將孔老二家。遠方佛法遠則遠矣。所以然者。孔老設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諸佛設教。天法奉行不敢違佛。以此言之。實非比對明矣。吳主大悅。以澤為太子太傅。魏書。明帝曾欲壞宮西浮圖。外國沙門乃金盤盛水置於殿前。以舍利投水。仍有五色光起。帝加嘆異。乃於道東作周閭百間以為精舍。吳後主孫皓虐政廢棄淫祀。佛寺相從亦同廢。限諸臣僉曰。康會感瑞太皇創寺。若遂除毀恐貽後悔。後宮內掘地得金像。皓乃穢之陰處尤痛。聲叫難忍。太卜曰。犯大神所為。於是廣祈名山大川罔不畢至而痛苦彌甚。有請祈佛者。皓曰。佛為大神耶。試可求之。一請便愈。乃以馬車迎會。為陳報應。皓見本業百二十願。皆為眾生深加敬重。仍於會所從受五戒。准此掘地獲像。明知秦周有佛教驗矣。西晉愍帝建興元年。有二石像浮於吳松江。漁者疑為海神。延巫祝以迎之風濤更盛。奉黃老者謂是天師。復往迎接風浪如初。奉佛居士朱膺者吳縣人素有誠信。共東靈寺帛尼並信者數人。至滬瀆口延之風潮忽靜。遙見二人至乃石像立。高七尺波中捧。上置通玄寺。銘其背一名惟衛。二名迦葉。莫測帝代而字跡分明。
東晉孝武寧康三年二月八日。沙門釋道安盛德昭彰擅名宇內。於襄陽郭西。鑄丈六無量壽像。明年季冬嚴飾成就。像乃西行上於萬山。於時鄉邑驚嗟迎歸本寺。仍以其夕出住寺門。刺史郗恢乃改名金像寺。梁武普通三年。帝於建興苑鑄大金銅華趺高六尺廣一丈許。勅劉孝儀為文立碑讚德。及周武之滅法也。建德三年。有太原公王康為荊州刺史。副將長孫哲不信佛法。先欲壞之遣百餘人。以繩系項挽全不動。哲謂不用力。杖之令牽如故不動。又加三百乃至五百。牽之乃倒聲振地動。即令毀之揚聲自快。乃馳馬欲報刺史。裁可百步堛然落地失音直視。尋爾而卒。道俗唱快。當毀像時於腋下倒垂衣內著。銘雲。晉太元十九年歲次甲午。比丘道安於襄陽西郭。造丈八金像一驅。此像更三週甲午百八十年當滅。計勘年月悉符同焉。信知印手聖人誠不虛矣。然以事推。安以太元三年戊寅之歲。則符堅建元十五年也。與朱序習郁被俘秦土。太元十年在關便化。化後十年歲方甲午。一往橫望年紀參差。預覩未然三經甲午。取其大運之極數。又顯印手之通聖雲。
晉太元中沙門曇翼者。於荊州造長沙寺。寺成而未有佛像。翼曰。大聖遺跡遍閻浮提。豈我無感而不降耶。乃潔齋祈仰。以二月八日夜現於城北。形儀嚴肅高於七尺光相沖天。諸處迎接初不能起。翼曰。將非通感所致降我長沙乎。乃與二人捧之。颯然輕舉迎入寺中。昔經夜行人。謂怪異以刀擊之。鎗然作聲視乃金像。刀所擊胸文見於外。後罽賓僧雲。是育王像也。光上有字時大重之。梁武聞之屢迎。東下雖加事力終無以致。後竭丹欵鄭重慇勤方乃下。船去都十八里帝自出迎。尋路放光相續不絕。道俗稱慶。後在太極殿重興供養。晚出大通門。入同泰寺又加供養。及寺火燒堂剎並盡。唯像居殿巋然獨存。晚還荊州本寺。夜出遶塔降靈非一。及元帝崩諸有凶事。輒流汗在地。近大宗晏駕。亦如前流汗。其瑞極多。晉咸和中。丹陽尹高悝見張侯橋浦有異光。使人尋之。得一金像無有光趺。載至長幹巷口。牛住不行乃任所之。徑輒長干寺。後數年臨海漁人張係世。於海口見銅蓮華趺浮水上。乃以表之勅送。像足宛然符合。後有天竺五僧詣悝雲。昔於本國得阿育王像。至鄴遭亂藏於河岸。近感夢雲。吾已出江南為高悝所得。乃引至寺僧見流涕。像為放光照於內外。僧曰。此像乃育王第四女所造。文在華趺上因檢同焉。又云。本有圓光計應尋至。後晉咸安元年交州合浦採珠人。董宗之見海底光浮出水上。尋得佛光以事奏聞。簡文勅施像背孔穴懸。同光色無改。四十餘年江海隔絕。一朝方具人百懷嗟。自晉及陳。五代君王莫不親敬。每有亢旱請像乘輦。入宮祈懇無不畢雨。陳氏禎明中。其像自然轉身面西。雖正還爾。具以奏聞。帝延處太極設齋行道。像乃脫七寶冠掛手。帝燒香誓曰。若國不祥願重現相。仍以冠首至明還脫。君臣失色。及隋滅陳朝佐露首面縛入京。文帝知之。延至宮內常侍供養。後下勅曰。朕老不能久立可作座。育王進內其本像於興善。供養寺見形小置於北面。及明乃見在南。相從內愧。今見在殿圖寫殷矣(及仁壽立塔一百餘州皆有光瑞如感應傳)。
元魏太武大延元年。有沙門劉薩何者。家於離石南高平原。今慈州也。昔行至涼州西番禾郡。東北望御谷而遙禮曰。此山當有像現靈。相備者世樂時平。如其有闕世亂民苦。後經八十七歲。至魏正光元年。因大風雨雷震山岩挺出。像身一丈八尺。形好端嚴惟無其首。登即選石命工。安訖還落。魏道陵遲其言驗矣。至周元年始治涼州。城東七里澗。忽見佛首石彩光明。乃往安之恰然符合。神儀彫缺。四十餘年身首異處。二百餘裡一朝圓具。眾咸嗟嘆。時有燈光流照鐘聲飛響。莫知來處。建德初年像首頻落。大冡宰及齊王躬往看之。乃令安處夜落如故。經於數十更換餘頭。終墜如故。後滅佛法僅得四年。四喪滅嗣斯言又驗。故模寫其狀畢量有差。今為感通寺焉。何遂死於酒泉城西七里澗中。骨如葵子人拾穿之。如彼寺碑。餘以貞觀初年曆游關表。故謁何之本廟。在慈州寺中。形影端峙日有隆敬。自石隰慈嵐延丹綏銀等州。併圖形崇養。號為劉師佛焉。元魏天平年中。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自加禮敬。後為劫賊所引不勝拷楚。妄承其死將加斬決。夢一沙門。令誦救生觀世音經千遍得脫。有司執縛向市。且行且誦臨刑滿千。刀斫自折以為三段。皮肉不傷三換其刀。終折如故。視像項上。有刀三跡。以狀奏聞。承相高歡表請免死。勅寫其經廣佈於世。今謂高王觀世音焉。自晉宋梁陳魏燕秦趙。國分十六時經四百。觀音地藏彌勒彌陀稱名念誦。獲其將救者不可勝紀。具諸傳錄故不備載。
梁高天鑒年於本第造光宅寺。鑄金銅丈八像。將就。冶鑄疑銅不足。始欲上請便有傳詔。領銅十五車至雲。奉勅送寺即就融寫。一鑄便成惟覺高大。試量乃二丈二尺。以狀奏聞。勅雲。初不送銅斯為通感。遂鐫於華趺以為靈志。於今存焉。
陳武帝崩。兄子蒨嗣業。造轀輬車。乃取梁武重雲殿中珠珩以飾。送終人力既豐四面齊至。但見雲氣擁結流繞佛殿。自餘方左開朗日耀。須臾大雨洪注。雷電震吼。煙張殿表火烈雲中。流光布焰高下相屬。並見重雲殿影。金銀二像八部神王。並及帳座一時騰舉。煙火挾之歘然遠滅。觀者傾國及晴之後。覆看故所惟礎存焉。至月餘日。有從東州來者雲。於是日見殿影像乘空飛於海上。有望海者有時見之。
魏氏洛京明帝胡後。造永寧浮圖。去地千尺。閻浮一洲無勝斯塔。後為天震緣略同前。有人東海亦見其相。又魏氏北台恆安石窟。三十里內連次而列。高二十餘丈內受千人終劫不朽。震旦海曲神州諸山。往往聖寺感見非一。且述三兩用為實錄。昔晉太元初。有燉煌沙門竺曇猷。乞食坐禪強志勤業。游會稽剡縣石城山。群虎來前猷為說法。一虎獨睡。乃以如意打頭。有十圍蛇繞之。初無怖色。又山神舍宅與之。又往赤城山宴坐。此山與天台瀑布四明連屬。父老雲。天台山有聖寺。猷往尋之。石橋跨谷青滑難渡。橫石斷路無由得達。夕宿橋首聞彼行道唱薩聲。便潔齋自勵。忽見橫石洞開。猷便前度具覩精舍。神僧燒香中食畢。謂曰。卻後十年自當來此。又有齋鄴下大莊嚴寺。沙門圓通者。感一神僧夏中聽講。自恣訖辭雲。在竹林寺邀通過寺。通具問道經明年尋至。在鼓山東鄴之西北。神僧迎接具見門闕。房宇華敞林竹切天。經宿周流意言道合。便有終焉之思。神僧為諮大和上乃不許之。及還返路。三里之外返望莫覩。後之往者不知其處。近鄧州沙門道勤者。於州北倚立山。追訪仙寺如言具見。周循歷覽實為佳寺。眾具皆備但不見人。卻下重尋便失歸路。乃於道次築室擬尋。又汾州東界山抱福岩者。山居之僧。數見沙門乘空來往。
又益州東三學山。常有神燈空中照耀。齋日倍多。又涼州南洪崖窟。沮渠蒙遜所造碑。寺見存有素聖僧常自行道。人來便止人去尋行。故其傍側足跡納衲爾斯徒眾矣。不可具雲。餘聞入大乘論尊者。賓頭盧羅睺羅等。十六大阿羅漢住世通法。又有九億無學。亦此洲中未入涅槃。准此而詳。今諸山居多聞磬聲。或尋遇寺。豈非諸聖之所處乎。
今約通局諸門以分。一約往世。二約賢劫。三約釋迦一佛為候。初約往劫用辯通塞者。如上所列往劫行事。薩埵捨身流血尚在。達拏捨子杖捶遺血。布髮掩泥之所。捨身求偈之地。月光斬首尸毘飼鷹。斯等遺蹤並惟古劫。計數災蕩如何尚在。印度名僧亦決斯致理。如所問無宜獨留。而往事往生彌綸於五印者。有人云。此乃如來神力菩薩至行。雖有三災不可除滅。後成世界依而集之。有人言。三災之化無往不除。但欲使後代可師仰故。世界初成依古遺蹤。相似而現。並佛之化跡神感所為。故五不思議中一為佛力也。所以往劫生事依依列之。二約同劫以明。且如一缽千佛共同故。傳雲。釋迦受食四王奉缽。滅後流行至毘舍離。若千百年又至乾陀衛。又至月支于闐龜茲。當達振旦返師子國。還來天竺上昇兜率天。彌勒見曰。釋迦佛缽今來至此。七日供養還下龍宮。彌勒道成四王還獻。二者龍宮佛影千佛同留。三者方石說諸千佛同坐。即建陀卑缽樹下者。四者石塔感衰千佛同候。上傳之中多明四佛行坐之跡。准此未來抑亦可見。三明釋迦一代通局不等。如天道寶階滅無遺緒。吒王大塔七化已。三道樹滅而更生。佛跡毀而還現。楊枝摧而重出。舍利試而逾靈。諸如此例。故應不通後佛。至如雞足迦葉留化。慈尊山宮明辯持身待聖。沮渠滅定之侶。摩支應供之徒。事局未來神遊絕域。皆為明道開顯塵蒙。慈導有情澄神諸有故也。
釋迦方誌時住篇第七
桉索訶世界一大劫中千佛出世。尋夫劫波之號不可以時數推之。假以方石芥城准為一期之候。中含四大中劫謂成住壞空也。
如從十歲增至八萬。復從八萬至於十歲。經二十返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成劫。以年算之。則經八千萬萬億。百千八百萬八萬歲也。止為一小劫耳。今成劫已過。入住劫來經九小劫。釋迦如來住劫第四。尚餘九百九十六佛。次續興焉。
依摩耶經。如來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又依善見毘婆沙雲。如來滅後正法千年。像法亦爾。以度女人故。正法滅五百年。若諸女人能遵八敬。如法行道正法住世還得千年。又云。佛法住世一萬年。初五千年修道出家。得三達靈智。後五千年出家修道。不得三達靈智。過此已後經歸龍宮像自頹壞。諸比丘等同於俗流。惟有剃髮袈裟而已(佛法之垂振旦。三被誅焚。初赫連勃勃號為夏國。初破長安遇僧皆殺。二魏太武用崔皓言。夷滅三寶。後悔皓加五刑。三週武帝但令還俗。皆不得其死。如傳所詳也)。
釋迦方誌教相篇第八
自釋教之來振旦。開濟極焉。發悟疎通廓清塵染。其中瑞應具篇前聞。且述數條用程無惑。昔士行尋教意在大乘。將發西域乃有留難。遂將經投火。經身不灰火為之滅。東達此土即放光經是也。又曇無讖獲涅槃經。至於涼土盜者夜竊。舉而不起稽首謝焉。周武之凌法也。像毀經焚咸見藏經。相從騰上奄入空際。如斯眾矣。不可具書。然弘教在人有國為本。度人立寺圖像譯經。世約相求。故敘由來昌明佛教。而漢魏以往固無得而聞。晉宋迄今輒略銓序。
晉世祖武皇帝(大弘佛事。廣樹伽藍)。
晉惠帝(洛下造興聖寺供常百僧)。
晉敏帝(於長安造通虛白馬二寺)。
右西晉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譯經一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晉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龍宮二寺。度丹陽千僧)。
晉肅宗明帝(造明興道場二寺。集義學百僧)。
晉顯宗成帝(造中興鹿野二寺。義學千僧)。
晉太宗簡文帝(造像度僧立寺。長幹起木塔)。
晉烈宗武帝(造皇泰寺本弟。立本起寺)。
晉安帝(於育王塔立大石寺)。
右東晉一百四載。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譯經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尼二萬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誦梵本手寫戒經。造靈根法王四寺。供養千僧)。
宋太宗明帝(造丈八金像。齋感舍利。造弘普中寺。召諸名僧)。
宋太祖文帝(奉齋不殺。造禪靈寺。常供千僧)。
右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譯經二百一十部(僧尼三萬六千人)。
齊太祖高帝(手寫法華口誦般若。四月八日常傳金像。七月半白普寺送盆供僧三百。造陟屺正觀二寺)。
齊世祖武帝(造招玄游賢二寺。三百名僧三教格量。四年考定)。
齊高宗明帝(寫一切經造千金像。口誦般若常轉法華。造歸依寺。召集禪僧常持六齋)。
右齊世合寺二千一十五寺。譯經七十二部(僧尼三萬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時論轉四方等。造光宅同泰五寺。常供千僧。國內普持六齋八戒)。
梁太宗簡文帝(建資敬報恩二寺。刺血自書般若十部。太后忌日不食而齋。撰法集記二百餘卷。法寶聯壁亦二百餘卷)。
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宮二寺。供有千僧。自講法華成實論)。
右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譯經二百四十八部(僧尼八萬二千七百人)。
梁宣帝 梁明帝 等
右二主中興社稷。於荊州造天皇陟屺大明等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陳高祖武帝(楊州造東安興聖天居四寺。寫一切經一十二藏。造金銅像一百萬軀。度僧七千人。治故寺三十二所)。
陳世祖文帝(寫五十藏經。度僧尼二千人。治故寺六十所)。
陳高宗宣帝(楊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級木塔。又造崇皇寺。剎高十五丈。安佛爪造金像二萬餘軀。治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三十萬軀。寫十二藏經。度一萬僧)。
右陳世五主三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國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郭內大寺三百餘。僧尼三萬二千人。譯經十一部。與地圖雲。梁帝都下舊有七百餘寺。屬侯景作亂焚燒蕩盡。有陳既統國及下民備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羅揭輦。經像之富不可殫言。
魏(元民)太祖道武帝(於虞地造十五級塔。又云。開泰定國二寺。寫一切經。造千金像。三百名僧每月法集)。
魏高宗文成帝(重複佛教更開釋門。凡度僧尼三萬許人)。
魏顯祖獻文帝(造招隱寺。召坐禪僧)。
魏高祖孝文帝(於鄴造安養寺。召四方僧。六宮侍女皆持年三月六齋有慕道者放令出家。手不釋卷頃便為講為。先皇再治大覺大行供施。度僧尼一萬四千人)。
魏世宗宣武帝(於式乾殿。自講維摩經。造普通大定四寺常供千僧)。
魏肅宗孝明帝(於鄴下造大覺寺)。
魏敬宗孝莊帝(造五精舍一萬石像)。
西魏武帝(長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文帝(造般若寺。用給貧老。口誦法華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臨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國家大寺四十七所。北台恆安鐫石置龕。連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萬餘所。總度僧尼二百餘萬。譯經四十九部。佛教東流此焉為盛。惟太武世。信用司徒崔皓佞說。凌廢正教。潛隱七年。後知詐妄戮誅崔氏。還復佛教光闡於前。
齊高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禪於僧稠禪師受菩薩戒。斷肉禁酒放鷹除網。又斷天下屠。年三月六勸民齋戒。公私葷辛亦除滅之度人八千)。
齊肅宗孝昭帝(為先皇寫經一十二藏。合三萬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許僧)。
齊世祖武成帝(造寶塔。轉大品經)。
右高齊六君。二十八載。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譯經一十四部。度人與魏相接。
周孝明帝(為先皇造織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軀。並諸侍衛)。
周太祖文帝(於長安立追遠陟岵大乘等六寺。度一千人。又造五寺供養實禪師徒眾)。
周高祖武帝(為文皇造錦像高一丈六尺寶塔。一百二十區。又京下造寧國會昌永寧三寺。 凡度僧一千八百人。寫經一千七百部。後遇張賓所佞方為不善之首。廢僧尼三百萬人)。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龕一萬餘軀。寫般若經三千卷。六齋八戒常弘不絕)。
右周世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三十一所。譯經一十六部。
隋高祖文皇帝(開皇三年周朝廢寺咸為立之。名山之下各為立寺。一百餘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萬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寫經四十六藏一十三萬二千八十六卷。治故經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萬六千五百八十軀。自餘別造不可具記)。
隋煬帝(為文皇獻後於長安造二禪定。並二木塔。並立別寺十所。官供四事。治故經六百一十二藏。 二萬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一十萬一千軀。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度六千二百人)。
右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僧尼二十三萬六千二百。譯經八十二部。
皇唐啟運弘敞。釋門功業崇繁。未可勝紀故難敘出。
釋迦方誌卷下
大唐永徽元年歲維庚戌。終南太一山豐德寺沙門。吳興釋道宣。往參譯經旁觀別傳。文廣難尋故略舉其要。並潤其色同成其類。庶將來好事用裨精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