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印光大師校印本)...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句讀及註音僅供參考。特此說明。...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婆伽婆,住舍衛國祇陀樹林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億,學無學皆阿羅漢,有為功德無為功德,無學十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義淨譯本)...此經題稱般若者何?乃梵語也,此雲智慧。稱波羅蜜多者何?亦梵語也,此雲到彼岸。謂生死苦趣,猶如大海,而眾生情想...佛說八佛名號經...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佛說木槵經...緣起經...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阿那邠邸有七子,無篤信...大莊嚴法門經卷上(亦名文殊師利神通力經,亦名勝金色光明德女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卷上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八千,...道地經一卷 天竺須賴拏國三藏僧伽羅剎漢言眾護造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散種章第一 從明勝日出,像亦顏色行,德多中...佛說法滅盡經...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摩揭陀國閑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剛堅固無量妙寶共所莊嚴...徹悟禪師語錄卷上 嗣法門人 了亮等 集 示眾 普說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菩薩戒本經箋要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 曇無讖第二譯 北天目蕅益沙門 智旭 箋 ○大文為三。初歸敬述意。二正列...三論玄義 慧日道場沙門吉藏奉命撰 總序宗要。開為二門。一通序大歸。二別釋眾品。初門有二。一破邪。二顯正。 夫適化...(術語)梵語Nirvāna,巴Nibbāna之譯,有有餘無餘之二,故皆指命終證果。無量壽經上曰: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謂密教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安置之三十七尊。又稱塔中三十七尊。包括:(一)五佛,即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無...人類不論富貴貧賤,上至一國的領袖,富有四海。下至販夫走卒,貧無立碓之地,都有缺少些什麼,都不能事事稱心如意。...
當佛在世的時代,印度有一位慳吝的越難長者,他家裡非常有錢,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敵國、富甲天下的形容最為恰當...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譯,也譯為歸依,是說佛法廣大無邊,可以依托。歸為歸投,依為依伏,故稱歸依。 皈依是由非佛...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些是非麻煩,在處理這些事情時,我們往往採用火上澆油的方式,結果事與願違,徒生煩惱。 寺院中常說...
【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淨戒】 我們在這個世間雖然六根...
我們修行也很痛苦,要減少休閑的時間來聽課,減少休閑的時間來拜佛,參加佛七、佛一,但是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可...
通智法師,法名尋源,號憶蓮沙門,俗姓阮,揚州儀徵人,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生,長大後,相貌端莊,不求功名,...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十地品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大乘教義告訴你,說人我空、法我...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慾念也...
4月4日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人們思源追遠、緬懷感念的祭禮,既...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鸞法師,肉...
內容簡介 《保富法》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他從自家的經歷和在上海所見所聞...
【註音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
唐三藏法師玄奘
上篇:【註音版】佛說八師經 | 下篇:【註音版】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
【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佛說十善業道經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註音版】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註音版】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義淨譯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
【註音版】佛說八佛名號經
【註音版】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註音版】佛說木槵經
【註音版】緣起經
阿那邠邸化七子經
大莊嚴法門經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道地經
【註音版】佛說法滅盡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徹悟禪師語錄
【註音版】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菩薩戒本經箋要
三論玄義
【佛教詞典】滅度
【佛教詞典】金剛界三十七尊
貪小失大

慳貪吝嗇轉世為盲兒
佛教的皈依儀軌

為何要在是非煩惱面前去爭辯

出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通智法師往生記
夢參老和尚: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印光大師:安胎保胎的禁忌

孝親追思的清明應該這麼過

梁武帝所禮敬的肉身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