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無量方所妙飾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裳服,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摩訶般若鈔經 摩訶般若鈔經卷第一(亦名長安品) 秦天竺沙門曇摩蜱共竺佛念譯 道行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大方廣普賢所說經...千轉大明陀羅尼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諸三昧寶。如轉輪王。普統一切諸三昧王。蓋是至...佛說心明經一卷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王舍城靈鷲山,與五百比丘四部眾俱。佛以晨旦著衣持缽,...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爾時,有菩薩摩訶薩,其名大意...佛說十吉祥經...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宋黃龍國沙門曇無竭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奈仙人鹿苑中,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菩薩萬二千,...佛說如來智印經一卷 僧祐雲闕譯人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佛一百八名讚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為說法。時舍利弗、大目乾連,前詣佛所,五體投地,禮佛足已,...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無所說,光...【菩薩不能入滅盡定】 p1133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三卷九頁云:問:菩薩為入滅盡定不?答:尊者世友、說不能入。契經說...梵語 anāgāmin。音譯作阿那含。指聲聞第三果之聖者。彼等已斷滅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還至欲界受生,故稱不還。又...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淨化身心,轉染成淨,轉迷為悟。染的是外境(事物),迷的也是外境(六塵),心隨境則生喜怒哀...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調和,生命才會踏實。物質能讓我們走上舒適的生活,但也有可能...有時候出去旅行,一兩個月的時間沒有看電視、沒有聽廣播,也沒有讀報紙,幾乎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只是心境純明地過...
諸位,大家吉祥。我們都聽過佛門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說的是在隋唐時期,長安城裡面有一位高僧,他提...有人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同樣,一個人的缺點和優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只...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職業,維持家庭生活。回家還有很多家務,大部...
問: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有味,入喜悅念佛? 大安法師答: 要把這個佛號念出味道,這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由於我們業...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不能浪費,浪費糧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損福報的。即便你是億萬富翁,也沒有資格去浪費糧食...
佛教說這個慾望,比如具體談到五欲財、色、名、食、睡,它是我們輪迴的根源。對凡夫來說,我們想做到完全放下慾望也...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沒有生滅變化,那是恆常存在,沒有消失跟斷滅的情況,叫做常住。【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
【註音版】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
0:00 / 0:00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上篇:【註音版】虛空藏菩薩經 | 下篇:【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淨土十疑論
解深密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註音版】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鈔經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
【註音版】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註音版】千轉大明陀羅尼經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佛說心明經
【註音版】佛說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註音版】佛說十吉祥經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
【註音版】佛一百八名讚經
佛說月光菩薩經
佛說法滅盡經
【佛教詞典】菩薩不能入滅盡定
【佛教詞典】不還果

境界、知見、正命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不知最親切

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如何變不利為有利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修何方便能令念佛念出喜悅

一飲一啄來之不易,從點滴處節儉惜福

往生淨土的願,絕非世俗濁欲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能常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