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可以僱一個人為我們修行佛法的話,我們與無量眾生早就都成佛了,根本不必費心修任何一個法。因為無量諸佛中的任一尊佛,對一切有情都有充份的悲心,會為我們成辦一切。

2.如果你修行,一切諸佛菩薩都會與你同在,環繞著你,支持你;在你死亡的時候,所有聖眾都會與你同在。

3.修學佛法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調伏自心,並獲得自身的成就;另一個原因是利他,為了能深入而廣泛地向他人清晰闡釋佛法。佛法若能學得越多,就越能利益有情。你能給他們更有深度、令人滿意的解釋。

4.迴向的時候先觀空。這樣迴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護起來,往後當沉重的嗔心生起的時候,才不會被完全摧毀。

5.迴向功德有兩個要點,可以讓功德源源享用不完:

第一個要點是,雖然你自己累積的功德很小,但迴向的時候,可以迴向你及一切諸佛、菩薩、眾生三世所累積的功德,以增廣迴向的功德及力量。

第二個要點就是要把這麼大的功德迴向成就圓滿正等正覺,其功德會讓你源源享用不盡,直到成佛。

6.不管如何,每天起碼念誦一遍菩提道次第頌,非常要緊。這樣,每天都會在內心留下整個成佛之道的印象。每天都更接近實證整個菩提道次第,也就是,每天都更趨近佛果,同時每天更接近引導所有眾生脫離一切苦難、帶領他們成佛的境地。

7.每天修持依止上師,然後禪修菩提道次第,從暇滿人身到業果。在此基礎之上,如果你修持密續,就做本尊儀軌的禪修。但是主要的心力應該放在菩提道次第。如果你將主要的心力放在菩提道次第、菩提心和空正見上,會獲得非常卓越的密續成就。

8.然後,視你有哪些粗重的煩惱,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相關的技巧和對治法。如果你的心比較沒耐性,如果嗔心非常容易生起,那麼你就必須加修安忍。

9.倘若你年復一年地修持,心中卻什麼也沒發生,那麼你必須檢查一下,你是否遺漏了哪一位你結下法緣的上師而沒有依止他?如果你因為不喜歡他而漏掉了這樣的一個人,不去修依止上師,那就是你修持上的錯誤。

10.也要檢查一下,你是否對某位上師造了什麼沉重的惡業,邪見或其它的過失,沒有淨業或發露?如果你做了什麼干擾聖心的事而沒有淨業或發露,那麼就會引生障礙:無論你修了多少,什麼也不會發生。

11.如果長久修行卻什麼事也沒有發生,內心沒有一點變化,沒有任何證悟,我們的心還是老樣子,甚至更糟!這是因為沒有在菩提道次第中和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驟上,老實地修心。

12.如果你依循上師的教導並承事上師,這就含括了一切——從禮拜到獻曼達,到金剛薩埵法門。所有這一切前行都包括在依循並圓滿上師的教誡、承事上師這項行為之中。

13.首先要考慮的是圓滿上師的心願或依上師的教誡而行。薩迦班智達說,承事上師、遵循上師的教誡,並圓滿上師的願一秒鐘,你累積的功德即等同一千劫修持佈施你的頭或肢節、身體給其它有情,然後再佈施那些捨身的功德。

6.修行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就好像你到醫院就醫能否得到醫師的幫助一樣,取決於你的業。要遇到正確的醫生,你需要功德。能否得到本尊的幫助,和這個醫生與病人的例子是一樣的。它依業而起作用。你多迅速獲得助益等等,取決於你的功德。

14.修持淨業和積聚功德,並不一定是指修持金剛薩埵、禮拜或獻曼達,也不必然是傳統的前行法門。當你以強烈的慈悲心為其它有情工作並忍受艱辛時,那就已是難以置信、極具威力的淨業。

15.把家和辦公室當作修行。這是很棒的修行,很大的挑戰。在你到辦公室前先思惟:我將要去實修佛法:三主要道、六波羅蜜。辦公室是修行密乘的地方——把每個人看成本尊。每件事的體性都散發出大樂!沒有任何事是煩人或混亂的。

16.文殊菩薩諭示宗喀巴大師離開寺院,隱居起來,專修菩提心,視上師為佛,禪修菩提道,淨障集資。因為不在這些上面下功夫,即使你修一百年,也悟不了道。

17.光是想要進步,無濟於事。必須造下(相應的)因,其中之一便是累積功德。

18.一天中享受的任何一種五官享受:衣服、音樂、美景…等,都思惟將它們供養給心輪中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藉由這種方式,不斷地供養佛,可累積功德,亦可藉此減少對五官享受的執著,而能以平靜的心來受用。

19.上床時思惟自己將修睡眠瑜伽,以便利益一切眾生而覺悟成佛。以吉祥臥姿躺下,此為佛陀圓寂時所躺臥的姿勢,並回想一切眾生的仁慈和痛苦、懷著對一切眾生的慈心入睡。

20.觀想釋迦牟尼佛在枕頭上,佛陀發出柔和的光進入你的身體,你則以他的腿為枕,虔誠地憶念佛陀的智慧、功德入睡。

21.獻曼達涉及在心理上獻上整個宇宙:所有的星球及世界、所有的受用物,特別是自己非常貪執的對像,這一切都供養給資糧田。

22.藉由獻曼達,在今生及來世,你會具足修行所需要的一切順緣。透過觀想在曼達上空佈滿你需要的一切東西,然後供養出去,你便造下獲得這一切東西的因。

23.因為獻曼達有大果報,應當盡自己能力所及,供養最好的東西。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供應自己生活的舒適品,卻用低劣的東西供養三寶及上師,你的供養唯一的果報是減損自己的功德。

24.你應該將你最主要的心力用於最能利益眾生的事情上。你可以透過禪思菩提道次第來判斷利益為何。沒有道次第,就沒有辦法判斷什麼是對眾生最有利益的,或能為你自己帶來迅速成就的。

25.沒有修學佛法、沒有任何證量的平常人,包括國王和總統,事實上是住在監獄裡:家庭責任的監獄,沒有獨自修行的自由;自我中心的我愛執監獄;忌妒心和慾望的監獄;嗔恨心的監獄。

26.我們往往把自己囚禁在自我愛惜的牢獄中。愛惜其它有情,猶如一把將我們釋放出來的鎖匙。我們馬上會感受到解脫的自由。

27.像身體,只不過是一些穢物的容器,相信它是潔淨的,這是另一種幻想的牢獄。有許多種錯誤的概念和見解,我們陷於這類牢獄當中。這些牢獄從無始以來就存在——無始的牢獄。

28.現在,你已經值遇了佛法,如果你禪修,尤其是菩提道次第,你便能讓自己從這所有牢獄中解脫。

29.外界的人認為只有犯人才會進牢獄,但卻渾然不知道自己正陷於所有其它無始以來就存在的牢獄。這是根本的苦,使他們身陷苦趣。外在的牢獄跟那些內在的牢獄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30.只要能最迅速帶來證悟,並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那就是最有力的法門。並不一定需要閉目端坐幾個小時。

31.如果你做得到,就做能夠帶來最大利益者,不然就做中等利益者,再不然就做利益最少者。這並不需要太多技巧,善巧有賴智慧。

32.修行的基石有二:善心與依止上師、善友的心。這兩者之中,依止善友是關鍵。缺乏這一點,通常連菩提心也不會生起,一切都封鎖了。

33.即使你為上師或其它人工作而漏掉了自己的功課及禪修也無需後悔,因為做這些祈願文原是為了其它眾生,為了帶領他們達致證悟。如果是因為你懶惰,那就變成一大損失。不然的話,並無損失可言。

34.一個人能夠帶給所有眾生現世的舒適、安樂、享受,固然不錯;不過,更重要的是,促使其它眾生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生、老、病、死等。促使眾生獲得無比的安樂,究竟、恆久的安樂,遠比帶給眾生現世安樂重要得多。

35.無論我們為自己迴向什麼,也應同樣迴向給一切有情,因為一切有情都跟我們一樣,只想獲得安樂,不想受苦。通常我們還會迴向功德祈請佛法常住世,如果實現的話,眾生的安樂自然就會來。沒有實現的話,安樂就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