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行」是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就是「修行」。發現自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就是開悟。悟後起修,就是「修行」。
◎ 修行重實質、重心地、重真心,不重形式。
◎ 修行,是把十惡行為修正過來,變成十善。晝夜常念十善、思惟十善、奉行十善,所有一切災難你都不受,你是大福德的人。
◎ 修行第一要「發願」。要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心,跟阿彌陀佛是同心同願,你也變成阿彌陀佛的化身,決定往生。平常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勸人念阿彌陀佛。身語意三業都像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是改造命運最殊勝、最上乘的改法。
◎ 一定要發大願,「願度眾生,願了生死,願成佛道」,凡是有成就的人,是願力在推動他,所以他才能勇猛精進。
◎ 以度為懷,念念幫助眾生,不想自己,想眾生,把佛法,這樣美好、圓滿的教育,介紹、推薦給一切眾生,你若真發這個願,你跟諸佛如來,就同願同德同心了。真正發心的人太少了,你一發心,諸佛菩薩護念,把你當寶貝。
◎ 我們學佛,從《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學起。
◎ 我們煩惱習氣嚴重,業障太重,學佛頭一個要消業障,四弘誓願順序不能躐等。第一叫你發願,發度眾生的大願,這個心真正發出來之後,開始修行,願來引你修行,從斷煩惱開始修,你要改毛病改習氣。從《弟子規》學起。修行要有根,《弟子規》是世間法的根,是倫理道德學問的根,好比是幼兒園。一個小學生讓他去念博士班,念十年也畢不了業,原因沒有根,不從這上紮根就很難成就。這門學好之後就有根有本了,然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業障就消除了。
◎ 孔孟的根是《弟子規》,大乘的根是十善業道,這個東西天天要講,不但講,還要做到,男女老少都要學,家長、老師跟學生一起學,一定要做到,才能收到效果。
◎ 蔡禮旭居士講《弟子規》,我聽他的錄像帶,從頭到尾聽了十遍,四百個小時,我陪同學們一起聽。
◎ 《十善業道經》是佛法的根,好比是小學。《十善業道經》,一定要熟記,最好能背誦,每天受持,這是助修,依《無量壽經》、六字洪名,是正修,正、助雙修,決定成就。
◎ 十善業道是綱,《弟子規》是目,用這兩門功課來落實淨業三福,像蓋大樓一樣,這是地基。
◎ 《吉凶經》是學佛啟蒙、入門的經典,雖是人天小教,實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大乘佛法好像大樓,這部經是地基。
◎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共一百零六條,不但要背,常常記在心上,依教奉行。兩年中把這些功課做完,真做到,你就是道德之人。別人不做,我要做,為什麼?我要學作佛,要從做好人做起。以這做基礎才會有成就,才不會受災難。佛法建立在人天福德的基礎上,三皈是建立在孝親、尊師、慈心、十善的基礎上。如果沒有這些,三皈縱然給你受了,假的,是形式,真正的三皈沒有。為什麼?你沒有基礎。我給你一杯甘露,你用手捧著不行,一定要拿杯子來盛。人天福報就是盛甘露的杯子,你沒有,沒有你就得不到。許多人疏忽掉了,所以雖發心學佛,學了多少年都沒成就。
◎ 最簡單的早晚課就是打三皈,早晨把三皈依念一遍,提醒自己今天這一天,要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晚課也是三皈依,晚上是反省,我今天一天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迷惑,思想見解有沒有錯誤,身心有沒有污染。這樣做早晚課,就真的管用了。
◎ 早晚課。早課用意提醒我們,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遵守佛菩薩教誨。我今天一天依教奉行不敢違背。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意思是每天早晨提醒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的,念給自己聽的,自己要記住今天一天從早到晚依教奉行。
◎ 晚課是《無量壽經》三十二到三十七品,這段經文講五戒十善,我們要做到,即使做好事、善事,也不違背。晚課是懺悔,是反省,我這一天中有沒有違背佛陀教誨,十惡有沒有犯,十善有沒有修,這一天哪些地方做到了,做到的,要保持,沒做到的,明天改進。不是早晨念一遍給佛菩薩聽,晚上念一遍給佛菩薩聽,跟自己完全不相應。如果有口無心,早晨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佛菩薩一次,一天騙兩次,天天騙佛菩薩,騙了一輩子,肯定墮阿鼻地獄。
◎ 工作忙的同修做早晚功課,每天定一個時間來念佛,一天都不能缺。早晚課最好用十念法,時間頂多五分鐘就夠了,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念十口氣。有佛像在像前念,沒佛像朝西方,取這個感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四個字就可以。早晨洗完臉,做早課,晚上睡覺前做晚課。平常就散念,有空就念,越多越好。
◎ 一些同修早晚十念都沒時間修,他怎麼修呢?他每月修一次,念佛念一天一夜或兩天兩夜,這個一日一夜,心非常猛烈。
◎ 初學,先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先讀一部經,念三年,為的是修清淨心。不是把經典念一遍叫修行,那個與修行完全不相干,很多人以為受持經論是早晚把佛經念一遍,就是「我今天把功課做完了」。錯了,一定要用經教對照自己的心行,認真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個經教才有受用。
◎ 經天天要聽,不聽經就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繼續聽經、繼續念佛,這樣三、五年決定成就。
◎ 一切善惡念統統都沒有,叫淨念。讀經是淨念,念佛是淨念,以這兩種方法來修淨念,來修清淨心,最為殊勝。
◎ 每天至少念一萬聲佛號,這一萬聲佛號,不必計數,計時就行了,大概念滿兩個小時就可以念到一萬聲了。
◎ 每天修十念法,要天天照做,一生一次都不缺。
◎ 念佛要發一個願心,一定要認真依照經典的道理方法去修學,專修善法,少欲知足。
◎ 念佛有口無心的念不行,要誠心誠意的念,心要專,要懇切。
◎ 一天到晚,一切時,一切處,好惡環境,心裡一念不生,就一句阿彌陀佛,綿綿密密,日夜不間斷。憶佛念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蚊蟲螞蟻、妖魔鬼怪、花草樹木,都是阿彌陀佛。其他佛都改名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一向專念。
◎ 念佛時觀想,除自己,每個人都是佛。
◎ 無論做什麼事情,合掌念十聲阿彌陀佛。
◎ 心煩時念阿彌陀佛,歡喜時也念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心擺平。
◎ 一個討厭的人來找我,阿彌陀佛來了。你的心把他變成阿彌陀佛,相隨心轉。善人、惡人、順境、逆境都是阿彌陀佛,你才入念佛三昧,才得心自在。我心中、眼目中,所看到的一切眾生、山河大地,統統都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你對我好、恭敬我,阿彌陀佛;你侮辱我、誹謗我、作踐我,你也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
◎ 每天拜佛,拜佛是很好的修學方式,拜佛時心地真誠,不起一個妄念,這是修心。
◎ 拜佛,專拜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通通都不拜,不專一就不能成就。拜佛儀規中,首先三拜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不忘恩,不忘本師。下面無論拜多少拜,統統拜阿彌陀佛。拜完後,三拜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這才圓滿。這叫專。身專心專,心裡念念就是阿彌陀佛。無論修積大小功德,統統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求人天福報,不求現前福報,來世福報更不求。不要去到處跑道場,在一處修行,才會成就。為什麼?你心定。佛法法門無量無邊,所修的東西是一個,統統修定。
◎ 「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佛,佛就現前。在十法界裡,佛最殊勝、最圓滿,為什麼不天天想佛?淨土宗的方法高明,叫你天天想阿彌陀佛,天天想他、念他,不知不覺阿彌陀佛的境界現前了。阿彌陀佛是一真法界,這個方法妙極了。不想佛像,你就會胡思亂想,一定起貪瞋癡慢,胡思亂想是無明,貪瞋癡慢是煩惱,可知,常常想佛像是破二障。煩惱妄想起來了,馬上把念頭轉到佛像上,立刻把它降服住了。這叫功夫得力了。
◎ 不要以為我們念佛佛不知道,你念佛佛知道,佛聽見了。你供養的佛像,每天早晚禮佛,佛見到了。不要以為佛像是假的,馬虎一點無所謂,其實佛見到了。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都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十方世界眾生起心動念他們都曉得。所以我們修學淨土,一定要拿出真誠心、恭敬心 ,感應不可思議,一點都馬虎不得。
◎ 每天讀經、聞法、念佛,真誠迴向給冤親債主。我修的好處,你們都有份,你們如果障礙我,你們大家功德都沒有份。自己成佛,將來第一個度冤親債主。希望菩提道上冤親債主少找麻煩、少障礙,一定要誠心誠意,把一生中修學所修積的點點滴滴功德都迴向給他們。
◎ 修行要拚命,修行要分秒必爭。修行就是生活,就是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服務一切眾生。一定要用真誠心,決定不能攙雜絲毫虛妄,一定要用清淨心,不能夾雜一絲毫染污。對眾生決定沒有貢高我慢心,在一切境緣中修平等心、修大慈悲心,舍己為人,歡喜幫助一切眾生,全心全力去做,決定沒有吝嗇。這樣的發心、行持,才能感得佛菩薩護念,天龍善神的佑助。
◎ 首先修不執著,真實功夫在不執著裡面。放下一切執著,念佛功夫就得力了,有執著很難脫離六道輪迴。一生中一個方向,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修行從根本修,從簡到繁,從淺到深。這樣用功,兩三年真成就了。
◎ 初學的人,功夫在不起貪瞋癡,首先讓分別執著不太嚴重,沒有貪瞋癡,我還有染,但染的不嚴重。順境容易起貪愛心,逆境容易起嗔恨心。如何把瞋恚和貪愛降低,能一年比一年輕,一年比一年淡,功夫就是在進步,這就是好境界。如果我們天天在念佛、誦經、在做所有的功課,六根接觸外境,順境貪愛沒減少,逆境瞋恚沒減少,你的功夫一點都沒有,不是說你每天讀多少部經、磕多少個頭、念多少聲佛號,那都不算。祖師講往生西方,品味高下在功夫淺深,不是你念佛號多少、磕頭多少,是說你煩惱天天輕,一月比一月輕,一年比一年輕。心裡、行動中,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中都有佛,才叫真正念佛人,這種人念佛,「萬修萬人去」。一定要念到心口相應、心行相應。
◎ 功夫淺深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工作應酬裡練功夫。你要是會練,處處是道場,個個都是善知識。這人讚嘆幾句,很客氣的應酬,並不真生歡喜心,一讚歎就歡喜、得意洋洋,那你不及格;遇到善知識狠狠地把你臭罵一頓,也歡喜接受,若無其事,心裡一點痕跡都沒有。他讚歎我,有恩於我;譭謗我、罵我,也有恩於我,真正的功夫是在紅塵裡磨煉出來的。要在生活中、人事環境中把貪瞋癡慢、是非人我磨得乾乾淨淨,就成功了。
◎ 吃飯時,菜好吃,歡喜了,貪心起來了,「阿彌陀佛」;菜不合口味,嗔心起來了;茶燙了、涼了,起心動念,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不執著是修慧,是修定,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修福,福慧雙修,然後一向專念,求生淨土。
◎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 聽到念佛法門,心裡不懷疑,心裡再沒有第二個念頭,叫真信。
◎ 念念當中想念阿彌陀佛,就像想念父母一樣,懷念西方極樂世界,就像懷念故鄉一樣,有這樣深的樂欲,才是願。
◎ 有信有願,在極樂世界就已經報名註冊了。現在我們欠的是行的功夫,行著重在清淨心、斷惡修善、舍己為人,就沒有障礙了,就得自在了。
◎ 學佛多少年,功夫不得力,天天還生煩惱。天天讀經、講解、研究、討論,不管用,這是在「信、解」裡打轉轉,沒有去「行」。要「行」才能「證」。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認真去念,勤勤懇懇的去念。謂之行。
◎ 「行」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打妄想,老實念佛就行了。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這是「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
◎ 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是世出世間最大的善根,最大的福德。深信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深信確確實實有阿彌陀佛,深信釋迦佛,深信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證明釋迦佛講的決定沒錯,這是真正的善根。
◎ 他能相信,這是多生多劫善根成熟,信了之後立刻發願求生,這是福德,肯去肯念是福德。心性無量無邊,你念一聲,就是一聲無量無邊的福德,念兩聲就是兩聲無量無邊的福德,不想去不肯念沒有福德,有善知識把這個方法介紹給你,這是因緣。
◎ 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多善根福德因緣必定往生,善根福德因緣怎樣培?就是一心稱念。
◎ 一句阿彌陀佛具足三資糧,具足三學三慧,三學是戒定慧,三慧是聞思修,一句佛號中圓滿具足。三學三慧三資糧,展開來,就是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無量法門,一切經教,就收在這一句名號裡頭,持這一句名號,就是持一切法門,念這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生極樂世界就是生十方諸佛剎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不能一心執持,還要把心分一部分去研究這個研究那個,去學這個學那個,就不是真信、切願,不是一心執持,這樣修法,一生再精進,實在講那不是精進,那是雜進亂進。這一生中不能成就。
◎ 信願行在一心當中,一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裡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是非人我,真心就圓滿具足信願行。不是一心,用三心二意這個心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是用三心二意念佛的人多,一心念佛的人少。一心不但具足信願行,也具足覺正淨,具足戒定慧。
◎ 我們可以把阿彌陀佛無量劫中所修行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怎麼變?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這裡最重要的信要真,決定沒一絲毫懷疑,願要切,切願就是純一的心想,純而不雜,一心一意就可以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方法就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死心塌地念這句佛號。
◎ 修行秘要就在於一心,修行修什麼?就是修一心。特別是淨宗,修學的目標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淨宗的功夫就這八個字。
◎ 把修行綱領所說的依三皈依,說覺正淨,覺正淨都從一心當中得到,如果二心,覺正淨三個字決定沒有。一心就是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二就不一了。《彌陀經》上講一心不亂。淨宗修什麼?就是修一心不亂。你要知道這樁事情,就認真去修一心不亂,沒有一個不成就的。今天念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麼原因?修錯了,口裡雖然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心裡胡思亂想,不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叫你修一心的,不管心裡起什麼念頭,心裡一動念頭,趕緊拉回來,拉到阿彌陀佛來,使你整個心裡一天到晚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沒有第二念,這叫修一心。「心淨則土淨」,這叫修淨土,也可說修淨心、修清淨心。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一面還想佔別人便宜,這樣念佛號,不能斷煩惱,不能恢復自性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
◎ 沒有念頭的心就是一心,起了念頭就叫二心,我們的妄心無常,要舍棄妄心,認真修定,定就是自己的真心。自己習氣很重,所謂業障很重,另外環境誘惑太大,自己做不了主,這是我們很難成就的因素。
◎ 祖師大德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念頭。應有什麼樣的念頭?互相敬愛、信賴、協助。把自私自利的念頭轉過來。擴大到盡虛空、徧法界。
◎ 根本是起心動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是習氣。「只怕覺遲」,淨宗的覺就是一句佛號,念頭才起這是第一念,第二念就換成阿彌陀佛,不可讓妄念相續。邪念、惡念、不善的念頭是妄念,善念、正念也是妄念,為什麼?自性裡沒有念頭,有念都是妄念。因此,無論什麼念頭起來,第二念就歸阿彌陀佛,用這一句佛號的念頭取而代之。
◎ 「一切法從心想生」,天天想佛,天天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就是作佛。想這個身是我,就決定脫不了輪迴身;想天,生天;想財色名食睡這是貪瞋癡,果報地獄、惡鬼、畜生。想什麼現什麼,都在一個念頭。
◎ 根本是個心法,心一定要正,一定要中,正而不邪,中而不偏,永遠保持中正,你成佛就不遠了。只要心恢復到中正,自性本具的德能就現前。佛法稱「內學」, 是從自己心性裡面去修學,不在外面 。
◎ 起心動念,念頭生起來,立刻明瞭是善,還是不善,是善,繼續增長,不善,趕緊止住。這叫從根本修。
◎ 佛法徹始徹終,就是一個「孝」字而已。修學的根本,「淨業三福」。你要不從這三條上奠定基礎,大、小乘佛法你都不會成就。
◎ 你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嫉妒賢能,你的罪不是很小,你給天下人做了個很壞的榜樣,這個榜樣影響面要大、時間要長,你在地獄裡就出不來。我們起心動念是思想波,思想波比電磁波速度不知快多少倍,思想波剎那間週徧法界。所以,一個善念影響虛空法界,一個惡念也影響虛空法界。修行從哪裡修?從念頭上修。從根本修,根本,就是轉三毒成戒定慧。三毒是煩惱的根,戒定慧是一切善法的根,這是善、惡兩個根本。
◎ 生生世世學過、念過佛,為什麼現在還落到這種地步?什麼原因?沒有從根本上修。根本是什麼?真誠心,沒用真誠心,還是夾雜著自欺欺人。現在搞明白了,再也不會以虛情假意待人接物,一片真誠,能不能接受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學佛要改心、換心。把妄心換成真心,把虛偽的心換成真誠的心。
◎ 佛菩薩起心動念是盡虛空、徧法界一切眾生,所以他那個世界是和平的,永遠沒有戰爭、永遠沒有災難。什麼原因?愛心,他那愛是整個虛空法界,決定沒有偏愛、沒有偏私。學佛從這學起,這是根本的根本。
◎ 從根本修,就要把嗜欲、嗜好,愛慾、愛好斷掉。從哪裡斷?最難斷的地方下手。「財色名食睡」,五種大欲。哪個重就從哪個先下手,然後再對付輕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再沒有一點貪愛之心,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出離六道的機會有了。你有願,想脫離六道,六道的障礙,你除掉了。
◎ 真正會用功的人,「從根本修」,根本就是癡,癡就是無明。從這上下手來得快,不從貪嗔上下手,從癡上下手,是真正把根本找到了。
◎ 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顛倒了,沒能力辨別,叫愚癡。
◎ 學佛要怎麼個學法?就是一念不生,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修行人是一念不生,這個一念不生就是定,這個法門就是一心去念阿彌陀佛,就是用一念止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都止息住,單單用阿彌陀佛這一念,只許心裡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能有第二念。
◎ 一念是根源,宇宙萬法的本體。
◎ 一念就是自性,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具足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藏就在一念之中,能得一念就成功了。
◎ 眼睛一張開,看到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一念。這時沒起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眼睛張開就像照相機一樣,像鏡子一樣,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這是見性見。可第二念就把見性變成眼識。
◎ 一念是智,是真智慧。第二念起來了,把智變成識,佛法修學修什麼?「轉識成智」。識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智裡面沒有。可知,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叫「至誠心」、叫「直心」,靈明到了極處。它不起作用時,好像無知,起作用時,是「無所不知」。
◎ 凡夫用不用一念自性?用。時時刻刻都在用,從來沒停止過。一念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可我們從第一念立刻就轉到第二念,速度比電還快。我們見色聞聲,沒起心動念時是第一念,起心動念就落二、三。二是二意,三是三心。二意是末那、第六意識,三心就是心意識,就是把自性這一念變成識。三心二意就是講八識。三心二意是妄心,不是真心,一念自性是真心。一切諸佛不落二、三,凡夫沒能力保住這個一念,立刻墮落在二、三。眾生與佛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
◎ 能把第一念保持住,就成佛。凡夫第一念時間短,一剎那,第二念就落在意識裡了,如睜眼看一切,還沒有分別、執著、妄想,你心地清淨,看得清楚明白,是佛知佛見,這是見性見。第二念,這是張三,那是李四,這個好人,那個壞人,完全掉在妄想、分別、執著裡去了,成凡夫了,能把第一念保持不變,就成功了。無量法門就是這一樁事,怎樣保持這一念不變。
◎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日常用功時一念相應常常有,念念相應就難,如果能保持每一天有一念相應,不要以為這一念的時間太短,一天就這麼一次太短,非常希有,非常可貴。這是很難得的好境界。
◎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直成淨土」。這叫一行三昧。直心是一念不生,「不思善,不思惡」,直心就是清淨心,就是「一心不亂」。一切時、一切處,你這身體走、坐、站、躺,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時就是一行三昧。這時,你的身心跟虛空法界融合成一體,這時真正的淨土,法性土現前了。心裡動一個念頭,一行三昧就失掉了。
◎ 宇宙萬法從哪裡來的?從我們自性中變現出來的。自性是一念,一念就是真如、本性、真心,我們想體會就落二、三念,你要能見到一念、契入一念,你就成佛,佛法修學無論哪個宗派,最終極的目標就是一念,宗門叫「明心見性」,淨土叫「一心不亂」,一念就是一心,你要是證得一心你就成佛。
◎ 地獄是幻化的,沒有造地獄的罪,你決定找不到地獄。地獄在哪裡?沒有。你造這個罪業,這境界就會現前。佛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
◎ 佛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要能真懂得了,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那才真能契入境界,我們的難關有說有聽,都落在意識裡,絲毫不能執著,才叫無聽而 聽,聽了沒有?聽了,聽了絕對不執著,聽了若無其事,你才能懂得這個意思,才能契入事實真相。還要想東想西,想經典也不行,都叫不老實,都落在妄想、分 別、執著裡。
◎ 你有真心想生西方,有真正的願望去見阿彌陀佛,彌陀的光明威神就加持你,你心專一了,不再想五欲六塵的享受,物質誘惑動不了你的心,五蘊魔就消了,三身佛就現了。
◎ 真正想做克己的功夫,從不打妄想做起,從不說話做起,決定有效果,多說一句話不如少說一句話,少說一句話不如不說話。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這叫道心。凡夫不曉得事實真相,意見就一大堆。諸佛如來在一起,千年、萬年、無量劫,沒有一句話好說。
◎ 一部經、一句佛號,其他統統都放下,一心專注,三年不說話,秘訣,一定開悟!念佛人要是一心專注,三年不起一個妄念,會得定,定起用就是開悟,利根人 一年就成功,慢的三年,最慢九年。九年不說話,心完全定下來了,得念佛三昧。古德說的是經驗之談,我們用功天天讀經、念佛,天天雜心閑話,自己所修的功夫 不多,這雜心閑話把功夫破壞掉了。你一面修,一面破壞,所以不能成就。
◎ 喜歡批評人、說別人過失,這叫有漏,所修的功德全都漏光了。
◎ 一天到晚,張家長李家短,講是非人我,天天批評人,天天意見多多。不念佛,就造口業。你學佛,念經、拜佛,修那一點點功德,全在口裡漏掉了,自己功德沒了,福德也消掉了。累積下來的是無量無邊的罪業。如果有意無意障礙佛法,造的罪業更重了。
◎ 不見世間過,你修的是功德。你還見世間過,對一切法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修的全是福德邊事。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修的點點滴滴都是功德。功德能幫你得定開慧,幫你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福德最大的只是人天福報。
◎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修學佛法最高的目標就在此地。智慧開了之後,世間一切吉凶禍福,你都清楚、明瞭,就不會疑惑了。不需要趨吉避凶。為什麼?你能轉境,可以轉凶為吉,轉禍為福。有這個能力,與世人完全不同。
◎ 「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攀緣就是新殃,隨緣就不造。心離不開攀緣,心被境界牽著走,做不了主宰,隨緣就做得了主,不被境界牽著走。
◎ 「境隨心轉」,山河大地,居住環境隨心轉,這叫風水。你心善,你住的環境風水就變好,心不善,你住幾個月就變壞,「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念頭,心是自性,自性能現相,真心現相,妄心在那裡起變化。
◎ 人為災難消除,自然災害自然轉變了。為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人心善,能夠善良,心好、行好,那個地理環境就轉好了,風水就轉好了,「福人居福地,福 地福人居」。眾生有福,環境就轉變,就變成福地;眾生沒福,原來是好環境、好風水,他一住沒兩三年風水就變壞了。境隨心轉,而不是心隨境轉。佛菩薩是境隨 自己心轉,凡夫才是心隨境轉。心是主,境是心變現的。
◎ 在修行道路上,魔障是決定不能避免。魔障從哪裡來的?就是過去今生跟人結不善的緣,不善的緣起障礙。如果我們以清淨心、善心來對待,這些惡緣都變成善緣了。為什麼?境隨心轉。你要能轉境界,不要被境界轉了。
◎ 境隨心轉,你認為除我之外,一切眾生,全是諸佛如來變化度我的。善人、惡人;順境、逆境,都是佛變現的,讓我歷事練心,練「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叫真修行、真功夫。
◎ 我們得人身,來幹什麼?來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吃苦受罪是應該的,是我本分的,令眾生離苦得樂是我的工作,是我應該要做的,把念頭這麼一轉,你就超凡入聖。這是佛菩薩的思想。
◎ 自性,一切眾生個個具足,不是修來的,不是外來的,是本有的。自性裡有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可惜被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把它障礙住了。性德不能現前,只要把障礙去掉,性德就恢復。恢復了智慧、德能、相好。
◎ 見到好吃、好玩、好的經書,都想得到,心被貪慾境界牽著走,見到佛來了,心裡歡喜,馬上頂禮,你被佛的幻相牽著走。「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道理就在 不被他牽著走,心裡一塵不染,要是動一念,「佛來我斬他,魔來我斬他」,還是被牽著走,既然礙不了事,你斬他幹什麼?動一念就是攀緣。真正想學佛,真正培 養自己圓頓的根性,要從萬境上不動心練起。
◎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要覺得快,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影響,這要功夫。眼不為色影響,耳不被聲影響,舌不被味影響,看到歡喜的多看一眼,聽到歡喜的,多聽一下,對了胃口喜歡多吃一點,這不是修行人,修行人做功夫就在這地方做,不被六塵所轉。
◎ 改過,是修行最重要的科目。改過從心地裡改。
◎ 勇於認錯,勇於改過是超凡入聖的根本。
◎ 自己要常常反省、檢點、思惟自己的過失,每天都能發現自己的過失,佛家講「這個人開悟了」。天天找自己的過失,自己過失找不到,別人是一面鏡子,看別 人過失,不要把他的過失放在心裡,也不要去說他,你要放在心裡、說他,就把別人過失變成自己的過失了,這虧吃大了,看到他有過失,立刻自己反省,「我有沒 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天天改過,天天自新,叫真修行,果然用這種功夫,三年,你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
◎ 不但改過自新,又能發阿彌陀佛之願,即是改造命運最殊勝的方法。天天念《無量壽經》,念熟是初步功夫,第二步是拿《無量壽經》當一面鏡子,念一遍就是照一次,對照一下找出自己的毛病,趕緊改過來。
◎ 了凡先生能接受功過格,一生當中都奉行而不厭倦,這就是他改造命運成功的秘訣。一般人不能成功,沒有恆心,沒有耐心,開頭學的很新鮮,學過幾天之後,慢慢就懈怠、就放棄了,了凡先生一生堅持,用這個方法來反省,每天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哪些過失。
◎ 「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命運果報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定的。中國人講「天心仁慈」,天地鬼神的心是仁慈的,佛家講你的命運是自己注定的,自作自受。
◎ 人有妄想,就有數,就落在數里頭,那就是命運。命運雖是一定的,但命運天天都有加減乘除,行大善、造大惡,都有大幅度的乘除。斷惡行善有大利益。只要 你起心動念,你就有定數,你沒有心念,就超越數字、數量之外。修行人往往能超越,因為他入定。入了定,他心就不起作用,沒有任何念頭,就不落在數量裡。
◎ 人心一安了,人就定了,定就生智慧,生智慧才能改造命運、轉移命運。
◎ 改命一定要從心地上改。斷惡修善,多積陰德。做好事有人罵你,給你消業,罪業惡報都消掉了。
◎ 沒有福轉變成有福,沒有壽命轉變成有壽命,怎麼轉?斷惡行善,講經的功德最大,轉業力最快。講經是代佛說法,代佛說法的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壽命。佛是無量壽,佛的福報太大了,所以就把自己的業力完全轉變了。
◎ 願力超過業力,命運就轉過來。
◎ 佛教我們修福積德,才能真正改造命運,沒有福德縱然得到了,也很快失掉。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你修因就得果。財施得財,法施得聰明智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
◎ 看破是覺悟,看破是明白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一切通達明瞭。
◎ 佛法的修行就是一個字,放,放下!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沒有別的,放下而已。
◎ 放下是不再執著,是隨緣,攀緣是執著。
◎ 修行證果的秘訣是「看得破,放得下」。
◎ 看破是觀,放下是止。觀是觀見,就是明白、了解、不迷了。止是徹底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是非人我、貪瞋癡慢。自性裡沒有的東西統統放下,自性裡有的完全就現前。自性有什麼?無量智慧、德能。
◎ 我們這一生,要是不能看破、不能放下,這一生就只可以說跟阿彌陀佛、西方世界結個善緣,這一生是去不了的,想在這一生決定往生,必須看破、必須放下。放下就自在了,放下真快樂,放下就入佛境界。放下我執,就放下六道輪迴。
◎ 不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無論你用什麼方法、怎麼精進,你修學多生多劫,你決定不能契入,入不了門。
◎ 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盡,你現在就成佛了。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一念果然真的覺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妄想分別執著,屠殺你的法身慧命。
◎ 除念佛之外,統統放下。單單執著阿彌陀佛名號。「執持名號」,「執」就是很執著,「持」是保持,絕不失掉,我們要靠這一句佛號往生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執持名號」也放下了。沒有達到,不能放下。
◎ 果然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念佛就不一樣,那時你「一念相應一念佛,
◎ 念念相應念念佛」。每聲佛號與你自己心性相應,與阿彌陀佛、與十方如來相應。如果不肯放下,還懷疑、憂慮、還貪戀這個世間,世間萬物只要貪戀一樁就不 行。這一樁就造成重大的障礙,障礙你見性、障礙你相應,果然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的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你念佛把你自性彌陀念出 來了。當然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
◎ 因為你樣樣放得下,放下,心才會定,心裡還有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怎能得定?得定就是清淨心。智慧是從清淨心來的。
◎ 佛教放下,是教我們放下心裡的雜念,放下胡思亂想、邪念,不是說正念沒有。正念是念念為利益國家人民,利益一切眾生,沒一個念頭念自私自利。
◎ 凡夫修行最大的苦難,過分重視自己的生命,會退轉。你念頭都在保養身體,心不在道。真正有功夫、有成就的人,生命完全不在乎,不替生命著想,一切隨緣,念念求生淨土,念念在無上道。
◎ 我愛、我癡、我慢沒有斷,你在佛門之外,沒有進門。
◎ 「我見」,「我相」,「我執」,「身見」這一個關口不能突破,無論怎麼用功,你在佛門之外。把念頭轉過來,過去念念為自己,現在念念為眾生。一轉過來,你就入門了。
◎ 心善良,言行自然善,沒一樣不善。觀念為什麼老轉不過來?關鍵就是「我執」。你執著個我,諸佛如來跟你講經說法,你所得利益「人乘」而已,你絕對不能超越六道輪迴。要把「我」這個執著舍掉,你才能找到真正的我,如果你執著這個身是我,那個真的我,你就永遠找不到。
◎ 放棄這個肉身,你就得法身;不放下肉身,永遠不能證法身。
◎ 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相是我,有一個身相,就不能現第二個身相。佛菩薩沒有執著,所以就隨類變化,變化自在。
◎ 「我」放下了,「我所」當然就放下。我與我所空了,還有什麼天災人禍?天災人禍要有我去受,我沒有了,天災人禍也沒有了。
◎ 凡夫跟佛只在一念之差,一念迷,迷這個身體是我,一切都為我,這是凡夫。佛菩薩覺了身體不是我,身體是為眾生服務的工具,盡量發揮這個工具為一切眾生 造福,這一念轉過來凡夫成佛了。不為自己,自己的福報無量無邊、智慧無量無邊,我們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學佛在這一生中肯定成就。
◎ 法身熏修,起心動念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生活、工作、服務。他沒有我,我就是法界、虛空、一切眾生,不會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他懂我是整體的,不是一分。 就好比整個身體是我,不會執著一個手指、一個指甲是我。念念都如是想、如是觀,久而久之,無始劫的煩惱習氣逐漸減弱了。這個觀念逐漸增強,不知不覺就契 入。入這個境界,就成真菩薩。
◎ 把身體當作自己,是我見。修行人斷煩惱,頭一個要破身見。真覺悟的人曉得,身不是自己,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跟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所以舍身受身就非常容易,舍身,衣服脫掉丟了就好了,沒有一點痛苦,換一件就好了。
◎ 世出世法統統放下,不是說事放下,是心裡的牽掛放下。事照做,而且做得非常積極,心不執著,沒有分別。有事時,佛號放下,專心辦事,事辦完了,心裡痕跡都不落,只繫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一心念佛。這樣,佛也念好了,事也辦好了。這人叫修淨土。
◎ 學佛從哪裡學起?放下自私自利。學佛從哪裡入門?放下自私自利。只要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不管你怎樣用功、好學、勇猛精進,都入不了門。
◎ 「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你統統放下,確實沒有了,恭喜你,你成佛了。你還要有,只好去搞六道輪迴。你聽了,真的覺悟,立刻放下,你立刻就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十六個字是屠刀。
◎ 在世間我們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要所有權太累了。對世間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佔有的念頭。不能有控制的念頭,要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造業、受苦、不會得自在。放下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控制的念頭、支配的念頭,你就會得自在。
◎ 健康、長壽、富貴、智慧,是自性裡本來具足,一絲毫不欠缺,眾生與佛沒有兩樣。佛得受用,我們不得受用,是迷失了自性,妄想分別執著讓你迷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大徹大悟。執著放下,超越六道;分別放下,超越十法界;妄想放下,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 「佛門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是無條件的,無邊際深廣的愛心,這個愛心是包括了虛空法界,這是真正的大愛,我們要好好的培養。
◎ 轉惡為善,天天思惟、反省、檢點,這天中,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善不善?天天反省,天天改過。能把過失改過來,真修行。時時刻刻想到,我還有沒有惡的念頭、行為、動機。
◎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還見世間過,把世間過放在心上,放在口上,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不是叫你不見,不見,那你變成白癡了。我也見、也 聽,絕不放在心上,絕不放在口上,這樣才能修成純淨純善,念佛才能往生。心裡還存眾生的不善,口裡還胡造謠言,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遇到惡 緣、惡人,不生瞋恚,還是慈愛。平常天天去修養,把它養成一種習慣。上上根人能把執著止住,一切都不執著,六道輪迴馬上超越。我們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 次,我們止惡,邪惡要止。純善是十善做到最圓滿、最究竟。今天最迫切的功夫就是止息十惡。能止息一分,就得一分福報,止兩分,就得兩分福報。真實功德必須 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裡生起,一切善法,他努力作,雖作,不執著,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他拚命在作,作,他心裡不執著,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作跟無作是同時的,他身語有作,意無作,凡夫身語作,心也在作,心就不清淨,叫世間有漏的善法。身語作,心沒有作,是出世間佛菩薩的善法。
◎ 因要變成果,當中要有緣,佛法對緣看得非常重。佛教我們控制緣,把惡緣舍掉,雖有惡業,惡業沒有惡緣,惡的果報不會現前。我們有善業,增加善緣,把善的果報提前來報,這是佛教我們如何趨吉避凶。不教你想不善的事情,就是把這個緣斷掉。
◎ 念念利益眾生,這是善,大善、真善。一切眾生是自己,一切眾生是法身、是法性。能為一切眾生就是為自己的法身慧命。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在裡面,一切眾生 是完美的整體,完美整體就是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盡虛空、徧法界是一個自己,那叫清淨法身。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為自己,就「諸惡莫作」;起心動 念為一切眾生的利益,是「眾善奉行」。
◎ 怎麼能把別人所修的善變成自己的善?這叫隨喜功德。我們能生隨喜的心,就把別人的善變成自己的善了。隨喜他人,別人所修的一切善,我看見了,聽到了, 或在書本裡讀到了,能以真實深信中生起歡喜心對他的善行讚歎,對他的善行隨喜。隨喜,第一、對這個善行必須要肯定。第二、要盡心盡力地傚法。如果是現前的 善行,應當盡心盡力地去成就這個善行,這叫真隨喜,不止是歡喜讚歎。有力量,沒去幫助,沒去助成他的善行,這個隨喜就不圓滿。盡心盡力隨喜,生歡喜心,就 把別人所修的善變成自己的善了,他有多大功德,你就有多大功德,這個功德可以用來迴向求生淨土。
◎ 處事待人接物,一絲一毫的善心善行,統統都迴向西方求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福德。來生福報不求,這一生的福報也不求,只求往生西方世界,只求莊嚴淨土,這個心純,這個心切,這是非常殊勝的助緣。
◎ 真想離苦得樂,就要一心一意奉獻一切眾生。一定有好的果報,種善因一定得善果。不需要求,你要有求,得到的反而少,不求得到的更多。
◎ 菩薩要做好樣子給人看,不是為自己,為眾生做的。生活中,極微小的地方,你說沒人看到,沒人看到有鬼神看到,鬼神也要度他,鬼神也是眾生。念念有度眾生的心,有度眾生的表現。這是學作菩薩、學作佛。
◎ 如果你發個狠心,能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斷乾淨,起心動念都是為別人、為社會、為眾生,決定沒一絲毫為自己,你現在就證阿羅漢果,你不再輪迴,身命舍掉之後,就超越三界,如果你不肯超越三界,再投胎來做人,乘願再來,你不會迷失,這是慈悲心。
◎ 我們用真誠、清淨、平等、大慈悲心,關懷、愛護一切眾生,眾生需要幫助,只要有力量,就伸出援手幫助,沒力量幫助,也要真誠為他祝福。
◎ 愛護一切眾生的人是上善。我的冤家、債主、敵對的人,我們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的愛心對他們。他對我敵對,我對他不敵對;他恨我,我愛他;他討厭我,我喜歡他,永遠生活在感恩世界。
◎ 我們的使命就是續佛慧命,傳佛的教化,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社會慈善事業是不是我們做的?不是的。我們要做大慈善事業,根本慈濟的事業,那是救度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
◎ 學佛首先把心量拓開,要能包容一切,千萬不可以「這個我看不順眼,那個我不滿意」,小心量,你在佛門之外,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清淨心、平等心,這才能入佛門。
◎ 心量太小了,沒辦法突破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個界限,你心量小在它裡面被它包了,你突不出去,所以一定要發大心量,大心把六道擠破,擠破不就出去了。心量再放大,能把十法界也擠破,就成就了。
◎ 我們起心動念感動的範圍,完全看你心量大小,你心量很大,每一句佛號,都是為盡虛空徧法界一切苦難眾生而念的,你必定感動十方三世。你說「我為今天整 個地球全世界苦難眾生而念的」,你只能感動娑婆世界六道的天神,出不了娑婆世界。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是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的心行稱性,你的心行與 天地萬物融合成一體,你的功德之大,一切聖賢人讚嘆不盡!
◎ 「虛空世界,悉我自心」,常常念,心量會拓開。遇到人事環境有了糾紛、有了麻煩,念一念這八個字,甚至遇到災難,念念就消災免難,諸位試試看會很有效果。自心就是自己的本性,盡虛空徧法界是自己的一念自性。
◎ 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樣樣看得淡,看淡煩惱就少。學東西也要看的淡。一門深入,選擇一樣東西,在一門裡得三昧,世間求學是求知識,愈豐富愈好。學道,愈豐富妄想愈多,雜念愈多。學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秘訣。
◎ 對一切人、事、物,要看淡,不要太執著。有也好,沒有也好,吃虧、上當、佔便宜,什麼都好,不要去計較,不必過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一切隨緣度日就好。
◎ 修行的秘訣,「誠、敬」,內真誠,外尊敬。尊敬誠敬是性德,自性本來具有的。不尊重別人,沒有誠意,是你迷失了自性。「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每天晚課要反省,我今天對人、事、物有沒有做到誠敬。
◎ 一切罪惡的根源是虛妄心,一切真實功德的根本是真誠心。
◎ 人與人之間互相欺瞞,是錯誤的。我們要用至誠心待人。也許有人說:「別人欺騙我,我用誠心待人,那我不就是處處都要吃虧、處處上當?」沒錯,這一生多吃點虧、上點當,來生好。這一生不肯吃虧、上當,來生是三惡道。這一生時間短,縱然活一百歲也剎那間過去了。
◎ 菩薩的心永遠不會變,菩薩大慈大悲,對人心是清淨、平等的,你喜歡他,他關懷你、愛護你,你恨他,他也關懷你、愛護你,你陷害他,他還是關懷你、愛護 你。我們要以真心待人,人家對我是假的,我對人是真的,與人交往我們用真誠,真誠決定得利益,虛妄決定吃虧,用真心這一生是最後生,來生跟佛菩薩一道去 了,決定不再搞六道輪迴,真誠心待人,不吃虧,不會上當。
◎ 誠心誠意做好事、善事,真誠是積德,佈施是積善,是種福、修福、積福。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
◎ 學佛的人,福慧雙修。幫助貧窮、苦難、老、病人,全心全力幫助他,要真幹。把財物佈施得乾乾淨淨,這個佈施就是把你的苦、災、難,佈施掉了。
◎ 想修最殊勝的功德,一定要修法佈施。不會講經,會念阿彌陀佛就行了。跟人說話,「阿彌陀佛」,這就佈施他了,電話一拿「阿彌陀佛」,句句「阿彌陀佛」,印在對方阿賴耶識裡,將來他就會憑這句阿彌陀佛,往生不退成佛。
◎ 滿面笑容,歡歡喜喜對人,這就是佈施,佈施快樂,佈施歡喜。
◎ 我們跟人接觸笑臉相迎,變現善境界,彼此都很歡喜,冤家對頭你對他笑笑,他對你也會好轉;極親愛的人,每天板著面孔看他,也會變成冤家對頭,都在你那一念之間。外面境緣沒有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
◎ 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不要後悔,不要再去想,想一遍又造一次新業,阿賴耶識裡又落印象。
◎ 真心裡沒有高下,真心是平等的。心平等,外面境界、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沒一樣不平等。我們跟螞蟻、蚊蟲、蒼蠅平等,你哪一天做到,你成佛了。在日常生 活中,對人、事、物去練,練平等心。平等心對人,態度絕對是自己謙下、尊重別人。孔夫子、釋迦牟尼佛的為人,自己謙虛恭敬、尊敬別人,沒一絲毫憍慢,沒一 念自以為是,這是佛道。
◎ 「善事因功,皆由心造」。不需要錢財。謙虛就是善、就是德,這不要花錢。善惡、禍福,在一念之間。
◎ 「謙」能保持善果。
◎ 跟眾生相處決定是低姿勢,謙虛卑下。謙卑,不但能保持自己的功德不失去,而且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謙卑與法性相應,法性是常住不變,與法性相應是真修;憍慢與無明、虛妄相應,與無明相應是假修。
◎ 千萬不要貢高我慢,自以為了不起,不肯謙虛的人永遠不能入佛門。
◎ 狂妄、自尊、自大、傲慢的習氣,屬於業障,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處處忍讓,處處讓別人多佔便宜,自己多吃虧,這是修行,修自己的德行。
◎ 知足常樂,知足常富,知足才能成佛,不知足不能成佛。
◎ 人能知足,自然常生歡喜心。只有知足的人,才能轉煩惱為菩提。
◎ 心里正常的享受是清淨的、平靜的,喜怒哀樂都讓你心得不到平靜,心裡起波浪,這就是折磨。
◎ 小小不如意,心裡就不平,就憤怒,這人學佛是一點功夫都沒有,沒入門!處事待人接物果然作到心平氣和,那恭喜你,你真的得佛法殊勝的受用了。心平氣和 的人必然是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就生福德,智慧長就開智慧。你的福慧年年、月月在增長,你生活快樂,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 遇到淨土法門之後,決定不再舍棄,不再疑惑,決定一門深入。什麼樣的法門,你講的天花亂墜,我決定不會動心,我會讚歎,不會跟你學。
◎ 看到不同宗派的同學,歡喜讚歎,決定不可以譭謗,法門都是佛講的,你譭謗豈不是謗佛?譭謗正法,你怎麼修都不能往生。修淨土的人,人家譭謗我們,耳可以聽,口不得言。我恭敬他、讚歎他,決定不譭謗他。
◎ 常常改修其他法門,去跑其他道場,這叫亂修雜進,怎麼會成就!
◎ 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個生活心裡無憂無慮、無牽無掛,世間富貴人跟他怎麼能相比?那個生活高明、自在,那才是真正的大 福報。世人貪名利、享受,付出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他失的是什麼?是定慧。佛這種簡單的生活是圓滿的大定,真正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不著相,內 不動心,是圓滿的大定。他所起的作用是橫遍十方,豎窮三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 過這個日子是告訴我們,這種日子是最幸福、最美滿、最快樂的生活。心裡面沒有一絲毫負擔,身也沒有一絲毫負擔,心地清淨,全身放鬆,一絲毫緊張都沒 有,這叫「神足」,這叫「如意」。如意就能生神通,神通是我們的本能,因為心、身緊張了,這一緊張,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統統透不出來。身心放鬆,我們的智 慧德能就現前了。所以神通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是自性裡頭本具的。
◎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為什麼還要過那種簡單、朴素、清苦的生活?為了還債。自己生生世世累劫所修的功行,都迴向給法界眾生,迴向給過去的冤親債主。冤親債主看到他這樣苦行,不但不找麻煩,還佩服。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冤親債主也沾光。
◎ 世尊福報最大、最圓滿,佛沒有享福,佛的福報給一切眾生享,加持苦難眾生,減輕災難。
◎ 苦行能突破迷惑障難。陳設簡單、整齊、清潔、一塵不染,這種環境,這種氣氛、磁場,對修行人有大利益。不明瞭這個道理,一生往往空過。三餐吃得飽,衣 服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風雨夠了,一心修道,不受外面誘惑,不受假相干擾,心才會定,道業才能成就。念佛人多,往生人少,因為禁不起誘惑。
◎ 會修行的人,無論什麼環境,逆境、順境,對自己都非常有利,修行應當先修苦行,就是在逆境裡鍛煉自己,一切都看不慣、看不順眼的,要從這裡去練,修忍辱、禪定波羅蜜。最後修順境,樣樣稱心如意,人滿足這個境界,向上奮發的心沒有了。順境裡斷貪愛,這比逆境難得多。
◎ 學生只有我一人,我一人認真依教奉行,別人都是我的老師,都是善知識,他表演善惡都是教我的,都是我的恩人,你天天、時時在學習,功夫哪有不得力的。
◎ 佛家寺院庵堂從前是學校,每天正常的作業是教學八小時、修行八小時,修行總不外參禪念佛。禪宗是坐禪八小時;用念佛的方法,念佛堂八小時。一天十六小 時的功課密集熏修,你沒時間去打妄想,才能培養你的戒定慧。如果不是這樣密集熏修,妄想分別執著永遠不會斷。妄想分別執著在,你是凡夫不是聖人,你不能成 就。
◎ 成就大慧,最大的障礙是懈怠懶散。我們很想用功,精神提不起來,這叫業障,業障一定要克服,要自己努力,要拚命。
◎ 如果你聞法學佛在三十歲之前,能認真努力,這一生就得修積功德的果報。如果三十、四十歲開始修,果報可能在來世,但這一生有「花報」,晚年生活能改善,決定有好處。
◎ 佛門諺語:「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天邊,出家三年佛化雲煙」。
◎ 學佛的秘訣
1、 「繫念」是學佛的秘訣。
2、 念佛的秘訣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3、 學佛的秘訣是「於一切法當中無心」。
4、 修行的秘訣「誠、敬」,內真誠,外尊敬。
5、 讀經的秘訣是「專精」。
6、 要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一切經,用什麼方法?一經,秘訣。
7、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秘訣。
8、 精勤修學是秘訣。
9、 精進是斷煩惱、開智慧的秘訣。
10、 世出世間要想成就,秘訣就在好學。
11、 修行證果的秘訣是「看得破、放得下」。
12、 學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秘訣。
13、 一部經、一句佛號,其他統統都放下,一心專注,三年不說話,秘訣。
14、 一定要以真誠心待人,他誤會、譭謗,隨他怎麼都好,我們決定不改初心,秘訣。
15、 了凡先生能接受功過格,一生當中奉行而不厭倦,這是他改命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