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知道了通過念佛,與佛感應道交,能去到彼岸;知道了去向,知道了發願的重要;知道了佛性是我們本具的自性。那我們是怎樣染污上了貪瞋癡的?我們本來是清淨的,不就是佛的境界了嗎?又怎麼越染越污,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請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這個問題在大乘經典當中有些人提過,像《楞嚴經》《圓覺經》都在提這個問題。貪瞋癡是怎麼來的?我們自性本淨,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為什麼成了這樣的一個顛倒的眾生?從理性上、理體上來說,一切眾生的自性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的、不增不減的、清淨本然的,含裹十方虛空的。
那這個就在於他一念,叫一念妄動。這一念妄動就生起了一個能和所——能覺和所覺。有一個能所,就有一個覺明,這叫覺明。有一個覺,就要想看明白對境,這個能覺明,就形成一種對待。一念無明,生起一種對待,就生起無明的三種細相——無明的業相、無明的轉相、無明的現相。「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逐步地就形成我們這個虛幻的業報身、我們虛妄的心意識,以及由我們虛幻的心意識所變現出來的山河大地。是這麼過來的。
但這個無明本身本無所有的,自性本空的,貪瞋癡的煩惱也沒有實在的體性的,都是幻化出來的。就好像虛空裡面本來沒有花,但是你的眼睛有毛病,就有翳障,你看到虛空有花。進一步,還分別那個花還結果了,這就是妄上加妄。但是你修行把你的眼翳障除掉了,整個虛空就沒有任何東西。無論是山河大地還是我們貪瞋癡,就是我們的捏目成華的那個東西,本無所有。所以我們的修行要般若智慧的觀照,回到本無所有的那種自性清淨心,那種大涅槃的境界,那種圓覺的佛性,那我們就是佛的境界了。
有人問:「到了成佛境界,會不會又被染污?又有無明?又輪迴了呢?」那不會。就好像黃金從礦裡面提煉出來,它永遠不會再回到那個礦石裡面去。所以成佛之後,永遠不會再轉為凡夫。如果說成佛了又有可能轉為凡夫,那就麻煩了!那我們成佛幹什麼?又有那麼大的風險。
成佛是怎麼成的?就是把我們的分別煩惱對治下去。這些無明煩惱、貪瞋癡又把它分些類別,這些類別都是在眾生層面分別出來的。在本體層面這些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也是本無所有,本來無一物的。所以現在我們眾生的問題,就是把這個本來無一物——我們心裡變現出來的幻相,認為它是真實的。惡性循環,一環套一環,認為這是真實的。五欲六塵是真實的,自己又有貪瞋癡,於是為了得到五欲六塵,他就造惡業,造惡業又增重了、加重了這個無明,無明又使貪瞋癡更增上,貪瞋癡更增上又加重了惡業。那就變現出三惡道,變現出所有的地獄的境界,讓你去受苦。但要知道地獄也是自性本空的。
所以我們現在怎麼就路還家?就路還家的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讓我們回歸到自性的——涅槃自性的。就淨土法門來說,單刀直入,從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開始就路回家。阿彌陀佛的無量光壽就是我們本具的佛性,等到我們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的時候,我們的自性的無量光壽就湛然現前,這樣就覺悟了,就醒過來了。我們凡夫眾生的這個境界之相,因為能念所念打成一片就契入到無念的心體,這個有念的境界都是做夢。
我們在夢境裡面,一個夢套一個夢,大夢、中夢、小夢,做得越來越有味道,做得越來越酣睡。我們現在是在無明當中都是在做夢,而且夢中套夢、夢中套夢。《盜夢空間》設了三重夢,實際上我們不止三重夢,若干重夢在這裡沉迷、沉迷。所以等到我們從夢中醒過來的時候,夢裡境界就沒有了。等到我們成佛的時候,我們離念,三千大千世界就沒有了,這叫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就回到我們的本地風光,這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就法身向上的,向上一著了。這個向上一著,法身向上就體現為極樂世界的莊嚴,那是大涅槃的常樂我淨,就是我們本有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