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好,請看這一段。我們在解釋這個《四料簡》之前先了解什麼叫禪?什麼叫淨?什麼叫有禪?什麼叫無禪?什麼叫有,什麼叫無?這個禪,禪就是佛心,就是我們的妙明真性、真如。什麼叫淨?淨就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所以這裡面有兩個概念要搞清楚:禪與淨土,這是從教和理的角度來看。教和理在佛那裡不增加一點,在凡夫這裡不減少一點,常恆如是。那麼有禪和有淨土,這是從根機和修行的方法來說。眾生修行的根機一定要修他應機之法,那麼這個應機之法也是從教裡面生出來的,教又是從理裡面流現出來的,依教修行,修行到究竟,就能證到理體。
所以有禪和有淨是從門庭施設來看,如果從教、從理上來看,禪和淨土也是不二的:禪是淨土之禪,淨土是禪之淨土,這是教理。但是從下手工夫來看,禪,要從空門進入,一法不立;淨,從有門入手,指方立向。這個我們要搞清楚。
那麼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我們來看這段。什麼叫有禪?有禪不是坐坐禪堂,或者參參話頭就叫有禪的。有禪一定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才叫有禪。什麼叫有淨土?有淨土,不是念幾句佛求人天福報,或者求下輩子多點錢用,這不叫有淨土。一定要深信切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才叫有淨土。
如果一個修行人在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又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就像戴角虎,虎本身很有威,又戴上角,那就所向披靡了。這樣的人又能夠通達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教法,現世就能夠給眾生做導師,應以何種法門來施設,就給予何種法門來施設。那麼來生,由於他大徹大悟、往生淨土、上品往生,一往生就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就能夠分身他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所以來生作佛祖。這是永明延壽大師所期待上根利智者的這樣的根機。
那麼下面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無禪,就是他也參禪,但是他沒有明心見性、沒有開悟。雖然沒有開悟,但是他有深信切願求往生的心,這樣的人能夠蒙彌陀願力加持,一萬個人修行,一萬個人去。如果他到了西方淨土花開見阿彌陀佛,他見到的就是自性佛、自性彌陀,到那裡去還怕開不了悟嗎?整個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開悟的境界,都是涅槃的境界,都能迅速地讓我們悟明心地。所以說念佛一法「萬修萬人去」最先從永明延壽大師那裡提出來的。永明大師也是號稱是彌陀再來的一位祖師。
第三個偈子: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個有禪,就是他在宗門當中參禪有悟——開悟了,但是他並沒有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所以他沒有求生淨土的心。那這種人會怎麼樣呢?十個人裡面就有九個要「蹉路」。蹉是蹉跎,現在講的耽誤、耽擱。為什麼會耽擱呢?雖然他開悟,開悟不等於了生死啊!不等於證啊!在凡夫地他可以明心見性,見解與佛同齊,但是他的見思惑沒有斷,還是免不了要輪迴的。
所以臨命終時他的陰境,就是中陰境,多生多劫的業力在阿賴耶識所顯現,種子現前的中陰身一旦現在面前,就隨著業力最重的種子去輪轉了。[瞥爾隨他去],就是隨著這個中陰身的境界去投生了。所以禪宗很多開悟的人,轉生的後身在記載當中都有。比如五祖寺戒禪師,也是開悟了的禪師,他轉生成為蘇東坡,大文豪;草堂清禪師,轉生為曾魯公;還有等而下之的,轉生為施主家裡的女兒;甚至等而下之的,轉生為朝廷的奸臣。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啊!
有鑒於此,祖師就苦口婆心啊。你有禪無淨土,很麻煩吶。自古以來那些明眼的禪宗大善知識有鑒於開悟並沒有了生死,怎麼辦?就好像你得到一個珍寶要找一個穩妥保藏、保存的地方,趕緊去西方極樂世界吧。你這個坯子沒有經過窯裡燒,經不起風雨。所以禪宗大善知識開悟之後,他對於西方,求往生西方,是萬牛莫挽的。如果一個開悟的人說他還不願往生西方,那保管老兄欠悟在。所以用這個偈子來激揚那些禪宗行人,求往生西方淨土。這並不是貶低禪宗,不要這樣去理解,這是對禪宗行人一種苦口婆心、一種大慈悲心的開顯。
第四個偈子: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個無禪無淨土啊,不要理解為世間不聞佛法、造業的眾生,不是指這個,是指修行人。聞到佛法他來修行,他修,修點禪宗吧,又沒有開悟;修點淨土吧,又沒有深信切願、厭離心。但是他還在修行,他還在佈施、他還在做福德,他也在持戒,他也打打坐、誦點經,但是他兩邊都靠不上,就叫無禪無淨土。無禪無淨土會怎麼樣呢?他借助今生修行的這種功德,下一輩子就得大福報,或者做大官或者有大富貴。
誒,他由於這個禪淨都靠不住,智慧缺少嘛,所以一轉生到大富貴的情況下,他就會迷失。這個原來修行轉為大富貴的十個人裡面難得有一個兩個能夠繼續修行的,他都會迷。他一迷的話又有他享受五欲六塵的條件,又有作惡的條件。所以呢,這個錢不是好東西的。錢字旁邊兩把戈啊!不僅使我們現在的生命受到威脅,尤其使我們的法身慧命被這兩把戈給截斷了。所以借助他的榮華富貴,他造作諸惡,下一輩子就是鐵床並銅柱了。鐵床是他殺生多啊。現在有錢的人他要吃海陸空啊,活的東西呀,他殺生很多。如果一個窮人、下崗的人他沒得吃還殺不了那麼多生呢。他有錢什麼生都能殺。所以以後就第三世下地獄,那個釘子床讓你躺在上面,然後上面兩個鬼在上面鋸……你殺動物,天天剁肉,到了地獄裡面也被別人剁啊。
你在那個火鍋裡吃那些活的魚啊、蝦啊什麼的,等到你到地獄裡面去,你也到油鍋裡面被那個沸騰的鐵水在那裡煮啊,一報還一報。所以殺生都是鐵床。銅柱就是他的淫慾心重,那個銅柱燒得非常赤熱的,高溫,只要人一碰上去就會燒成焦爛。誰也不敢上去。但是對於淫慾心重的人,他必然要受地獄果報的。銅柱在他眼裡就是美女,一看美女他就擁抱,一擁抱就全身燒焦,燒焦被業風一吹,他又看到,又抱過去,萬死萬生,這就是銅柱。遭受這樣的苦報,就是由於殺生和淫慾啊。這是代表人造業的兩個最重要的方面。在地獄裡面受罪是萬劫與千生啊,動經無量劫啊,沒個人依怙啊。在地獄裡面遭受鐵床、銅柱等等罪苦,還有十八阿鼻地獄,五百小地獄等等,大家去看看《地藏經》和其他經,就知道那地獄的苦真是苦不堪言。
地藏菩薩很慈悲。不僅地藏菩薩,還有很多佛菩薩都在地獄裡面教化眾生,救度眾生。為什麼還「沒個人依怙」呢?這些佛菩薩到地獄救度是很慈悲,但是這些地獄眾生的業障很重,他接受不了這種救度啊。你讓他念阿彌陀佛,他連阿字都念不出來。大目犍連到地獄救他母親,端了一碗飯給她,但是到他母親手上就是焦炭了,她不能吃啊。這就是她的業障啊。由於她的罪業的障礙,使她不能得到教益,不能得到出離的利益,這就是「沒個人依怙」。那你看這樣的偈子所傳達的這種理念,跟佛教大乘經典是非常脗合的,也把淨土特別法門和通途教法的那種異同,辨別得非常好。
所以在這裡也特別要周孟由、周群錚兩居士,對這個《四料簡》高度重視。現在我們也常看到一些宗門的人,還是抱著原來那樣的知見,有時候也很難跟他去辯論了。門庭之見太重。從談玄說妙的角度,我們說禪宗有它特別優勝的地方,問題是現在眾生的根機是什麼呀?蓮池大師說,這個大徹大悟者他要有什麼樣的善根呢?要三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這樣的基礎。你要有做三次皇帝的福報,還要有做九次狀元的文才,這樣累積起來,才能大徹大悟。那麼要求現在的末法眾生,就太難了。
所以從對機來看,我們一定要對「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這個偈子要全身心靠倒。我們也不求開悟,我只求往生。我雖然業障深重,然而仰靠彌陀慈悲願力的加持,我能萬修萬人去嘛。我是當來見佛嘛,到西方極樂世界華開見佛嘛,那不僅是一般的開悟了,那是悟證同時,馬上就是阿鞞跋致了。阿鞞跋致菩薩,不退轉的菩薩,很快就能分身無量的身,遍塵剎地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我們要仰承這個偈子來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