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禪定,保持呼吸的暢通是關鍵

我每次講呼吸的時候都講到,呼吸就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有呼吸才有生命,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有這三寸氣還存在,人才能發揮各種各樣的作用;一旦「三寸氣消誰是主」呢?萬事皆休。身體的一切活動,氣息起到決定的作用。能呼吸,能說話,血液能夠循環,消化系統能夠正常運行,能行走,能動作,這無不是一口氣在起作用,無不是一口氣產生的動力。

這一口氣從哪裡來呢?這口氣是由風大所成。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地為人體的骨骼、肌肉、毛髮、爪齒,水為人體的津液、唾沫、血液;火為熱量;風為動力。由熱量而產生能量,那就是風。風在體內表現的形式,就是這一口氣。人體會產生很大的能量,氣越足,能量越大。所謂「力氣」,有氣就有力,無氣就沒有力。我們常說,沒有力的人氣力不足,實際上這是講兩件事。氣不足,所以力也不足。

在修道的過程中,如何調整、調節這口氣呢?佛教禪定書上就是講的調呼吸。息是微細的氣。息是綿綿不斷,若存若亡。人在一天當中,以一呼一吸為一息,一共有21600次息。21600次,拿24小時一除,就知道一個小時有多少次息。這個數字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不是毫無根據,而是根據修行者實踐的結果。

保持呼吸的暢通,既對身體有重要作用,更對修行有重要作用。怎麼樣使氣息暢通呢?止觀書上告訴我們,也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用心思去做。

從物質方面講,就是要調節飲食。打坐的人吃得過飽,肯定坐不住,呼吸也暢通不了。之所以坐不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呼吸是否暢通和情緒是否穩定。

肚滿腹脹,氣息不均,所以坐下來一定很辛苦,憋得慌。當然肚子餓了也不適宜打坐。因為腹內虛懸,氣息不夠,同樣會使坐禪者產生厭煩的心理。調節飲食的訣竅是不飢不飽。特別是剛吃完飯不要馬上就打坐,一定要讓飲食有一個消化過程,最好是飯後一個小時再打坐。

還有就是對於那些腐爛變質的食物和刺激性太強的食物,對於自己身體不適宜的、容易引起宿恙的食物,都不宜進口。這是在調節飲食中必須注意的事項。

當然在調節飲食方面,除了這些要點之外,每個人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年老人有年老人的飲食習慣,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飲食習慣,南方人、北方人各有其飲食習慣。在大的原則下,在不飢不飽的原則下,然後根據個人的習慣而進食,以利於修禪打坐。

其次,要使呼吸暢通,還要有足夠的睡眠。所以要調節睡眠。睡多了頭腦不清醒,呼吸不會暢通;過於疲勞,坐下來就昏沉,同樣不利於呼吸的暢通。調節睡眠的要領是不節不恣。就是不要過分地減少睡眠,也不要放縱睡眠。坐禪是一件十分消耗體力的事情,一定要有充足飽滿的精神才坐得住,呼吸才會暢通。

還要調節身體。這和坐的姿勢有關。坐的姿勢我也講過很多次,久參的人都聽過,所以就不詳細地講。有兩個要領必須掌握:腰杆自然挺直,有利於呼吸暢通;不要前趴後仰、靠著牆壁,有利於呼吸暢通。

在座者我也看到,有個別年老的人,往那一坐,腰板緊緊靠住牆壁,感覺到很舒服。只是坐在那裡散心念佛,也未嘗不可;如果真正講到調整呼吸,那是絕對不行的。

我前天講到,呼吸是遍佈每一個毛孔的,身體緊貼牆壁,多少對毛孔的呼吸有障礙。而且背貼著牆壁,腰杆不能挺直,胸腔受到擠壓,呼吸暢通的條件不具備,所以一定不能靠牆。也不能塌背,趴在位子上,勾著頭,都會使呼吸不順暢。一定是要腰板挺直,端身正坐,才有利於呼吸暢通,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要使呼吸暢通,還必須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呼吸和心態有直接的關係。心態不平和,情緒不穩定,呼吸不是很粗就是很急。在心態不平和的情況,呼吸只能是風,或者是喘,或者是氣,要達到息的程度不可能。

智者大師說:「息有四伴:有聲曰風,守之則散;結滯曰氣,守之則結;出入不盡曰喘,守之則勞;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守之則定。」這是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上對風、喘、氣、息四種呼吸狀態進行的描述。風、喘、氣是不修禪定的人所應守持的呼吸狀態;只有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守之才能得定。

身調則息調,息調則心調。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這兩條,對於心氣和平至關重要。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藏傳佛教在修禪定時,對於修氣特別重視。藏傳佛教把氣分為生所成氣和修所成氣。生所成氣就是與生俱來的,從第八識投入母胎的那一刻開始,生所成氣就有了。修所成氣,本來也是人體具足的,不過,沒有經過修行,不能察覺而已。不管經過怎麼樣地分析,氣息是人體本自具足的。往往我們粗心,察覺不到。

所謂生所成氣,就是我們一呼一吸之間,從肺部的擴張和收縮,而產生呼吸。肺就是生理上掌管呼吸的主要器官。肺一張一縮,在擴張的時候,經鼻孔排出體內的濁氣;在收縮的時候,經鼻孔吸入新鮮空氣。如此一呼一吸,就叫做鼻息。這在生理學上,就是所謂的呼吸系統,又叫做外呼吸。

肺從吸入的空氣中攝取氧氣,融入到血液中,同時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肺中完成氣體的交換。再從血液循環,由心臟發動,由動脈輸出新鮮血液,攜載肺所攝入的氧氣遍行全身,分配到全身各個部位;又接收全身各部位釋放的二氧化碳,製造成為靜脈的血液,由靜脈血管返回到心臟。

再由肺動脈輸送到肺部,又釋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成為動脈血,由肺靜脈回輸到心臟。如此週而復始,循環不息,這就叫做血液循環。此為內呼吸。

呼吸分為外呼吸和內呼吸。體內的氣體通過鼻孔與外在的空氣交流,所形成的呼吸為外呼吸;體內的氣體通過血液循環與外呼吸進行交流,構成血液循環,是為內呼吸。人體的生存,血液的循環,新陳代謝的開展,就是由這內外呼吸而構成。所以,使呼吸暢通,不但是禪修的需要,更是保持一個健康身體的需要。

在講到呼吸的時候,講到氣的時候,藏密的禪修中,把修所成氣分為五種。一種叫持命氣。從八識投入母胎那一瞬間開始,持命氣就產生了。有氣持命,生命才能夠成就。

因為眾生生命的本質,就是氣息、壽命和體溫。有了這三個重要元素,生命在母胎中才能逐漸成長。嬰兒從母胎出來,從初生一直到一期生命結束,也是這三件事在維持身體的不腐不爛。也就是壽、暖、識三者。這就是所謂的持命氣。

再就是下行氣。所謂下行氣,就是我們在排泄體內一切污垢時,如果沒有氣,就排不出來。乃至下風,也是由於氣的關係。沒有氣,想要排泄都不可能。

在這裡說一個很粗俗、很常見的事情。年輕人小解很快,年老人小解很慢。為什麼呢?年輕人氣足,老年人體虛,血氣不足,所以排泄速度很慢。檢驗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從大小解也可以看得出。身體健康的表現,就是「前鬆後緊」。所謂前松,就是小解流暢;所謂後緊,就是每天大解的次數不多,頂多一天一次。如果一天有兩三次大解,那就說明這個人的身體有問題。消化系統出了問題。

消化系統的問題是什麼呢?還是氣的問題,還是氣不足。所以保養身體,從保養這口氣開始。要保養這口氣,就要好好地使呼吸暢通,修息道觀。

第三叫上行氣。所謂上行氣,就是氣隨意念運行到身體的上部。吸收飲食,發言吐語,均為上行氣的作用。還有平行氣,能將飲食所得,經消化區分為精華與渣滓,然後將精華的部分平均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以為營養,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平衡發展,而不失其重心。這就是平行氣。

最後是遍行氣。就是能夠遍行人體的上下前後左右各個肢節以及脈絡,使身體有各種動作協調配合。藏傳佛教將氣分析得很細緻,了解這些知識,對於我們保持呼吸的暢通,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修行禪定,保持呼吸的暢通是關鍵的關鍵。呼吸暢通了,心念就能集中,妄想就會減少,禪定就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