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口訣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談心,溝通思想。今天我們所在的這個素菜館,環境優美,我希望它能擴大影響,有更多的人來這裡吃飯,通過佛教的飲食文化活動來體現佛教的慈悲精神,體現佛教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培養愛心的精神。這是吃素的目的所在,應該定好這個位。我不贊成把這裡辦成一個佛堂的樣子,那樣就有人不敢來了,一是怕與F_L_G有什麼關係,因為有人對F_L_G和佛教分不清楚;二怕跟宗教掛上鉤了。我們的素菜館提倡的是一種心靈環保,吃素培養慈悲心,就是在做心靈環保的工作。
作為在家佛弟子,不論你信佛有多虔誠,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你所從事的工作,也就是說不能脫離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家庭的責任與義務,脫離了這些,你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信仰就沒有地方落實了。
什麼是在家學佛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呢?我曾經講過四句話,這就是: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是修習生活禪的四個要點,四句口訣,也是在家學佛的人應有的心態。
(一)將信仰落實於生活
「將信仰落實於生活」,這句話隨便說說容易,可實際做起來比念經打坐、燒香磕頭不知要難多少倍!你怎樣把信仰落實在生活當中,或者說你怎樣在生活中去把佛法的精神體現出來,這是硬功夫。
佛法的引導方式正日趨多元化,有些引導是針對具體問題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把它一般化了,推而廣之就會出問題。因為用一種方式講某個問題,它總是有一定的時間、環境、人物作為講話的出發點。比如我今天講這個素菜館不必設佛堂,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講的,能不能用到寺院裡去呢?不能!在寺院裡,宗教氣氛一定要濃濃的,你們到那裡去才會有感受,如果寺院裡也不供菩薩了,你就不會去了,如果寺院裡也沒有宗教氣氛了,那它的定位就錯了。今天我講的東西,它的精神在寺院裡可以用,但是具體的操作在寺院裡就不行了。所以我在這裡講的有針對性,也可說是有局限性。在家居士都有家庭、有親人、有工作,也就是說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在家學佛就是要把你的信仰和家庭、社會的責任與義務結合起來,把兩者融化成一體,成為不二法門,這是關鍵!
現在我們在家學佛學不好,症結出在我們聽聞佛法後沒有認真去思考,沒有真正領會佛法的精神,得一點皮毛,一知半解,或者到寺院走了幾趟,看到出家人好像不食人間煙火,於是回到家裡依樣畫葫蘆,照此辦理,那就錯了。
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宗教界人士舉行了一個揭批F_L_G的座談會,基督教的丁光訓主教有一個談話,很有深度。他說,F_L_G所做的一些事情不是從人性出發的,而是要泯滅每一個練功者的人性。比如說,它一切皆以是否同意F_L_G或者是否練F_L_G作為劃線,如果是練F_L_G的人,就視同兄弟;不練的人都是魔;不管你是誰,夫妻也好,父母也好,兄弟也好,只要不練他的F_L_G,都被視為魔。F_L_G把我們社會的共同標準給抹殺了,這個共同標準是什麼呢?就是社會公德。社會公德往往是超越一切信仰、一切階級、一切世界觀的。
比如說,子女要贍養父母,這是自古以來天經地義的,不管你信什麼教,這條公德都不可以違背。此處體現的是什麼思想呢?實際上是我們儒家的孝道觀。佛教傳入中國,比丘、比丘尼辭親出家,脫離了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受到儒家的指責與批評。傳法的大師們注意到這一點,就強調「孝名為戒」,你能孝道就是戒,接受了中國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如果不接受這一條,佛教在中國就沒辦法傳播。因為「孝親觀」是中國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東西,它確實有利於家庭、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定,所以佛教接受了這個思想。但是F_L_G否認這個人性的愛心本質,於是就發生了兒子是練,因父親不練,兒子就拿起鐵鍬把父親打死的事件,報紙上登過這樣的事情,乃至自-焚事件,慘絕人寰。母親帶著十一二歲、十八九歲的孩子一起去自焚,人性完全扭曲了,走進了信仰的誤區。丁光訓主教談到這些,並結合基督教的實際情況,提醒我們每一個宗教都要嚴肅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走進信仰的誤區。
雖然宗教從整體上講,能夠和人類社會相適應,能夠引導人類社會正確地生活,過一種淨化的生活,但是也有出偏的。他舉例說,要正確認識基督教神學思想裡所宣傳的末世論。末世論就是說地球總有一天會毀滅。L_H_Z也大肆宣傳末世論,他說地球本來是馬上就要爆炸的,由於中央領導托付他,一定要讓地球推遲爆炸(眾笑),他說他現在專門在做這件事,他的書上曾這樣說,這就是末世論的反映。湖北省有二十多個信基督教的農民,受了末世論思想的影響,說地球馬上就要毀滅,基督馬上就要降臨,於是把家裡的豬、牛、雞統統宰殺,吃光、賣光,然後躲到深山裡去等待世界末日的到來,等待基督的降臨。他們在山洞裡住了一年多,沒吃、沒穿,都不成人樣了,後來有人無意中發現這群人,然後報告部隊,最後費了很多周折才把他們找回來。
當然,他們在山裡也沒有做什麼壞事,只是陷入了思想信仰上的誤區,把人生的責任和義務完全拋開了,企圖去過一種脫離人類、脫離社會的生活。佛教界有沒有這種情況呢?個別現象不能說沒有。比如有人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像明天就要走了,在家裡等著阿彌陀佛來接引,既不出門,也不想幹活,對妻子、孩子也不理睬。石家莊有一位女居士,是一個知識分子,人非常熱情,也很懂道理。但就是很執著,要把寺院的生活搬到她的家裡去。如同世間的家庭生活不能搬到寺院裡去一樣,寺院生活也不能照搬到家庭裡,但她卻硬要照搬。她的丈夫是一位機關工作人員,人也非常好,他很耐心地勸說妻子,她都不聽,最後他就到柏林寺找我談話。說他妻子信佛後,怎麼成了這個樣子?家庭責任、義務不盡了,丈夫孩子不管了,有時候班都不好好上了,書也不好好教了,到處跑寺院,她這樣做對他影響很大。他說得非常懇切,請我一定要好好教育他的妻子。
我對他說,這是我們引導上有問題,希望他諒解,並請他回去後叫他妻子到柏林寺來一趟。這位女居士來後,我告訴她,居士就應該守居士的戒,居士不能完全過出家人的生活,當然出家人也不能完全過居士的生活,這是一樣的道理。我說,你有這麼好的家庭,這麼好的丈夫,不能弄得妻離子散。歷史上儒家曾批評佛教:入家破家。可是佛教並沒有告訴我們每一個信佛的人都要像出家人一樣生活,佛教告訴我們要按照你所處的位置,按照所受的戒律,把你的信仰定好位就行了。經過幾次做工作,她轉變得很快,她丈夫又來找我,表示感謝,說她現在在家很好,也好好上班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這在於我們有些法師引導上不能對機,聽的人又不善於活用而走偏了。比如有的法師說信佛就必須馬上吃素,不能吃肉了,或者你信佛之後要馬上受五戒,受了五戒以後再受菩薩戒,不是根據個人信仰的不斷提升,並在取得家人認同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信仰的層次,而是一種生搬硬套,強人所難,這樣就容易出偏差。
從這個素菜館應該怎麼辦說到我們在家學佛的人應該怎麼修,都是講如何將信仰落實於生活的問題。我不贊成在家居士不問情況每家每戶都要設個佛堂,每家每戶都要燒香。有位居士開裝修公司,他跟我說他在公司請了兩尊1米多高的菩薩,還要貼金。我說你是在修廟?還是在辦公司?信佛的人有多少搞得起房屋裝修?你的客戶中信佛的人比例有多大呢?你必須面對全社會,面對許多不信佛的客戶,你應該用佛教的精神去熱情、優質地為大眾服務,不能走形式。客戶到你公司一抬頭看見兩尊菩薩,可能扭頭就走,不談了。人家產生了疑慮,還跟你談什麼生意呢?有時候你們思想上那一點竅開不了,就阻礙了你們弘揚佛法的道路,路不是越走越寬,而是超走越窄,最後走進了死胡同。
我們要領會佛法的真精神,把這種精神付諸實踐,身體力行,不是走形式。我們許多人似乎受了「文革」的影響,會讀個老三篇,背幾句語錄,老三篇照樣在背,卻不能對號入座。這都是形式化的東西,不能這麼搞。如果老闆能夠設身處地體貼職工的疾苦,以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來管理企業,這個企業一定會管理得很好。日本人把四攝法看做是經理管理企業的四條基本原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條是菩薩的精神,菩薩的思想,但我們往往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別人應該這樣做。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反省自己做到了哪些?然後再去要求別人做些什麼,一定要把這個位定好。
我在柏林寺提倡「三自精神」,就是「自覺、自由、自在」。我剛提出這個問題時許多徒弟都反對,怎麼能自由、自在、隨隨便便呢?我說,你們理會錯了,首先是自覺,這是素質教育,每個人都自覺了,他才真正自由、自在了。自覺意味著什麼呢?自覺就是每個人要認識自己,為自己定好位,每個人都定好自己的位:我有什麼責任?我該做什麼?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都能夠時時刻刻去主動落實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你說他能不自由、能不自在嗎?他一定是自由、自在的!我們提倡的「三自精神」,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才慢慢得到大家的認同。並不是我這麼一說,大家就能夠自覺了,還是要去督促、去落實。我們帶頭的人必須首先自己做到自覺,如果我們自己不自覺,只要求別人去自覺;我們自己自由、自在的,而沒有自覺,叫別人怎麼能夠自覺?學佛學到自覺的程度很不容易。早晚打坐幾支香、念幾個鐘頭的佛號,念幾個鐘頭的經文,那還算容易,唯獨把信仰落實於生活當中不容易,但這正是我們修行的著力處啊!
(二)將修行落實於當下
我們的思想往往不是想過去就是想未來,今天的事很少想,當下的事想得更少,總是在追悔昨天或幻想明天,這就是脫離實際。要知道,一切事情,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長,當下是基礎,今天是基礎。明天你賺一百萬,是從今天賺一份錢開始的,如果今天這一分錢你不賺,明天的一百萬你別想得到。你說明天我要走多少多少里路,今天我寸步不移,行嗎?所以說,抓住當下就是抓住機遇,不曉得抓往當下的人,永遠都抓不住機遇!修行也是這樣。著力照顧當下的心念,清明自覺,清淨無染。分分秒秒如此,心心念念如此。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自己,靈明覺照,當下自覺,當下自在。
我們不是為學佛而學佛,佛法也不是為佛法而佛法,佛法是一種教化,它是希望將眾生教而化之,光教了不化沒有用。什麼是化呢?化就是改變。現在不是在講什麼電器化啦,現代化啦,這個化就是改變舊的面貌,實現新的面貌。化有兩重意思,一是動詞,一是名詞,名詞是動詞的結果,先「教」而後達到目標,那就是「化」了。「化」要從當下開始,在當下來展現,離開當下去談「化」,寄希望於將來的「化」,死後的「化」,都是說食不飽的。
(三)將佛法融化於世間
將佛法融化於世間,作為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這裡大家別誤會了,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裡供滿了菩薩就是佛化家庭,而是在家庭裡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小孩看到母親來了,趕快迎上去;母親看到小孩來了,趕快親兩下,這就是愛心,這就是佛化家庭的精神。看到小孩都不理,「你別打我的閑岔,我正念佛呢。」你看看,這行嗎?要有愛心,還要學會用佛法來淨化家庭。因為我們的愛心往往是一種很狹隘的情執,你要把這種愛心提升到慈悲的精神上來,把愛心擴展開來,由近及遠地擴展到更多的人身上,它就不是情執,而是慈悲了。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他人有愛心,對他人有感恩的心,對他人有關懷的心,而這種關懷也好,愛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沒有任何目的,是本當如此的,這就是佛法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做,家庭一定不會有矛盾,一定是個團結、和睦、幸福、佛化的家庭。你別看有些人不信佛,家庭生活卻非常融洽,那也是在體現一種善的精神,善法在他的家庭生活中體現出來了。一個佛化的家庭,一定是個非常清淨的家庭,一定是妻子守妻子的責任和義務,丈夫守丈夫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子女各盡其責,各得其所,那必然是一個和睦的家庭。
作為在家佛弟子,首先自己一家人要生活得和好,你自己家庭生活和好了,才會影響鄰里,才有精神和精力去幫助他人,你自己家裡都搞不好,成天爭爭吵吵,打打鬧鬧的,你去給別人講佛法,人家說你先講給自己聽吧,你自己做好了再說,必須以身作則。因此,將佛法融化於世間,首先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是世間的一部分,世間是什麼?用佛法的眼光看,煩惱就是世間,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就是息滅煩惱,得清淨自在。所以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從哪裡來?菩提從煩惱中來,煩惱息滅的當下就是菩提;煩惱熾盛,菩提就沒有了,所以菩提就是煩惱的覺悟。我們信佛一定要理性化,要多領會佛法的實質。要知道,離開了煩惱,就沒有菩提,離開煩惱到哪兒去找菩提呢?到哪兒去找佛法呢?也可以說,沒有世間就不需要佛法了。佛法的作用與價值就在於它能夠沉澱世間的煩惱,能夠淨化世間的煩惱。如果我們學佛數年,煩惱來了卻不能對治,學佛有什麼用呢?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理論不能聯繫實際。我們學佛要以佛法的心態來學佛,如果以世間的心態來學佛就是理論脫離實際,以佛法的心態來學佛就是解行相應。行什麼呢?行我懂得的那點東西,行我知道的那點東西,如果你知道的那點東西而不去行,那永遠都是理論脫離實際。想吃,你不去動嘴,你肚子永遠是空的,你說這個茶好啊!好啊!就是不去喝,你總是乾渴的!
(四)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最後一點,就是將個人融化於大眾。講這句話,幾個字脫口而出,很容易,但是落實起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也只是高山仰止,朝這個方向努力而已!這是很難的事情。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就是要時時刻刻知道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沒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的時間離開了大眾,離開了社會。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盡那麼一點點責任,那麼其它種種責任靠誰去盡呢?比如說,我們的車一出門就有一條路,走到哪裡都有路,誰給我們創造的呢?是大眾!什麼事情都由我們自己去做行不行呢?不行!社會是整體的、互相依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水難成河,獨木難成林,這是個簡單的道理,認真體會落實就不簡單了。
那麼,將個人融化於大眾的精神是什麼?就是時時刻刻對大眾懷有感恩之心,報恩之心。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都對我有恩,我都要對他們感恩。我們不能搞個人英雄主義,唯我獨尊,我執太重。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越是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總是越謙虛。而那些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的人,往往是沒有力量的人,因為沒有力量才會裝得自己有力量。什麼人有力量呢?就是能夠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人,能夠真正走群眾路線的人。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時時不要脫離眾生。佛陀曾講過:佛在僧數,佛是大眾的一分子。為什麼我在柏林寺特別強調,要每個僧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要養成僧格,要融入僧團?因為佛陀都要融入僧團,我們每一個初出家的人,更應該融入僧團,這是日後將佛法融入世間的開始。
前面講的四句話,把佛教的一切修行都包括進去了。這四句從原則上講,出家人、在家人都通用,但在具體操作上,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操作方法,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操作方法,但是其精神是一以貫之的。
回答提問
問一:佛教認為算命是外道,不提倡這一套,但是社會上有些算命的人算得很準,於是有人有種宿命論思想,生活態度變得很消極。我的一位朋友,她與男友本來相處非常好,很相愛,但後來查出兩人屬相不配,不敢與其交往了。請問師父,我們應該怎樣看待算命?
答:命運到底有沒有?應該說有,你過去種了惡因,你就要感受惡果。怎樣讓這個惡因不成熟或推遲成熟,而讓善因能夠及時成熟?惡因與惡果之間並不是一個直接的關係,這中間還有一個緣,即條件。因果的成熟是要通過一定條件的推動才會變成現實。不管善因也好,惡因也好,都是一樣,通過我們現在的努力,其目的就是要給善因的成熟創造正面的條件,給惡因的不成熟創造負面的條件,用佛教術語來說,就是使善因具緣,使惡因缺緣。你做善事,就是使惡因缺緣,同時也就是使善因具緣。我們現在修行就是做這件事。我們要相信,我們無始以來做了許多的善事,種了許多的善因;同時也種了許多惡因。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為什麼會來早或來遲?那就是緣的關係,創造了什麼樣的緣,就會有什麼樣的報,就看善因成熟的條件多,還是惡因成熟的條件多。所以大家不要管過去怎樣,即使我們過去造了許多惡業,害怕沒有用,你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行善積德,現在的努力既能改變過去,也能夠開拓未來。著眼當下,著眼現在,這是我們人生命運轉變的關鍵所在。如果不抓住這個關鍵,要轉變我們的命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不必去算命。
算命到底准不准呢?有一些可能准,准了以後怎麼辦?算了命知道我明天會有惡運,不好的事情會出現,積極的態度就是趕快做善事,讓明天的惡不至於成為事實,而不能因算命而消極,消極的人生態度是不對的。你們都看過《了凡四訓》這本書,那是一個改變命運的非常好的例子。其中有兩句話:命由已立,相隨心轉。大家要時時刻刻地記住這兩句話,將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假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命運不可以改變,那修行有什麼意義?我們現在的努力有什麼必要?那樣也就沒有因果了,正因為有因果,所以命運是可以轉化的。
問二:我想問學佛與素食的關係問題。我家是雙職工,孩子的姥姥做飯,我們每天下班較晚,回來飯已做好了,假使我要吃素的話,就要麻煩姥姥每天多炒個素菜,做為學佛的人,應該讓大家生歡喜心,我卻麻煩了老人家。如果不讓姥姥炒素菜,她做菜總會放些肉,那樣又有傷慈悲心了,這不就矛盾了嗎?怎麼解決呢?
答:我覺得不要把吃素和學佛必然地聯繫起來,特別是在家學佛,沒有這個必要。要知道我們中國的漢傳佛教提倡素食,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佛教徒基本上是吃三淨肉的。三種淨肉,所謂不見殺、不聞殺、不為已殺。當然我們非常讚歎吃素,但是並不要勉強每位在家佛弟子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都必須吃素。所以我剛才講,不要一學佛就在家裡擺一個佛堂,然後就是我要吃素,你看看我現在學佛,我有慈悲心了!其實不見得。還是家裡做什麼菜,你就吃什麼,你不要給孩子姥姥提要求,更不要讓她明天殺隻雞,後天買點海鮮,你遇到什麼就吃什麼。然後你可以慢慢告訴她,希望她不要買活的魚回來宰,不要買活的雞回來殺,逐漸地影響她,培養慈悲心;在吃的時候,不要以貪心去吃這餐飯,沒有貪心,你是以無記心去吃這餐飯,你的慈悲心才不致於受到傷害。如果說這東西好吃,希望明天做得更多一些,這就是惡業了。不要生貪心,而要以慚愧心去吃這餐飯。等待家里人都認同你了,老人、妻子、孩子都覺得你現在學佛了,更愛他們了,更關心他們了,你的言行他們都願隨喜,你怎麼做他們也怎麼做,那時你就有影響力了,你再和他們商量,可不可以吃素啊?可不可以隔七天吃兩天素?慢慢來,大家容易接受。
我給你們講一個現實生活中的故事。香港某大學的校長是信佛的,而他的太太卻信天主教,因為他太太的家庭是一個天主教的家庭。他自己信佛,但他卻每個星期日都陪他太太去天主教堂,長年如此,由於他太太沒有改變信仰,所以他就沒有受皈依,他只是在修行、學佛,卻沒有受皈依,他的太太看到他信佛非常虔誠,而且表現非常好,受到感化,他太太也就慢慢不去天主教堂了。都六十多歲的人還改變了信仰,後來在徵得太太的同意後才皈依了三寶。看看人家是怎樣做工作的?所以我們不能一意孤行,要重視教化人的方式方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慢慢達到認同和一致。
問三:接觸佛教後,覺得佛教博大精深,於是產生一種願望,想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經典和修行,但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工作、家庭都非常繁忙,怎麼辦?
答:請問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準備當佛學家呢?沒有想過吧,你一定還要做好你本身的事業。佛學不管多麼博大,多麼精深,就像大海一樣,只要我們能夠嘗到大海中的一滴水,就知道整個海水都是這個滋味。這裡的重點是你必須根據已知道的那一點點,去認真地落實,慢慢體會佛法,學習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千經萬論,說的是什麼?就是講淨化我們的心靈,改變我們的人生。
佛教有四句偈,它包括一切的佛法,這四句偈,你一輩子、兩輩子、三輩子都不能完全落實。這四句偈成了我們學佛人的口頭禪,人人都會念,但幾乎人人都不能如法去做。這四句偈是什麼?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佛法說來說去,就是在詮釋這四句偈。這四句偈是一切諸佛的共見,過去諸佛所說的法離不開這四句,現在十方諸佛所說的法也離不開這四句,未來諸佛說法同樣離不開這四句。所以你們年輕人工作很忙,你們要做事業,不是要作佛學家,不是專門從事佛學研究的,你們可以有重點的學一兩本經,能夠自己去行,去受用,這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學那麼多。當然,如果有條件,有時間,一年抽一兩週去寺院裡住一住,專修一段時間,那當然更好。但是不要因為學習佛法,而把事業都放棄了。要在做事業中落實佛法,把事業當成佛事來做,把做好事業看作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這本身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