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當頭棒,順境叫腦後針

古來人跟我們這樣講的:順境,你可要注意了,這很危險,容易墮落;逆境是增上緣。古人形容順境與逆境是怎麼比方呢?

逆境是當頭棒,你可以不接受,或者求懺悔;順境,你躲不了,順境叫腦後針——你沒看見,你的眼睛長在前面,人家在你後頭紮你一針你還不知道,被害了還不知道。

「法師,你不得了。」或者還要客氣一下,人家讚歎你,你的心裡飄飄然,這就麻煩了。人家說你不得了,比丘尼師父修行好、道心好;哎,這個常住真了不起。你聽了也跟著飄飄然,你不知道自己要是如何了。不錯,你也是普壽寺的一分子。

當頭棒和腦後針,逆境能助長你的道心;順境就困難,不知不覺就落入圈套當中。比如說有很多道友,跟我研究這個問題,說要朝五台山、或者是朝九華山、或者朝普陀山四大名山,每個山誌都會介紹各種聖境。

他問我:「老法師,您到這個山見到什麼?」我說:「我什麼也沒見到。」「您什麼都沒見到嗎?」「沒有!」「那你怎麼想?」我只見到自己造罪,我有很多業;到了名山我是去懺悔,不是想見什麼,也見不到聖境。

再進一步說,你見到聖境又怎麼樣呢?見文殊現身,文殊說的法,你們沒有去做;見到地藏菩薩教你《地藏經》的法,你沒有去做。你見到又起什麼作用呢?這都是求神通,見聖境想投機取巧,得到加持開智慧,一下子就開了智慧——智慧開了我不用再學習了。不過佛菩薩教導我們,要一步一步地走,修行出家也是有次第的,沒有超越的。

每部經,佛不但給你講,還有例子讓我們看:越是大乘經典越讓我們不要起分別,就說《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他參每個善知識不同,有現順境的、有現逆境的,如果你有分別心,想這能是善知識嗎?善財童子也生這個心。

婆須蜜女、無厭足王,一個殺人無厭,一個妓女,因為善財童子有那麼大的善根,空中有護法神警告他:對善知識不要生分別想。那我們就不行了。

我們對每個人看法,心裡頭有一把尺,結果我們就把學到的一點佛法拿來衡量別人:哎!他不夠資格、沒有修行。不要這樣看,這樣看是不行。這本身也含有橫——不順佛的教導。你把這橫都理順了,那就對了,橫的事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