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開。為什麼這樣講呢?淨土,有西方淨土、東方淨土,十方上下都有淨土。佛降生、修行、成道、說法都在人間,度眾生以人為對像,在做好人的基礎上走菩提道路,這是宣說、踐行人間佛教的一種典型。人間淨土實現了,也就同時實現了西方、東方、上下十方的淨土。
淨土法門所講的三福業為:「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一個福業,講把人做好;第二個講解脫,以持戒為中心;第三個講菩薩行。《阿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與三福業緊密相連,要生彼國必須把人做好,這是前提。第一個福業相當於《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下士道,第二個福業相當於中士道,第三個福業相當於上士道。
三福業與三士道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講在做人的基礎上修解脫行,發菩提心,直至成佛。故做好一個人是前提,否則談不上解脫與淨土。
二、「做人」是人間佛教的基礎
人間佛教是太虛大師20世紀30年代在重慶的縉雲山漢藏教理院首先明確提出來的,當時叫人生佛教,其實就是後來的人間佛教。當時我正在那裡讀書,我親耳聽他講過「人生佛教、真現實論、真菩薩行、菩薩學處」這些內容。人生佛教,是太虛大師根據印度的佛法和中國傳統的佛教,對佛法進行融貫,並結合現代實際做出新的判攝後,提出的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偉大佛教思想,為當今學人指出了一條契機契理的修行之路。
太虛大師當時為什麼要提倡人生佛教呢?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當時佛教是以這兩種方式來流行:一是消極隱遁,躲在深山、岩洞修行,獨善其身;二是一說到佛教就給人以神秘感,讓人以為就是念點咒、搞點神通等等,帶有迷信和神秘色彩。因此形成了佛教內部不振作、外部受壓迫的現狀。佛教要更廣地弘傳,必須要避開這兩種,不隱遁化,不神秘化。
人間佛教第一步就是說要把人做好。太虛大師有二首偈來說明這個內容,一首: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另一首:如果發願學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八德十善嚴身。這些內容都是提倡把人做好,才能夠逐步上升乃至於成佛。這條成佛的路線就是「由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首先把人格完成,做好一個人,為人天善;繼而奉行三皈,嚴守五戒,做一個超人,為解脫善;在此基礎上發菩提心度眾生,出世而入世,做一個超超人,為菩薩善。以人乘直接趣入菩薩乘而成佛的道路就是人間佛教修行的中心思想,它有四個階段,第一人生改善,第二後世增勝,第三生死解脫,第四法界圓明。
我把極樂世界實現在人間,就是要使人間淨化,這個與三福業、三士道的精神相合。沒有人間佛教,人間沒有淨化,你的心靈沒有得到淨化,哪來極樂世界呢?《觀無量壽經》上講念佛以三心「至誠心、深善心、廣大迴向心」來念佛必定往生,其實就是進行心靈上的淨化。
三、人間佛教與淨土法門一致
太虛大師倡導實現的人間佛教,與淨土是聯成一片的。若是能夠實現人間佛教,也就實現了人間淨土,必定進入彌陀淨土,那就是華藏世界了,蓮花與蓮花相印,連成一片,包括西方世界、東方世界,也包括娑婆世界,上下十方都包括。
太虛大師崇拜彌勒菩薩,一方面從思想系統來說,彌勒菩薩講《瑜伽師地論》,是慈恩宗的祖師,而太虛大師「教宗彌勒,學紹玄奘」;另外彌勒菩薩將於五十七億萬年以後下生,在龍華樹下三會度眾生成道,那個時候的人間就完全實現了五戒十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把兜率淨土化現在人間,是彌勒菩薩的願望,也是太虛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真實意義所在。那麼,在實際行動上,就必須要修三福業,三福業這條道路就是菩提道。因此,這個人間佛教的思想,與釋迦佛、彌陀佛、彌勒菩薩所講都是一致的。
現在這個世界,傾向物慾,崇拜物質,在五濁中,見濁很濃,處處充滿常見、斷見,這些都不是佛法的正見,這個業流會把世界引向毀滅。我們作為佛教徒,應該大力踐行人間佛教。中國曆代祖師,從晉代慧遠大師、唐代八宗祖師,一直到近代的印光大師、太虛大師、弘一大師,都是提倡先要把人倫道德搞好,孝順父母,戒殺放生,明因識果,修十善業。這是人生基礎,佛怎麼說的,歷代祖師也怎樣說,都是叫我們在做好人的基礎上發菩提心,理論與實踐一致,解行並重,這就是一條成佛的康莊大道。
因此,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是緊密相連的,「人成即佛成」是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人做好了,也就淨化了人間,實現了人間淨土,這也是淨土法門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