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講了一個童話:一個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圓想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已,到處去尋找失去的碎片。由於他不完整,滾動得非常慢。從而領略欣賞了一路的美景。直到有一天它實現了自已的心願,然而作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它滾動得太快了,一路風馳電掣,錯過了花開的時節,忽略了沿途的風景。當它意識到這一切時,它毅然決然捨去了那個費盡千辛了苦才找回的碎片。
這個故事令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話:「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人世間大成功大圓滿的東西,天然都存在著相當的缺陷。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缺失,才令我們更加完整。這個看似簡單的人生大道不是每個人都能洞明的。由此我們懂得了曾國藩為什麼到了晚年還給自己的書房起名「求闕齋」,求一點缺陷,不把自己搞得太圓滿,因為萬事不可能太圓滿,快一點圓滿就等於快一點完蛋。
看看現實生活中,那些奉行完美主義的人不知要比常人多承受幾倍的壓力。他們常常為追求完美擔心失誤而焦慮而憂愁而患得患失而惴惴不安。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盡善盡美,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錯誤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恰似一場球賽,再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時候。人的一生中,取得最佳成就可能只有一次,我們何必把它當作每一件事的成功標準呢?大成若缺,一個有勇氣放棄自已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人才是明道之人,才是更幸福更快樂更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