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怡山發願文

歸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淨微妙法

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稱自己名)。自違真性,枉入迷流。隨生死以飄沉,逐色聲而貪染。十纏十使,積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塵,妄作無邊之罪。迷淪苦海,深溺邪途。著我躭(dān)人,舉枉措直。累生業障,一切愆(qiān)尤。仰三寶以慈悲,瀝一心而懺悔。

所願:

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出煩惱之深淵,到菩提之彼岸。

此世福基命位,各願昌隆;來生智種靈苗,同希增秀。生逢中國,長遇明師。正信出家,童真入道。六根通利,三業純和。不染世緣,常修梵行。執持禁戒,塵業不侵。嚴護威儀,蜎飛無損。不逢八難,不缺四緣。般若智以現前,菩提心而不退。修習正法,了悟大乘。開六度之行門,越三衹(zhī)之劫海。建法幢於處處,破疑網於重重。降伏眾魔,紹隆三寶。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修學一切法門,悉皆通達。廣作福慧,普利塵沙。得六種之神通,圓一生之佛果。

然後:不捨法界,遍入塵勞。等觀音之慈心,行普賢之願海。他方此界,逐類隨形。應現色身,演揚妙法。泥犁苦趣,餓鬼道中,或放大光明,或現諸神變。其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火鑊(huò)冰河之地,變作香林;飲銅食鐵之徒,化生淨土。披毛戴角,負債含怨,盡罷辛酸,咸霑(zhān)利樂。疾疫世而現為藥草,救療沉疴(kē);饑饉(jǐn)時而化作稻粱,濟諸貧餒(něi)。但有利益,無不興崇。

次期累世冤親,現存眷屬,出四生之汩沒,捨萬劫之愛纏。等與眾生,齊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結壇

禮懺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已上因緣三世佛 文殊普賢觀自在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處世界 若虛空 似蓮花 不著水

心清淨 超於彼 稽首禮 無上尊

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註:怡山瞭然禪師:怡山發願文的作者是唐朝的瞭然(亦作皎然)禪師。師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卞山(今浙江長興)人,為謝靈運十世孫,擅書法,堪為有唐詩僧之翹楚,一代之偉才,初期禪宗碑文多出自其手。師所譔的怡山發願文亦被十方叢林定為課誦的發願文。

這個發願文十分重要,它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懺悔,即「自違真性...瀝一心而懺悔」這一段。懺悔就是否定自已,當我們敢於否定自已的時候,才能超越自已,如果我們不敢否定自已,不敢認錯,那一切都無從談起。

第二個部分是「所願能仁拯拔,善友提攜」就是發願要修行,此願不止於今生今世,而是生生世世的。

最後「正信出家,童貞入道....」是出家人的願,及現在還沒有因緣出家的人所發的願,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出家,而且可以在身心很清淨的情況下修行,即文中的」不染世緣,常修梵行,執持禁戒,塵業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