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心理影響壽命與健康

長壽的人情況不一,有的吃素,有的喜葷;有人高學歷,有人低文化;有的好動,有的好靜;有的煙酒不沾,有的煙酒不離……但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度能容,胸懷寬廣,講究恕道。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受到內心的傷害,不少會懷恨在心,進一步可以圖謀報復,以牙還牙。作出這樣的反應似乎是「理直氣壯」,是為了拒絕傷害。其實恰恰是接受了傷害——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小肚雞腸的人,甚至把別人的成績也看成對自己的傷害,怒火中燒,寢食難安。

從健康養生角度看,怨十艮、氣惱、恚憤、爐嫉,都會影響身心,後果嚴重。古代一位高僧講過一個故事,有位哺乳的母親,經常和丈夫吵架,常常是一邊奶孩子一邊吵罵不休。後來這孩子身體極差,腸胃一直有毛病,不久就夭折了。原來正是這位母親長期爭吵吵出了「毒奶」。孩子吃多了這種「毒奶」因而早夭。可見極度不良的心理狀態可嚴重影響到生理機製,其危害之烈,也已為現代醫學所證實。

所謂大度能容,就是能原諒、饒恕他人的過錯。饒的原意是土地豐厚,引伸為心地寬廣,不去念過多的恩怨。給他人以寬餘,同時自己也海闊天空,客觀上也避免了「冤冤相報」的更大傷害。

如心二字合為恕。恕的意思是以己量人,就是以己之心推想他人之心,充分站在他人立場將心比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的正是這種恕道。捫心自問,一生一世,我們又何曾沒有傷害過別人?自己冒犯了別人,是不是很需要對方原諒?

壽高命長的人,大多以慈悲為懷,善待他人。對別人的成就不是妒嫉而是欣賞;遇到傷害,不急不惱,與其說是不與別人計較,不如說是不與自己計較;與其說是寬容了別人,不如說是寬容了自己。孟子也說過這樣的話,有人冒犯我,一定是我有所不仁、不義、無禮的行為。

心情會影響身體,不同的人吃同樣的食物,未必都會得病。在河南林縣,食道癌的罹患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因為他們吃腌菜,一種沒有放鹽腌三個月以上、最後都發霉了的菜,他們認為味道很好。大家都吃同樣的東西,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得食道癌。問當地的居民,得病之前,若為某一件事特別生氣,這喉嚨就不舒服了。

起心動念會影響生理,所以也是促成病的根源,而哪一種情緒對身體最不利呢?一個人如果壓制自己,沒有發揮自己的特長或個性的話,情緒上一定很不愉快。尤其是東方人比較保守,父母望子咸龍、望女成風,有很高的要求,若子女對某行不感興趣,但父母認為很好,一定讓子女學某行。在這種情形下,你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也許表面上看起來很成功,但心理上並不滿足,因為這不是你的興趣。

有位醫生,專門研究心理治療癌症的方法。他舉例子: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師,有三個可愛的孩子,太太也很漂亮,他卻得了腦癌,醫生表示不能開刀,他就去找心理醫生。他跟心理醫生談了之後,心理醫生髮現:太太是他母親找的,律師是父親逼他做的,而他的興趣是音樂。因為父親是律師,要他繼承工作,所以表面上看起來他很成功,但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心理醫生說:「你不如過自己的生活,因為你死了不是等於什麼都沒有?」在這種情形下,他放棄了律師的工作,開始學音樂,後來他加入交響團,而腦癌沒有治療就自動消失了。這當然只是一個例子而已。

心理專家對於心理養生提出以下幾點:

第一,以善良為營養素。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身體的損益存亡。很多養生學家提醒人們要「,滇微」,一切從小做起,對身體有益的事就做,不利則不做。身體虛弱的人,每養一份精神便可多增一份生機。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第二,以寬容為調節閥。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的。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學會寬容,就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等於在自己的心理上安裝了調節閥,可以及時排泄掉憤怒、仇恨、委屈等不良情緒。

第三,樂觀是不老丹。常言道:「夫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逆境,尤其要保持樂觀。

第四,淡泊是免疫劑。淡泊,即恬淡寡慾,不追求名利。著名作家冰心認為「人到無求品自高」。有了淡泊的心志,就不會在世欲中隨波逐流、追名逐利,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

有偈曰:

天天微笑容顏好,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莫問留春術,

淡泊寧靜比藥好。

名場利場無非戲場,

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善報惡報循環果報,

早報晚報終究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