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

菩提心的別相有十個。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念師長恩故;四念施主恩故;五念眾生恩故;六念生死苦故;七尊重己靈故;八懺悔業障故;九求生淨土故;十念正法得久住故。

省庵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師,他會歸成淨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第一個念佛重恩故,因為佛陀的出世說法,所以我才能夠得到智慧,那麼為了感佛陀的恩,我應該要向佛學習,這是第一個思考;

第二個念父母恩故,父母對我有生育養育之恩,我要趕緊成佛我才可以幫助他們;

第三個念師長恩故,由於師長的教導攝受我才明白道理,為了感念師長的恩而發菩提心;

第四個念施主恩故,這個偏重在出家眾,因為施主的供養護持,所以我應該趕緊成佛來報答所有的施主;

第五個念眾生恩故,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過去的母親,那麼我現在能力不夠,我要趕快成佛,成就無量的方便力才有辦法去度化他們,那麼前面的五個都是依人、依眾生而發心,這個就是屬於依人發心。

那麼下面呢就依法,我們看第六念生死苦而怖苦心來發心,這個淨土宗很喜歡用這個生死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有兩個觀察,這個輪迴第一個它是痛苦的,就像火宅一樣,我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在起火的房子裡面待,每一個人都想要趕緊離開火宅去樹下乘涼,所以輪迴對我們只有傷害,我們什麼都沒有得到,我們在輪迴當中生生世世輪迴,每一次的受生都受了老病死的折磨,沒有例外的,這是第一個充滿痛苦。第二個毫無意義,我們在這個痛苦當中我們得不到任何的增上,關鍵在這裡,我們是越輪迴越愚癡,就像蕅益大師說的這個夢越做越難醒過來,你輪迴越久,這個睡覺越睡越喜歡睡覺,所以從生死的痛苦的這個法,怖畏而發菩提心,淨土宗的祖師很喜歡用生死來激勵我們求生淨土,這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七尊重己靈故,這個就比較難了,這個理觀要強一點,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本來具足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成佛的可能,佛陀也是從凡夫一路修過來的,既然佛陀做到了,我們也可以做到,否則我們就糟蹋了我們一念心性的功德,所以這個是尊重己靈。

第八懺悔業障故而發菩提心,藏傳佛教很喜歡用這一塊,它的有傳承。一開始密勒日巴尊者,密勒日巴尊者成就以後他的弟子問他師父說:您怎麼這麼用功啊?您老人家從凡夫直接今生成大成就,你老人家動力從什麼地方來?密勒日巴尊者他年輕的時候造了很多罪業,他寫那個邪咒殺了很多人。他說我以前沒有學佛之前造了很多殺業,我心裡有準備,我如果今生不成就,我來生直接到地獄去了,所以他這種已做地獄業,云何安穩住?

我發覺善導大師也是大智慧,他也善於運用我們的業障,你看善導大師他的皈依也是這個思考,相信我是業障生死凡夫,我求出無門,相信阿彌陀佛是廣大的功德,他一定救拔我。其實善導大師講這句話沒有錯,沒有誇張,我們的確業障很重,當然我們沒有神通,我們看不到我們過去,我們也就不知道怕。所以我們眾生只在乎現在,來生有什麼樣的暴風雨不管的,所以我們一個人沒有看到來生你就很難精進,因為你執著眼前,這個人生最大的盲點把今生看得太重要,這是個大問題。但是我們死亡到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然後來生的時候又把今生看得太重要。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想想自己的業障對我們的確有激勵的作用,對這種成佛求生淨土有激勵的作用。

第九求生淨土故,這個淨土宗就是為了要求生淨土,我必須要發菩提心,所以我就啟發我把眾生跟佛道放到我的內心的思考。

第十個令正法得久住故,護法心,這種一般偏重出家眾。當然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不管你用什麼方式,發出來的菩提心,答案結果是一樣的。

我們臨終的時候這句佛號提起來,臨終的正念嚴格來說要有三種力量現前,安住空性不隨妄轉;思維苦諦調伏愛取,調伏力;第三個就是引導力。

淨土宗的引導力有兩個,第一個引導到淨土,第二個引導到佛道,這兩個都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所以我們淨土宗的發願是把淨土當過渡,我們為了成佛所以我們先到淨土去,因為在淨土不會退轉,娑婆世界容易退轉,那麼這個就是臨終的時候三力都要具足。

諸位要知道,調伏力跟引導力是有關係的。你沒有理想的目標你很難離開你的妄想,前面沒有東西來引導你,你很難放棄現在的東西,但你調伏了以後也會對你的菩提心有幫助,所以真正開始操作的時候調伏愛取跟導歸極樂這兩個是有關係的,你如果要求生淨土你就必須放棄你的愛取,你放棄你的愛取又幫助你求生淨土,互含互攝,這是一個良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