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佛教徒可以經商嗎

佛教徒可以經商。而且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堅持佛門做人的道德原則、社會公德,要遵紀守法,要講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眾、危害社會。

凡經商都是為了謀生和贏利,沒有贏利不會經商。但佛教徒在贏利方面要把握一個道義上法律上允許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則就會變成惡業,招來惡報。

給孤獨長者是佛陀非常忠實的弟子,對教法的弘揚也是不遺餘力的在宣傳。

他曾就如何可以使自己和他人的事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如何能夠享受自己所創造的財富,如何能夠提升自己的精神修養,以及如何的節省與消費等問題請教過佛陀。佛陀告訴他:「我有四種方法可以幫助您獲得財富和享受快樂:

第一、是去享受自己以公正而賺來的充分財富。

第二、是以寬容的心對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屬,去做有價值的活動消費自己的財富。

第三、是不要借債。

第四、是不犯身、口、意三業之罪業,而過那種清淨無瑕的生活。」

有時候,佛陀為使大家更加易於明白,就進一步詳細的闡述消費和節約的觀念。他說:「人應該花費四分之一的收入用於日常生活,四分之一或一半去投資他的生意,四分之一用於應急之需,四分之一用於功德的佈施。」他還進一步說:「應該有一技之長、正當的收入、合理的支出、好的朋友等。」

這些教導今天讀起來,還是覺得那麼親切而溫馨,您總會感覺到他就像是一個老父親,在諄諄教導自己頑劣的孩子,不管是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深怕有一點沒有說到的地方。

大家必須注意到,佛陀在上面所提的都是關於經濟和物質的事情,只有一條是關於精神修養的。從這些事實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佛陀並不反對世間的財富,而且還可以了解到,佛陀是主張經濟的福祉在人類社會中是佔有必要位置的。

但是,如果人們只知道追求物質的享受,而缺乏了心靈和道德的基礎,他是不會真正了解生活的意趣。

佛教在鼓勵物質財富發展的同時,也教導人們要為了人類社會的幸福和安寧,不斷地把精神昇華和道德的開展放在人生追求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