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者,能得護法神的護佑

何者孝敬父母親,彼族具梵阿闍黎,供養彼等今名揚,他世亦轉善趣中。

此處佈施的主要對境,是恩重如山的父母。作為大乘修行人,要對一切眾生作父母想,但是首先,應該對今生的父母孝順恭敬,否則,想把其他眾生視為父母是不現實的。

大小乘的佛經中,非常強調對雙親的孝敬。一個人若能做到這一點,那在他的家族中、在他的命運中,會得到梵天、帝釋、四大天王為主的白法天尊之護佑和加持。同時,諸佛菩薩化現的善知識也非常喜歡這種人,對他進行加持之後,他的家族中會不離堪為世間應供的阿闍黎。

恭敬父母的人,其家族中不離護法天尊的加持,以及善知識的轉世。同時,今生會以感恩圖報等功德而美名遠揚,處處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來世也將轉生到善趣中。由此,假如一個人忤逆不孝,他的下場也可想而知。

不管在佛教中,還是傳統文化中,孝敬父母都是最重要的,依此可看出一個人的人格和德行。無論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父母如果仍健在,自己應盡心盡力地照顧,倘若實在照顧不上,也要經常安慰他們、問候他們。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是這樣,從世間的角度來講也是這樣。若沒有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我們根本不會懂文化知識、取舍智慧。《大圓滿前行筆記》中專門講了父母對孩子的恩德,包括世間智慧的恩德、出世間智慧的恩德,以及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果沒有父母的教導,你從小在牛群中長大,現在吃飯可能連筷子都不會拿。所以,有報恩之心非常重要,這種人即生中名聲遠播,他世能轉生到人天善趣中享受快樂。

不過,現在社會變得比較可怕,古人對父母尊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如今這個社會,孩子只學習文化知識,從來不懂孝養父母,這也跟教育脫不了干係。其實中國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的,「孝」字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意謂兒女把父母頂戴在頭上。可是現在的人若孝順父母,大家都覺得特別稀有,紛紛歌功頌德,這是極其顛倒的。

現今這個時代跟以前不同,以前每一家有三四個孩子比較正常,但現在因為種種因緣,父母生的孩子比較少,如果這個孩子不孝順,那父母一輩子就沒有指望和依靠了。有些人說:「我已經出了家,沒辦法報答父母的恩德。」這種說法不對。華智仁波切在《前行》中引用佛經的教證說:「兒子將父母扛在左右雙肩上轉繞大地承侍,也難以報答父母之恩,若使父母趨入正法,則能回報恩德。」蓮池大師也在教言中說:「大孝之中的大孝,就是引導父母念佛,最終往生淨土。」

然而現在有些父母,子女如果出家了,就覺得一切都完了,讓他永遠不要回來,不然,附近的人會指指點點,自己也抬不起頭來。但有些地方恰恰相反,一家如果沒有出家人,就覺得這家跟屠夫家一樣,特別不光彩,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父母會千方百計讓孩子出家,並且把這作為炫耀的資本,到處去宣傳。

你們如果有出家的緣分,當然非常好,但若沒有這種緣分,不管怎麼樣,父母健在時,自己也應該供養承侍。《大集經》中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世間上若無佛出世,善於承侍父母,即是承侍佛陀。縱然父母已離開人間,我們在開法會、朝聖地時,提一提他們的名字,或者交錢請僧眾加持,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已故的父母為了養育你造過很多惡業,如今可能墮在地獄、餓鬼、旁生中,若依靠僧眾的威力念經超度,他們也有擺脫的機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還說:「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六祖壇經》也說:「恩則孝養父母。」因此,我們應當報答父母的恩德。如果實在不能報恩,也不要天天讓他們生氣,畢竟老年人很快會離開人間,在短暫的歲月裡,你沒有能力讓他快樂,也不要讓他大動肝火。有些父母脾氣不太好,假如給氣死了,你過失也比較大,已經造「無間罪」了。

子女對父母孝順,就會得到護法神的幫助,很多師父也喜歡他,寺院的大和尚、住持肯定會加持,賜予他悉地。否則,對父母都不孝順,有些師父有點害怕:「他對生身父母尚且如此狠,會不會有一天對我也是這樣?」所以不敢接近他。

現在的教育體系,我始終認為,缺少感恩或者孝順的理念,這樣一來,孩子長大之後,對父母漠不關係、置之度外。我看到一本書裡說,人們把該恭敬的父母扔出門外,不該恭敬的寵物迎到家裡,而且「娶了媳婦拋棄娘」,種種行為非常過分。父母一輩子嘔心瀝血撫育他,結果他長大之後,把父母像仇人一樣對待。米拉日巴的道歌中,這方面的教言比較多,我們講《前行》時也描述過。

你們已經出家的人,父母雖然不一定同意,但你平時積累的善根,應該迴向給今世父母為主的有情眾生,以報答他們的恩德。假如父母已然辭世,有機會要給他們多作迴向。我母親現在77歲了,每次一開法會,都寫她父母的名字請僧眾念經,這種傳統很值得學習。我們這裡極個別道友,一年也不給父母去一個電話,父母的心情如何,你們也應該清楚。有些人的父母去世了,但他遇到殊勝的對境時,從來不提他們名字,也不作一點善根迴向,這是不孝順的表現,以後應該學會關心父母為主的眾生,這是很重要的!